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医疗实践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今天我们在说医疗实践中的人文关怀,不禁想起最近在广播和电视上频繁听到和看到的"北大医院事件"及南京儿童医院的"徐宝宝事件"之调查,这些事件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网上评论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
在商品房销售话语这个语境"框架"里,售楼人员预设了一定的信息,比如根据买房人的心理、文化、教育背景,在话语中预设买房人是哪个收入层次的人士,需要购买具有什么条件的房子等等。我们通过这些预设,可以推断出目前购房者普遍具有的购房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在《巴别塔之后》中,乔治·斯坦纳(1975,24)评论道,"文本内嵌于特定的历史事件",所以,全面阅读一个文本,就涉及"尽可能地恢复价值与意图的直接性——言语,实际上是在这样的直接性中发生的"。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伊斯兰研究一开始阅读和听闻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方式,并指出它在当代,对理解今天的伊斯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8,(1):74-83
20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这是人类历史的又一次伟大的社会转型运动,因而,也是话语重建的一次重大机遇。话语与语言、符号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话语重建过程中,我们必须把话语与语言区别开来,同时,又需要通过语言去重建话语。思想和观念是话语的基本内容,工业社会的话语中包含着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双重内容,它们之间在表面上是对立的,而在其深层,则共有着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性思维。思维方式是话语的核心构成部分,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社会转型运动中重建话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首先,需要在对分析性思维的反思中认识到它在工业社会的适应性,同时,也要揭示分析性思维的根本性缺陷,以求证明终结分析性思维之要求的合理性。在思维方式的问题上,话语重建意味着用相似性思维替代分析性思维。相似性思维是适应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共同行动要求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1年腾讯网和凤凰网报道的两例医闹事件的网络评论观点进行调查分析,探计网民对于医闹事件的网络评论特点.经对两例医闹事件的网民评论观点的收集分类和统计,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事件在不同网站网民的评论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会员身份和评论效价对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VIP的评论比非VIP的更加有用,差评比好评更加有用。脑电结果显示,与VIP比,非VIP条件诱发更大的N2成分,表明个体对非VIP的评论信息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评论效价诱发的LPP效应受到会员身份的调节,即VIP的差评比其好评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幅,表明VIP身份强化了在线评论的情绪唤醒水平。研究结果为评论有用性感知的身份特征加工提供了神经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分析发展出一种对启示的新理解,这对神学来说是有意义的,不仅可以作为神学思想的一种范式,而且可以作为把启示事件理解为世界化话语事件的一种手段。在这里,世界化话语事件就是上帝话语事件。论文在考察海德格尔对存在-解蔽事件的分析之后,详细讨论了如何把这种分析用作理解上帝话语的一种形式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义联系类型和强度对预期推理生成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8,31(1):14-20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实验方法,由被试生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组成这些事件的各种活动和活动的参加者。然后,对这些事件熟悉性、对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形成事件以及每个事件活动序列,并据此编制实验材料。实验主要考察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于熟悉性高的事件的预期推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进行事件预期推理时的加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1)高工艺记忆能力的被试对事件的预期量小于  相似文献   

9.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对认知和主体进行了许多变革,本文认为这些变革主要涉及用非话语性的话语来描述差异,用非过去性的过去来理解现实,用非否定性的差异来批判线性时间的文化理解方式,以建立非主体性主体的方式来面对差异文化的实存样式。这为面对中西文化差异问题增添了一种新的路径。这种考古学路径不是从文化本身的学理上融合差异,不以知识化或真理化的文化形式御使主体认同,而是从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发现其共存的事实,以其多样性、多变性和多层性与主体自身的可能性存在并置。在这种非真理强迫性的主体空间中,首先完成主体的自我反殖民,以其主体自身存在的自由和自洽将差异文化变成身外之物。  相似文献   

10.
李双套 《世界哲学》2020,(1):5-13,160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主导话语是哲学话语,在该文中,马克思也开始使用政治经济学话语,在以哲学批判为主导分析框架的前提下构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辅助分析框架。马克思在坚持从哲学层面分析“物质利益难事”的同时,使用了“劳动”“价值”和“额外价值”这些政治经济学核心话语。这些话语蕴含着马克思思想中的无产阶级立场、客观价值论和资本批判的方法。当然,这时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还不成熟,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处于话语萌发和思想发端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