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在左右手判断任务条件下人手心理旋转加工是否受到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的影响.两个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和眼动数据均发现:(1)心理旋转加工受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的影响,表现出一致性效应;(2)显著的内旋效应;(3)被试心理旋转加工时注视点取样存在着不均衡性.这些结果表明:在左右手判断任务中,心理旋转加工的对象是被试自身人手的表象,是自我参照的心理旋转,并且内旋效应是由被试对自身人手表象进行旋转时受到人手生理机制约束所致,而不是被试旋转刺激图片的表象由"生理机制约束知识"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
视觉表象操作加工的眼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霞  刘鸣 《心理学报》2009,41(4):305-315
本研究通过视觉表象旋转和扫描的眼动实验探讨表象的心理表征方式。实验一结果表明,眼动指标具有与反应时相类似的旋转角度效应。实验二结果显示,表象扫描的反应时和眼动指标都具有与知觉扫描加工一样的距离效应。由此可以认为,表象眼动与知觉眼动模式具有相似性;表象具有相对独立的心理表征方式并有其特殊的加工过程;表象的心理表征可以是形象表征,而非一定是抽象的命题或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3.
图形视觉与心理表象眼动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娟  高湘萍 《心理科学》2008,31(6):1454-1457,1470
本研究通过比较图形视觉和心理表象以及不同认知框架下表象加工的眼动参数,揭示图形视觉加工和心理表象加工的特点.结果表明,从视知觉到视觉心理表象,眼动被币新编码,眼动模式更加简洁,视觉心理表象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认知框架影响视觉心理表象加工的眼动模式.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执行功能测试,从68名大学生中选出34名(执行功能水平高、低各一半,文、理科各一半)参加心理旋转眼动实验,结果表明:1)执行功能水平高的大学生比执行功能水平低的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强,并且达到了显著的差异;同样理科大学生比文科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强,并且达到了显著的差异。2)大学生心理旋转中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注视瞳孔直径总体情况是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2个2 × 2×6三因素混合设计实验,以图形和数字为实验材料,探讨能反应个体能力水平差异的场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的影响.两个实验结果均表明(1)场认知方式的主效应显著,场独立性的被试比场依存性的被试反应时短,且正确率高;两类被试的反应时、正确率曲线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2)图形和数字的心理旋转反应时呈倒"V"形状,反应时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加,180°时反应时最长,以180°为界,曲线两侧的变化趋势对称;(3)正确率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呈现"V"状,180°时正确率最低,曲线两侧的变化趋势对称.  相似文献   

6.
利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在左右手判断任务条件下人手心理旋转加工是否受到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的影响。两个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和眼动数据均发现:(1)心理旋转加工受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的影响,表现出一致性效应;(2)显著的内旋效应;(3)被试心理旋转加工时注视点取样存在着不均衡性。这些结果表明:在左右手判断任务中,心理旋转加工的对象是被试自身人手的表象,是自我参照的心理旋转,并且内旋效应是由被试对自身人手表象进行旋转时受到人手生理机制约束所致,而不是被试旋转刺激图片的表象由“生理机制约束知识”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7.
陈曦  许尚侠 《心理科学》1999,22(1):43-46
本实验通过将具有参考框架信息的前置刺激改为掩蔽刺激,进一步探讨参考框架的变化和表象旋转的过程。结果表明:1、因掩蔽刺激而引起的主观参考框架的产生是瞬间完成的,而不是由原先直立的参考框架经过连续旋转后形成的。2、显示了倾斜字母的加工不完全是整体表象的线性旋转过程,而可能是整字一成分的混合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目标数量、运动框架突变旋转角度探究不同场认知风格被试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的表现。结果发现:(1)在任务难度较低(运动参考框架稳定, 目标数量为3和4)和任务难度中等(运动参考框架突变向右旋转20°, 目标数量为4)条件下, 场独立型被试的多目标追踪表现均显著好于场依存型被试。在任务难度较高(运动框架稳定, 目标数量为5以及运动参考框架突变向右旋转40°, 目标数量为4)条件下, 两组被试差异不显著。表明不同场认知风格被试追踪表现受任务难度影响; (2)随着目标数量由3至5增多, 追踪负荷增大使被试的追踪成绩显著下降; (3)相比运动框架稳定, 运动框架向右突变旋转20°和40°均显著削弱了被试的追踪表现。旋转角度变化破坏了场景连续性, 影响了追踪表现。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积极情绪对高中生心理旋转的影响,采用四种体态表情诱发趋近动机不同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结果发现:(1)直立中性时,局部任务反应时显著长于整体任务。(2)前倾微笑时,局部任务正确率显著高于整体任务,其他条件两种任务差异不显著。整体任务中,后倚微笑正确率高于其他体态表情。结果表明,高中生心理旋转存在整体优先效应;趋近动机是积极情绪对高中生心理旋转影响的调节变量,结果符合动机维度模型的假设。  相似文献   

10.
旋转汉字识别的眼动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冰  孙复川 《心理学报》1999,32(1):7-14
该文以客观眼动测量方法考察了单个旋转汉字的识别和由旋转汉字组成的短文的阅读过程。对心理旋转操作在汉字辨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操作对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