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跌倒时     
人有跌倒的时候,人生也有跌倒的时候,那人生跌倒了怎么办呢?先看看两个明星的故事吧。香港明星曾志伟在一次晚会上,一登台阶就摔倒了。曾志伟说:  相似文献   

2.
信德与人生     
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人的归宿在何处?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困扰着人们,是学界鸿儒也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曾经有一位教授就此问题向胡适请教。胡适说:"我也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还有一个学生问他的导师:"人生的意义何在?"导师答:"为口腔一日三次机械运动呀!"瞧,将人格降为兽格,也算"谦虚"了。无信仰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就是人死如灯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不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然而可悲的是,举杯浇  相似文献   

3.
辜玉梅 《天风》2006,(14):13
在一次教会“青年团契”的讨论会中,我们有一个计论议题:基督徒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是奉献、舍己的人生”;也有人说“是服侍人的人生”;还有人说“是传福音、荣耀神的人生”,这些都对。但根据约翰福音15章,耶稣要求我们过的人生是多结果子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美在加减中     
正有很多人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再有一次生命,将如何如何。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有潜力,只是加法做得不够。可是,人生是个不归的旅程,没有后悔药。生活如容器,总是放入很多东西来丰富我们的人生。人生的加法是什么呢?是追求知识、成功、荣华富贵,追求这些并没有错,关键是你要放什么进去、怎么放。有个众人皆知的小测验:先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放进广口瓶,直到再也放不下  相似文献   

5.
生命灵粮     
《天风》2016,(1)
正要谨言慎行,人前要谨慎,人后要小心:人前有人看,人后有神看。人能胜而不骄,就是胜了两次,一次是胜了敌人,一次是胜了自己。与其为自己没有的耿耿于怀,不如为自己所有的感恩满怀。貌美是天父给你的礼物,心美则是你给天父的礼物。赢得全世界你是赢家,赔上生命你是输家。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相似文献   

6.
关于路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间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的确,如果没有人开辟,世间就不会有路。 每个人都需要走路,走生活中的路,走人生的路。 曾几何时,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不知何去何从;就在此时,我第一次走进了教堂,然而,就那么一次,竞致变了我整个的人生。我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吸引,慢慢地,我发觉了那吸引我的是什么——就是那在十字架上  相似文献   

7.
人生目的是指人的一生所追求并要努力达到的根本目标,它主要回答“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的问题。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人生目的则正确地回答了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并且在解答人生这一根本问题时,显示了它与以往一切人生目的相区别的下述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 品味人生 女作家素素说:人生是一种缘。 我不相信缘分,但我知道:当母亲把我们捧给世界时,我们已经很幸运地拥有了一次生命、一段珍贵的人生旅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论你想走不想走,你都必须用自己的坚定抑或踉跄的步履走好人生的每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9.
后悔药     
为了让人生少一点遗憾,上帝决定给每个人发一粒后悔药,只要将后悔药吃下去,就可以反悔一次,重新来过。但每个人只有一粒,也就是说,一生你只能反悔一次。  相似文献   

10.
患难     
冀慎杰 《天风》2005,(11):34-35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写过这样的不朽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语破的道出了人生多患难。是啊!人生于世,总是离多聚少,有数不尽的风风雨雨,走不完的坎坎坷坷。世事无常,人生难料。圣经也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伯5:7)当患难临到时,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基督徒应当如何对待患难呢?  相似文献   

11.
旅行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一个人大踏步地向前走,而后面的道路则一圈一圈地卷了起来。画上有一行小字:人生是一次没回程的旅行。看了这幅漫画,让我感触颇深。 许多时光,我们都在不经意间让她从身边悄悄流走,想起来,是多么的令人惋惜,令人感叹时光不再,  相似文献   

12.
正某一天,参加一个酒会,会后和坐在我身边的素昧平生的三个人一起吃饭。聊着聊着,忽然A男说起真心话来。他说他本来是念服装设计的,10年前,他得了淋巴癌。他说自己的人生太辛苦了,小时候就因心脏病动了几次手术,后来家运也不好,父母很早就相继辞世,得知患癌症时,别人是呼天抢地,但忧愁的他却有一种冷静:好啦,这下是老天来宣告死期了,这么辛苦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那时,我正在走人生的上坡路,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总是在人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一次,父亲带我登山。父亲走在前面,问:"登山需要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姿势呢?""低头、弯腰。"我说。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中国青年》曾经登载过潘晓的一篇文章:“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死亡。”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了众多人的回应。无独有偶,一百多年前,一个丹麦青年以共鸣的声音回应他说:“人生对我已成苦杯,可是我却不能不像饮一滴滴迟迟未尽的药水似的饮它。”这无奈的呐喊道出了人生的苦闷与彷徨。  相似文献   

15.
幸福人生向来无固定的模式,不同的人衡量幸福的标准不同,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幸福的理解也会常有变化,但人生的幸福莫过于三件事: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有人信你。一个人身处困境,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在怀疑你,责难你,但只要有一个人对你深信不疑,你就不会对前途绝望,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于人生观问题的理论探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人生观的基本涵义 一般认为,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与根本态度(或观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生的目的,即人为什么而活着?(2)人生的理想,即人应该怎样生活?(3)人生的价值,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对于人生观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的性质与地位则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人生的理想是人生观的核心。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也就无人生价值可言。有的人则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从伦理学角度来讲,人生观问  相似文献   

17.
紫薇 《思维与智慧》2006,(12):45-45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爱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师徒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生。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  相似文献   

18.
真诚的种子     
第一次给99级新生上课,正讲得兴起,不小心被讲台绊了一下,学生哄堂大笑。我尴尬极了,于是随口自嘲了一句:“这讲台也欺生。”学生的笑声嘎然而止。 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人都是能原谅自己的,自己做错了事,只要这事不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19.
赵宇 《佛教文化》2023,(1):26-35
漫漫修行路佛慧法师,生于1987年,是一个典型的80后,但一米八二的大高个,却让人不敢相信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苏人。他在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而人生的转折点也恰在此时出现。“当时学校办了一个宗教班,有一次我看到很多出家人在校园里走动,于是内心产生了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出家?”  相似文献   

20.
人生之路,不可能总是铺满鲜花的坦途,有一帆风顺,也有艰难险阻。人生之路,像一次远航,难免碰到险风恶浪、暗礁浅滩;像一次攀登,难免遇上绝壁险峰、荆棘沟坎。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和磨难,都会有顺境和逆境。有的人面对逆境,靠智慧和勇气奋力跋涉,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人则陷入万丈泥坑,难以自拔,最终成了逆境的俘虏,使生命从此变得黯淡无光,悄无声息。诚然,厄运对人的打击是很大的,常常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心灵上的创伤。使人产生忧郁、恐惧、苦闷、彷徨等等心态,乃至一蹶不振。是的,当人遭遇到厄运、大祸临头时,其才智和胆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