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灵来了     
唐卫民 《天风》2011,(9):6-7
圣灵的工作很多,圣灵来了,他要让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这三个词均无定冠词,所以,不是指个人方面,是指世人。“责备”原是法庭用语,有“暴露、说服”之意,此处指“暴露罪恶”,因此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分为三步: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在中共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确立与实现过程中 ,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他虽然拥护中央关于实行抗日与反蒋并重的策略方针 ,却能敏察时局 ,及时建议与国民党方面进行接触与谈判 ,说明他已在积极酝酿改变这一尚有缺憾的策略方针 ;他能够把握蒋介石在对日、对中共态度问题上的变化 ,较早建议中央放弃“抗日必须反蒋”的不合时宜的口号 ,从而推动逼蒋抗日方针的确立 ;他不但有的放矢地广做统一战线工作 ,更以积极的创造性精神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从而使逼蒋抗日方针历经艰难曲折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晏婴是春秋的齐国的大夫,他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曾多次向齐国国君进谏,要求改良政治,他的劝谏,多为善讽,很少直说,所以被称为“滑稽”的开山鼻祖。有一次,齐景公的一匹马被马官杀掉了,景公大怒,操起戈就要承马官。这时,晏婴上前来对景公说:“你这样做,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明白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景公说:“好吧.”于是圣晏举目戈走近马宫,对他说:“你为我的国君养马,却把马杀掉,此罪当死;你使我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养马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此罪…  相似文献   

4.
孙锡培 《天风》2006,(1):16-17
从《约伯记》看神允许苦难存在的原因,我想至少有四个方面。第一:确实是由于个人的罪譬如:一个人荒宴醉酒,吃喝嫖赌而导致生病,这是罪的工价,那么神要藉着难处来提醒你,管教你。我常想浪子出去,若一帆风顺的话,他不会回来的,于是神用饥荒招他回来,所以他醒悟了,所以有时人犯了罪,是神的管教。神的管教表显了神的爱。别人的孩子犯错误,你不会管教他,自己的孩子犯错误你才会去管教他,所以如果确实是因个人有罪,个人远离了神,个人贪爱世俗,做了很多基督徒不该做的事,那么他们是得到了罪的工价,罪的报应,这个情况下,神要提醒他们,圣灵在他们里面要他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圣灵在他们里面提醒他们,提醒不行,圣灵为他们担忧,还要做,那么神的管教来了,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应该从今以后把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刑事诉讼中对于疑罪的处理始终是一个难题。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采取“罪疑从轻、从赎”原则,资产阶级国家则多采取“罪疑从无”原则。从“罪疑从轻、从赎”到“罪疑从无”,无疑都体现了国家的慎刑政策和刑事司法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这些原则与我国现代法制精神和刑事诉讼原则仍然有悖,因而不能照搬照用。那么,  相似文献   

6.
谢炳国 《天风》2005,(12):4-4
若没有这“大喜的信息”,所有亚当的后代就仍在“罪”中。因为基督是人类的救主,“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大喜的信息使人得救,使人蒙福。耶稣给我们带来平安,光明,生命,盼望。路加福音说,他如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住在黑暗死荫  相似文献   

7.
宋婕 《现代哲学》2006,2(3):14-24
传统中国蕴含着两种“革命”思想的维度:一是圣人救世的“汤武革命”,一是基于压迫而进行反抗的农民起义。这两个维度对于既系统地接受过中国传统的规范性文化教育,同时又深受非规范性文化熏染的毛泽东来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他“圣人救世”与“压迫-反抗”的两种“革命”逻辑。这两种具有不同文化气质的“革命”逻辑在毛泽东思想中得以结合的根本基础是他尚变求动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反常合道     
有这样一个传说:绍兴才子徐文长自幼聪明过人。一天,他和六位文人一起喝酒,这六个人事先商量好要捉弄他一下。桌上一共摆了六个菜,按年龄大小行酒令,酒令要说出一个典故,只要典故和桌上菜肴有关,就可以独享这盘菜,否则没菜吃。第一个人说:“姜太公钓鱼。”说罢就把桌上的一盘鱼端到自己面前。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于是将一盘鸡肉端走。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话音刚落顺手将一碗猪肉拿去。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把羊肉也拿走了。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牛肉也就归了他。第六个人面对最后的一盘菜,说声“刘备…  相似文献   

9.
〔治愈胎生盲人〕耶稣从圣殿里出来,在路上看见一个生下来就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老师,这个人生来就瞎眼,是谁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呢,或是他父母的罪?”耶稣回答说:“他瞎眼,与他自己的或他父母的罪都没有关系;而是为了在他身上显扬天主工作的大能。趁着白天,我们应做派遣我来者的工作;黑夜一到,就没有人能工作。我在世上的时候,我就是世界的光。”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抹在盲人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到熙洛阿池(拉Siloe,英Shiloah,Pool of Siloam,史罗亚池,西洛厄池,西  相似文献   

