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逻辑而且讲得兴味盎然,我往往要请笑话里的一些主人公进课堂。但他们多是从反面给我们上课。其中有一位糊涂解差,几乎在每一章我都要邀请他作“嘉宾”,来同我们师生共享逻辑趣题多解的那份轻松和愉悦。 那笑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个解差,押着一个犯了罪的和尚。总共只五样物事,但生怕出错,路上不住嘴地念叨着:“包裹、文书、枷(刑枷)、和尚、我解差。”和尚看到他糊涂得可以,便在半路上把他灌醉,头发剃光,然后给他套上刑枷,自己溜之大吉。解差醒来,似乎觉得少了些什么,就慌忙一一清点起来:“包裹在;文书在;枷,也在;和尚呢?……”急得直抓头皮。忽然他高兴得叫起来:“啊!还好,和尚还没跑!——咦,我解差到哪儿去了呢?” 问:明明和尚逃之夭夭,为什么解差还说“和尚还没跑”?  相似文献   

2.
闲时看花去     
正唐代有位从谂禅师,主导过一桩有名的公案——吃茶去。据说,当时有两个和尚不远千里跑来见他,请教何为禅道。从谂禅师问其中一个和尚:"你以前可有来过这里?"和尚回答:"未曾。"从谂禅师说:"吃茶去。"回头他又问另一个和尚:"那你呢?"和尚回答:"我曾有幸到过这里。"从谂禅师道:"如此甚好,吃茶去。"这一通操作,别说这两个和尚,连寺院  相似文献   

3.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4):36-37
:日蠢萎 前 桌 见三 、瘦和尚问 :你是什么人 {■@六、将军听到这话怒火陡起@一手摸到剑把上。巳七、胖和尚说:“这样的剑拔出来又有什么用?”午八、将军抽出剑准备刺向胖和尚。未九、小和尚说:“地狱之门开了!”申十、将军猛然省悟@收剑向三个和尚鞠躬。酉十一、小和尚说:“天堂的门开了!”戌《佛教文化》1992年第1、2期合刊上@“三个和尚新传”中@小和尚曾用一则天堂、地狱的故事启发大家@明白了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三个和尚便有水吃了。这一次三个和尚又用简单的道理@点悟了一位将军@参看本期发表的“司马光解禅偈”@读者或可有所得…  相似文献   

4.
一个老和尚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回答说:"这是一。"老和尚又问:"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手指。"老和尚接着问:"你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食指。"老和尚继续问:  相似文献   

5.
山上有个庙     
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而且只有一个和尚。和尚老人 ,八十多岁了 ,高高瘦瘦 ,沉默寡言 ,每天就那么孤零零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门前的地坪里 ,不念经 ,不敲钟 ,不烧香 ,也不上供 ,看花了眼 ,还以为是谁把十八罗汉中的某一尊搬在外面晒太阳呢。我老家对面的飞云岭上 ,原先有座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二年的飞云寺 ,庙虽不大 ,但古树参天 ,宝相庄严 ,且高僧辈出 ,不说佛家经典 ,仅他们自己的论述 ,就堆了满满一屋 ;然而到了七几年有海外侨胞回来朝拜时 ,发现山上早已片瓦无存。先是大办钢铁砍光了岭上的林木 ,砸碎了庙里的铁钟 ,后是红卫兵推倒了菩…  相似文献   

6.
1987年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召开成立会议那天,95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最早到会,第一个发言.他说:"我是一个佛教徒.人都有前生、有今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的和尚."人们只知道他是学术界的泰  相似文献   

7.
自从游本昌先生把贫僧搬上屏幕后,一度被人遗忘的我,重又声名大噪。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盛名之下,弄得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纵观视听艺坛不知何时又冒出一股“和尚热”,而且大有炙手可热之势。从“三个和尚”到“少林弟子”,谁料有幸轮到我的头上。凡事总有个限度,这“热”那“热”亦然。“热”过头则“昏”矣,所谓“热昏”也。今有此“星”彼“星”者,假我等和尚  相似文献   

8.
放下你的心     
从前,有个和尚,破衣芒鞋,云游四方。他在化缘的时候,常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别人看他背着这么大一个布袋,以为是他们僧团用的、吃的,就一直不停地供养。后来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出门化缘。  相似文献   

9.
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位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不用辛苦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  相似文献   

10.
农妇卖菜     
清朝末年,一个农妇提着一篮上等的新鲜大白菜到街上卖,刚到街上,就有一个秀才,一个和尚,一个轿夫争着要买这篮菜,弄得农妇不知卖给谁好。  相似文献   

