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决策思想——兼论领导决策的客观性原则田心军“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为和平统一祖国而提出的科学构想。这一构想已经成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港、台等问题的战略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问题等实...  相似文献   

2.
宁夏﹃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讨会概述戴维新前不久,宁夏部分哲学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家聚会在银川市,以“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为题作了专门研讨。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1澄清认识,消除误区。一些同志在谈到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问题时,列举了目前存在的糊涂认识和误...  相似文献   

3.
法称因明﹃三因说﹄的探讨[香港]李润生本文撰述的目的在探究“法称因明”建立“三因说”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得失作出客观性与批判性的评价。本文内容,首先指出法称“三因说”是继承因明的传统、依知识论的原理而建立的。继而把“三因说”的内容及建立的论理依据介绍出...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一个繁花似锦、气候宜人的阳春季节,我省天主教“两会”组团前往香港、澳门和广东沿海特区参观考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伟大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1992年10月14日至17日,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西南片区在四川南坪召开“外国哲学史和中国改革开放”学术会议。与会代表28人,认真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并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在致开幕词中提出:“八十年代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年代。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为了探寻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小平同志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1983年6月,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指出:“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  相似文献   

7.
齐鹏飞  肖丹 《学海》2023,(1):13-26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放眼“两个大局”、立足“两个全面”,秉持“六个坚持”基本原则,所明确提出的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港澳实践行稳致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和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涉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十年尤其是过去五年港澳工作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探索和创新所积淀和呈现的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梳理和阐释,对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新阶段的香港工作,对进入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方面稳中求进、力求突破新阶段的澳门工作,对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港澳地位、优势和特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论述,标志着党对“一国两制”港澳实践以及港澳治理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7,(9)
沃尔夫﹃西藏见闻﹄颠倒黑白我藏学家依据事实严加批驳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本社记者就美国议员费兰克·沃尔夫在美国抛出的所谓“西藏见闻”,近日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丹珠昂奔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李国清,他们指出,沃尔夫站在反华仇华的立场上,戴着有色...  相似文献   

9.
比较:“发展论”和“陀螺论”陈辽邓小平同志在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发展论”。在社会发展问题上,我国某些学者有一个“陀螺论”。两者是不是一回事?孰优孰劣?可以作一番比较。(一)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0.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默雷印顺思想在台湾佛教中的地位近年来,台湾学术界对“人间佛教”的研究,大都与社会关怀、社会批判以及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有关。前者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展开,而后者则是针对“中国传统佛教”而言,尤指“明清佛教”。...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7,(3)
﹃中观他空思想﹄要论在这里要了解大乘了义中观自性,总示教派差别,认识中观的建立,清除他分别边,首先要了解他部外道的观点是离解脱道,本派佛教主张与解脱道相关联。外道教派虽然不承认有解脱道,但是在有关善趣增上生法方面,顺世派从“无”见谤果,意在说明障碍法...  相似文献   

12.
提高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谈﹃知其不善而为之﹄王东谈﹃知其不善而为之﹄提高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九道德选择或曰道德行为的选择,是伦理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伦理学是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的科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在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将实现.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内地与香港之间包括宗教在内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交往活动也必将呈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一、两地宗教关系源远流长。香港宗教与内地宗教在历史上本是血脉相连,特别是作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道教,更是一脉相承。只是在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强行割让之后,两地的宗教联系有疏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4年中英签定联合声明,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和平方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内地与香港宗教界的交往日益扩大,六大宗教几乎每…  相似文献   

14.
阳历四月,谷雨刚过,尚未立夏,没有如火的骄阳,却有明媚的春光。就在这繁花似锦、气候宜人的阳春季节里,福建省天主教“两会”在省民族宗教厅的大力支持下,组团前往香港、澳门和广东沿海特区参观考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伟大思想改天换地的强大威力。 访问团一共10人,其中8人是省天主教“两会”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20日,是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历史性日子,也是分离祖国达400多年的澳门重新回到祖国大家庭怀抱的大喜日子。它标志着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方针的又一次成功实践,这在千禧之年来临之际更具有历史意义。一、“一国两制”方针在澳门的再次成功实践,彻底清除了外国殖民统治带给中国人民的最后的耻辱。400多年前,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卑劣手段,逐步地将中国的神圣领土澳门置于其管治之下,从而带给中国人民心灵上久久难以愈合的创伤,多少年来中华儿女于愤怒中扼腕叹息。1949年10月中华…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20日,被外国列强殖民统治长达400多年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为之举国欢腾,世界瞩目。我们道教学院全体师生也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样,无不欢欣鼓舞。为表达各自内心喜悦之情,于20日上午在道教学院举行了“庆澳门回归祖国座谈会”。座谈会上,师生们情绪激动,气氛热烈,各抒己怀,大家一致认为,澳门回归祖国,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益强大和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从而更加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周高德老师满怀激情地吟诵起自作的散文诗——《时代的钟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针对改革开放中阻碍人们前进的最大障碍——被姓“社”姓“资”问题所困扰这一要害,深刻地提出了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这就是:“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国两制”构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立足点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它对规范两岸关系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面对两岸形势的新变化 ,我们要坚持以和平统一的两手策略对付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反对统一的两手伎俩。一方面通过和平谈判、发展两岸民间交流等形式“促”台统一 ;另一方面作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 ,“逼”台接受和平统一的方案。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成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提出和体现这一构想的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发表,引起了中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国内理论界对这一构想的有关理论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现将研究中提出的一些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一、“一国两制”的涵义及其性质大家一致认为,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但是,在中国,大陆十亿人口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社会主义是主要的、决定国体的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本质的分层次说──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多角度论述李富阁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解决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首先又正在于真正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一、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