10.
幽默故事     
省料的裁缝小徐买了衣料去找裁缝,裁缝看了一眼,说衣料不够。他只好另找对门的裁缝,很快就谈妥了。几天后,他去取衣服,看到裁缝的儿子穿着一件用他的衣料做的衣服,于是便问:“怎么回事?对门那人说衣料不够,而您却还能省下布料给小孩儿做衣服?”“这太简单了,”裁缝一笑,“我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而他有3个呢。”无权决定小尹的妻子生了个女孩,妻子对丈夫说:“生男生女是男子基因决定的,这能怨我吗?”小尹苦笑一下说:“在别人身上可以这样下结论,但在咱们家里买盒火柴我都得请示你,这么大的事情,我有权决定吗?”买断婚龄…  相似文献   

11.
倪光道 《天风》2001,(10):42
不少弟兄姊妹问我“亵渎圣灵”是怎么一回事?犯这种罪为什么今生来世永不得赦免?有人更具体地问:我的情况算不算亵渎圣灵?有一位弟兄,多次写信给我,说他老是担心自己犯了“亵渎圣灵”的罪,怕自己不得救,所以痛苦得不得了。他甚至说:“如果能解决我的问题,要我倾家荡产也愿意!”可见,这是一个必须明白的问题。 首先要知道,“亵渎圣灵”是专门针对当时那些敌挡耶稣的法利赛人说的,今天我们不可以随  相似文献   

12.
周永健 《天风》2008,(22):37-37
问:上帝起初创造亚当和夏娃,他们二人生儿育女,从而繁衍人类的后代。这是否表示之后他们的儿女结合,犯了“乱伦”之罪?上帝容许早期的人“乱伦”吗?  相似文献   

13.
金龙荪(岳霖)先生已与世长辞,这是我国哲学界、逻辑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多年受他的教导,终生难忘。 在金先生去世前夕,他的《知识论》正式出版了。诚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本多灾多难的书”,是他“花精力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本书”。1942年,当我在昆明乡下清华文科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不少趣闻,他的怪僻行为之一就是爱穿旧衣服。成名前,有人劝他买新衣服,以便进入上流社会。爱因斯坦答说:“我籍籍无名,即便穿得容好,也没有人认识我”。成名后,有人又劝他穿新衣服。打扮一下模样。爱因斯坦仍回道:“现在,即使人穿得再破,也有人认识我了”。科学家生性固执。其实他的思维极其灵变。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我行我素”。古人告诫说:“智欲圆而行欲方”。以淮南子·主术训》)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爱因斯坦的成功正在此,这也是一切科学家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思维的灵变,可以…  相似文献   

15.
无私的妻子     
林涛 《天风》2001,(8):25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基督是主,是无所不能的主,“在他没有难成的事。”(耶32:17)他是“军长”,只需号令一声,就能出动12营天使(太26:53-54)。可是他知道如此行事,经上所说的事就不能应验。为了让父的事成就,他不运用天军,也不求助于天将。而是运用了“然而”。这个“然而”让他战胜了自己的软弱,胜过似乎占了上风的撒但。有了耶稣的这一“然而”,人类众罪得  相似文献   

16.
评说辛亥组建中央临时政府之争蒋宜兴1911年秋天的中国社会,处在“乱机遍地皆是,如处火药库上,一触即发”①的形势下。9月下旬,正当保路运动高潮之时,湖北共进会、文学社两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决定乘此有利时机在中秋节(10月6日)发动起义。但消息泄漏,...  相似文献   

17.
生于1941年的著名作家蒋子龙,是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他虽已近古稀之年,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颇有硬汉气质。他在谈起如何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时开玩笑说:“我的理想职业是军人,当个旅长团长什么的肯定干得不错,却赌气赌成了一名作家。”  相似文献   

18.
看了《评禅外说禅》和《禅是被说坏的》两篇文章后,颇有一畅胸臆的念头,于是忙不迭地拟好了这个题目,但正要落笔时,却又犯疑了,反观一下,我有什么资格呢?我于禅有那么一丁点了解吗?实在是有一个“禅”来供我评说吗?自答曰:“无!无!无!”似乎这样一来,我是无话可说了。但是且慢!无话可说亦是有话可说。是不是禅我不知道,但还是不妨陈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恐怕不致大罪。永明延寿大师偈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后来的憨山大师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罪的定义:从旧约圣经到新约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的观念和教义是天主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在跨文化和跨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精神与天主教精神的对话和比较,罪的观念常常被中国人误解和曲解,以致轻率地得出两者是“乐感精神”与“罪感精神”的对立,并认为中国人无法接受“人人有罪”的天主教说法。本文从圣经文本入手,对罪的观念进行疏解,以期对这一误解有所矫正。  相似文献   

20.
朱元璋是第一个有“对联天子”之称的皇帝,他喜欢对联,曾提倡家家户户贴春联,还常常微服私访,同黎民百姓联对。一天他在南京走街串巷时,看到一家酒店旁边有个秀才以书作枕躺在石椅上。就推醒他说:“老夫有一下联需对上联,对出后请先生饮酒。”秀才一听有酒喝,顿时抛却了被打扰的不快,连忙说:“老先生请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