11.
人生禅理     
一小和尚手持灯盏,问禅师:"我手持光明,为什么还能看到自己的阴影呢?""你把手中的灯盏举高点,再举高点。现在,你再看自己的阴影,有什么变化呢?"禅师问。"我手中的灯盏举得越高,我身体的阴影就缩得越短、越小。"小和尚说。  相似文献   

12.
净慧 《法音》2009,(11):14-18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今年是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今天,我们有幸能邀请到各位嘉宾会聚一堂,借《虚云和尚全集》首发之机,为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举行一个简短的纪念活动,我心里格外高兴,同时又非常感慨,因为《全集》的编辑出版牵系着我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心愿。  相似文献   

13.
传说有三个皮匠结伴同行,途中遇雨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庙中有三个和尚。三个和尚看到三个皮匠,顿时无名火起,粗 暴地质问:“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胜过 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喝”?现行的辞书必须修改,把谬传千古的偏见纠正过来。”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还是坚持要“讨回公道”。于是,官司打到上帝的殿前。 上帝听罢和尚们的申诉后一言不发, 把他们分别关进两间神奇的大房子里——只见房内都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且发给每人一只长柄的勺子。三天后,上帝先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个个面呈菜 色,饿得有气无力。上帝问…  相似文献   

14.
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飞云寺里的和尚,原先也是要挑水吃的,来回十里山路,挑得人瘸脚跛腿脱胎换骨。去年从佛学院来了位年轻和尚,法号悟明,悟明挑不惯水,只两天功夫,就将肩头磨得皮破血流。于是他爬山攀崖想方设法,用竹管将一股清泉从后山直接引进庙里,这才免除了大家的肩头之苦皮肉之痛。然而住持并不赞赏:“利弊相连,福祸相倚;因为有众生,有痛苦,才有菩提;不磨,岂能成佛?”悟明笑笑说:“磨,也不一定就非要去磨肩头脚板。千难万苦,心也。”住持静静看了他一眼,也就不再多言。悟明眉清目秀,异常聪敏,又是佛学院出身,还懂英、法…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苦恼烦闷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自寻烦恼”。有一个和尚,每次坐禅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捣蛋,无论怎样也赶不走。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师父让他下次坐禅时拿一支笔,等蜘蛛来了在它身上画个记号,看它来自什么地方,和尚照办了,在蜘蛛身上画了一个圆圈,蜘蛛走后,他安然入定了。当和尚做完功,睁开眼睛一看,那个圆圈原来就在自己的肚皮上。可见,许多我们推给他人或外物的过失,毛病竟在自己身上。当然,这种来自自身的困扰我们往往不易察觉,更难以用笔“圈”定。天…  相似文献   

16.
一、主语和施受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七回中有: ①你那老和尚几曾吃他? ②师父不曾吃。这都是多义句。一解:吃的动作由“你那老和尚”、“师父”发出,是施事主语句;另一解:“你那老和尚”、“师父”是被吃的对象,是受事主语句。作为受事主语解的,当然可改写为: ③我几曾吃你那老和尚? ④你那老和尚几曾被吃? ⑤那妖怪不曾吃师父。⑥师父不曾被吃。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佛教     
鲁迅并非佛教徒,但他与佛教却曾有过一段极不平常的渊源。他是头生子,却身材矮小,体弱多病。父母怕养他不大,便按照绍兴民间的习俗,把他抱到住家附近的长庆寺,寄名于住持和尚龙祖法师。龙祖法师为他取法名“长庚”,并赠送银八卦一个,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恼”。 和尚画圆圈 有个和尚,每次坐禅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捣蛋,无论怎样也赶不走,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  相似文献   

19.
趣味楹联     
正和尚觅对古代有一和尚,能诗善画。有一天,他画了一幅荷花,并在上面题一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欲觅一下联。此上联无论正念、倒念音都相同,但意思不同,要想对好下联,实属不易。终于有一天,有个翰林给他对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一书一画,内容高雅,可谓珠联璧合,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2,(6)
今年是隐元禅师诞辰400周年纪念。这位明末清初的一代高僧应邀东渡扶桑,开创日本黄檗宗,传播了华夏文化,是继唐鉴真和尚之后的又一个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日本佛教史纲》载称:“隐元禅师来日本还不到一年,他的道声已传遍东西,似乎有把日本禅海翻倒过来之势。”日本学者也一致公认:“自唐鉴真和尚招提寺之后,隐元禅师创建的日本黄檗山万福寺是人才荟萃、人才辈出之处。”当时日本后水尾天皇敕赐隐元“大光普照国师”称号,他圆寂后,历代日本天皇相继追谥他为“佛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