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道德传统则是文化传统的灵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继承、扬弃、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各国或各民族的历史兴衰相同步。 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东方各国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并没有成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加速经济  相似文献   

2.
东方文明与21世纪社会伦理道德──21世纪社会伦理道德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华由中国曲阜师范大学和韩国庆熙大学联合主办的“21世纪社会伦理道德”国际学术讨论会,不久前在曲阜召开。来自6个国家20多所高等学校的80余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50多篇学术...  相似文献   

3.
“性解放”的浪潮正在西方和东方的一些国家蔓延。这种思潮在我国少数人中间也有所感应了。讴歌婚外爱情的文艺作品的出现,“第三者”问题的增多,不能说与此无关。 我们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又具有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的悠久传统。西方国家为“性解放”而制造的种种“理论”,在我国是吃不开的。于是恩格斯的半句名言,突然引起了某些人的特殊兴趣。  相似文献   

4.
试论和谐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优秀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传统伦理道德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应以优秀的传统道德架构为基础,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促进当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才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基础坚实的现代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发孙翠宝我曾在“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听到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的何子慢先生关于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情况介绍,很受启发。感到他们有些作法值得我们借鉴。一、道德教育要在低层次上打好基础新加坡中小...  相似文献   

6.
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概述陈升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5月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韩国、瑞士、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的11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共收到论文74篇(其中海外22篇)。现根据部分大会发言与论文,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对道德水平的下降表示忧虑瑞士国际教育发展研究所阿伊曼博士在致辞中说:世界在进行多方面的改革,过去的秩序在崩溃、瓦解,现在在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于信仰的崩溃、价值体系与准则的变化,公共秩序受到威胁,道德水平在下降.在全球性社会形成的过程中,要建立一种全球性的道德,否则会影响到相互信任。如过分的民族主义、贪婪的商业化,会带来一种毁灭性的东西。他认为现在需要道德的复兴,这种复兴从历史上看,是亚洲的贡献,儒、释、道都出现在东方。新加坡国立大学吴德耀教授认为,人类的伦理与道德出现了危机,钱越多的国家道德问题越多。香港树仁学院监督胡鸿烈博士例举今年2月英国两个十岁儿童被控谋  相似文献   

7.
清初伊始,儒学中的伦理道德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突现出鲜明的特点,即务实求真、 经世致用。在清初儒看来,伦理道德的建设关系到“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因此 ,清初儒为学术的去虚就实,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他们以“明学术,正人心”为己任, 立 足于“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的现实,把传统的伦理道德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相结合,阐扬了 原始儒家的伦理经世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张怀承 《伦理学研究》2003,(6):28-34,67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发展到明中叶出现了反映当时市民社会道德要求的新的因素,这些因素从传统伦理道德中引发出所谓叛逆的学说,从而导致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危机。这一发展倾向,是从中兴理学的王守仁开始,至其后学泰州学派而发展到极端。它导致了传统道德的失范、伦理思想对生活的贴近和对工商市民道德要求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尚公·重礼·贵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公·重礼·贵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张锡勤尚公、重礼、贵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通过这三者,便可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尚公,它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说,重礼、贵和也是由尚公派生的。中国古代尚公,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经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包含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它是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统领和灵魂。20世纪初期,西方哲学被纳入中国学术体系,并取代经学成为中国知识体系的统领;中国学术体系至此被逐渐全盘西化,中国知识体系原有的伦理道德品格也逐渐消失。中西文化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西方学者可以一方面在知识体系之中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去教堂获得伦理道德素养;而中国学界的伦理道德品质并无宗教信仰可以依托,因此,剥去知识体系的伦理道德品格就从根本上为中国学界的道德大滑坡埋下了伏笔,而且其不良后果在当代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了。中国知识体系需要重构,恢复伦理道德学说(不一定是照搬传统经学)的统领与灵魂地位。  相似文献   

11.
泱泱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都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伦理文化,又天然地融汇组合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无不以各民族特有的方式表现出独特的样式和丰富的内涵。几乎可以断言,各民族都是富有道德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一些在民族地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同志,倾注精力研究少数民族伦理道德问题,并先后推出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捧于笔者手中的这本《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系由  相似文献   

12.
必须培育“敢为人先、敬业乐群、务实奉献、兼容开放”的珠江人精神;必须确立珠江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义利并举、公私兼顾,平等兼容、和谐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为基础,吸收传统伦理道德的合理内核,进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已为众人所“熟知”,然而,这一理论的生成逻辑却至今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一缺陷将使我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很难达到“真知”。本文拟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生成逻辑或生成机制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一、逻辑起点的确定与理论假设的提出在一般意义上,东方社会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理概念,指处于地球东半球的亚洲国家和传统的斯拉夫国家,以同西方国家相对应;二是经济政治概念,指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以同资本主义国家相对应。在确认地理含义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10)
<正>对于东方文明之象征——儒、释、道的精髓,有人概括为"生命之学",有人概括为"和文化",有人概括为"包容精神",有人概括为"内求修身、克己谦让"之理念,如此等等,都有启人哲思之益。比丘本性今拟以"大善"来统合东方文明,尤其东方文明中的伦理与道德,即东方文明是教人舍恶从善之道,是关于善的追求与实践之道。在东方文明中,善,是天地宇宙之理,是人性人心之本,是一切人生存生活的立身处世之基。善,是东方文明的核心精华,是东方伦理道德的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天人合德为伦理道德价值提供了本体上的根据,这是道德价值的根本定位。其把道德价值定位于整体利益,就是定位于超越的绝对本位。这与现代伦理道德价值定位于人类个体利益一样,都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伦理道德的逻辑发展,必将从此引申出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和谐一致的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传统家庭观念中渗透着厚重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家庭观念的表现形式为"乡土观念"、"祖先崇拜"、"灶火(蒙古语gal golomta)观念"、"亲属观念"和"国家意识"等诸多层次,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故土、家园、亲属及国家的眷恋之情,并且反映了蒙古人一切美好道德之根源。蒙古族传统家庭观念几乎包含了蒙古社会伦理的全部含义,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教与我国当前伦理道德的建设问题──论道教研究的现实意义卿希泰要解说道教与我国当前伦理道德建设的关系,首先还得简单地从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个前提说起。因为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伦理道德又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卫生事业机构经营管理伦理道德若干问题的思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100021)王昊卫生事业机构经营管理伦理道德是卫生行业的大德,它涉及到国家行政和卫生机构及卫生人员多层次的伦理道德问题。最近十几年来,虽然大家对卫生机构经营管理伦理道...  相似文献   

19.
单谓祥 《天风》2002,(11):48-49
重视基督教伦理道德提升中国教会整体素质圣经是强调道德的,十诫里面有六条是有关道德的。“在整本圣经里,从旧约到新约,高举伦理道德的经文极多极多”,“基督教和它的前身犹太教都有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传统……圣经是一  相似文献   

20.
1.中国古代商人伦理精神的形成。中国古代商人伦理精神是指中国古代商人在处理同国家、社会、同行、他人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精神。这种伦理精神的来源:(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政治为核心的,在它的影响下,人们的一切事实判断活动都被纳入伦理道德模式中。(2)儒家义利观的影响。儒家在义利关系中一贯积极地追求义。(3)商人阶层的壮大。商人队伍的壮大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