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鲁侯莫”阿拉伯语“来哈莫”的复数名词,“肉类”的意思,指各种动物身上的肌肉。进言之,肉类一词包括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飞禽身上的肌肉。水生动物,普遍用不着屠宰就可以食用。《古兰经》里有“海里的动物和食物,都可以食用,以利于你们和旅客”(5:96)的明文。这里“旅  相似文献   

2.
谁更幸福     
彼此都没想到,竟会在这个等公共汽车的站台上相遇。翠花拉了一把刚从建筑工地回来的丈夫,指了指头顶已经有些发秃的田教授,说:“大川,这位就是田教授……那位是林阿姨,田教授的夫人。”夫人正斜着眼睛看这位去年被她几乎是轰了出去的小保姆,她早就看到了这个转眼间已经打扮入时,再也闻不出土腥味儿的小女人。只不过装做没看见。  相似文献   

3.
“悖论”是什么?它就是挑战(或违背)常识的“大”理。所谓“挑战”,就有“矛盾”存在。所谓“矛盾”,当然是指“逻辑矛盾”:某一属性既属于同时又不属于同一对象。 这个简朴的“悖论”定义,比日常理解(和普遍辞典)只多添一个“大”字。无论是我这个定义,还是历来的绝大多数的权威定义,都认定“矛盾”就是“逻辑矛盾”,所以不时都可以省略“逻辑”一词,只不过,大家都认为,悖论不是普通的矛盾,而是一种“特殊”的矛盾。我要补充的是,  相似文献   

4.
0.1所谓“连”字结构,指的是“连”与“也”、“都”、“还”、“也都”等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格式。例如: ①就闹到太爷跟前去,连你老人家也脱不了的。(9) ②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67) ③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 (58) ④就连你们素昔的老脸也都丢了。(56)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有的“连”字结构中的“也”用“亦”代替,“都”用“皆”、“全”、“俱”、“无不”等代替,“还”用“尚”代替。例如: ⑤近日连香玉亦已见弃。(9) ⑥连地下硒的砖皆是碧绿凿花。(41)  相似文献   

5.
六、关于主谓项的周延和存在问题 1、关于特称主项的周延和存在一种看法认为,特称量项只指数量上的部分(包括单个),故为不周延,其量词可为“某些”或“某个”。当时有些著作都是从断定主词的数量上来区分全称和特称的。他们认为,既然全称断定了主词的全部,特称就是断定了主词的非全部,即只断定了主词的部分。故有人把特称判断规定为“从主辞外延底一部分,肯定之或否定之的判断,”其形式为“某(些)S是P”或“某(些)S不是P”,因为它“仅能  相似文献   

6.
“特异功能“、“气功“(这个带引号的气功是指把气功当作一种体育锻炼以外的种种谬论邪行)在中国的大流行是一种引人注目、令人困惑的病态现象。这种病态现象之盛行,至少是我国科学界和哲学界的耻辱。科学和哲学都是理性事业,这些非科学、非理性的现代迷信,居然打着科学的幌子,招摇过市,骗取钱财,毒害心灵,而几乎畅通无阻,岂不羞煞我国学人!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电视播放京剧《捉放曹》。演到曹操杀了吕伯奢,陈宫责备曹操不义,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时,一位朋友开玩笑说:“曹操风格真高,他要背(bei)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背(bei)他。”戏里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负”既有以背(bei)载物义(如“负薪”——背[(bei)]柴),也有辜负、背(bei)弃义(如“忘恩负义”)。这两个意义几乎相反,却有内在联系。以背载物是初始义,一般初始义,都是比较具体的。由初始义,经过以背(bei)对着义(如“背负青天”),引申而转化为背(bei)叛、辜负义。  相似文献   

8.
名字(和其他初始的东西)如何与其指谓相联系,这种经典的观点在许多方面是极其难以置信的(比如,它说你可以仅仅指谓可以从“逻辑专门的”初始符号定义的事物;它要求有这样一些陈述,比如“如果西塞罗存在,那么西塞罗痛斥喀提林”,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分析的,即它们是由语言学规则保证的并且不受未来发现的修正)。在塔尔斯基写作的时候,这种经典理论是唯一可以得到的理论,我猜测,由于这一理论的困难,因此塔尔斯基的虚假理论DE和DC似乎是有道理的——它们并不令人激动,但是如果你想要某种令人激动的东西,你就得到逻辑专名。任何解释语词与它们所涉及的事物的企图都一定不可避免地要么导致一种非常不可能的理论(像罗素的理论),要么导致一种平凡的理论(像塔尔斯基的理论),这种判断今天似乎仍然得到广泛接受。但是我认为,最近几年来,随着克里普克和其他一些人的因果指谓理论的发展,这种判断已经变得不那么有道理了。根据这样的理论,对于“西塞罗”指谓西塞罗和“μ介子”适用于从介子这些事实,应该以西塞罗(μ介子)和我们关于“西塞罗”(“μ介子”)的使用之间的某种因果网络来解释:即具有某种社会性质的(“西塞罗”这个词从这个名字的原初使用者传到我们,或者“μ介子”这个词从物理学家传给普通人)和具有  相似文献   

9.
吕叔湘先主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将“那么”划分为“指”“代”“连”三类,后来,金立鑫同志发展了《八》的观点,明确指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这是在总结书面语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比较而得出的比较客观的结论,只是他忽视了汉语口语中“那么”的一种现象。“那么”一词在口语中出现频率较高,例如: (1)我们这些个都是个文人了,都是书生了,那么力量者很单薄,而且就是说都是个体劳动者,我们必须作研究。那么这个偶有所发,或是这个有些心得,有些认识,那么想把它给它呃交流一下,和别人交换一下,我的看法对不对。那么,毕竟咱考虑将来想要发表或者是要讨论,那么,我觉得有这么个团  相似文献   

10.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口儿。”(《济南的冬天》)赵鸿华同志认为此句有逻辑错误,因为“整”是“全部在内,没有残缺”的意思,这与后句“缺”相矛盾。(见《逻辑与语言学习》89年4期)表面看来确乎如此,它违反了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不相容的思想,不能同时确认,必须否定其中一个”的矛盾律。然而从修辞角度看,老舍这一句却是成功地运用了衬托,看似矛盾的前后句互相对比,以“只有北边缺着口儿”强调突出了济南周围都是小山,使人觉得小山似乎把济南围个透的地理特征。如果按赵同志意见把“整改成“几乎”,逻辑上看起来是“不矛盾”  相似文献   

11.
“无限”(infinity)概念是列维纳斯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揭示了他的本体论、伦理学与宗教思想的统一。一、列维纳斯的“无限”概念谈到“无限”概念,就要首先从“存在”(Existence,Being)概念谈起。列维纳斯更愿意使用“有”(there is,Il y a)这个概念来表达“存在”。在他看来,“有”既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也是“无”的根据。“有”是一个无人称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坚持一种人称形式,那么,它就是“一般的存在”。他写道:“就像无人称形式的第三人称代词一样,它并不是指某个行动的已知的但尚未确定的作者,而是指这个行动本身的特征,它可…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上好多事要求人有个“度”,我们常常说的“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都是这个意思。圣灵果子中的“节制”也含有“度”的意思。“度”实际上是一个哲学范畴,即指事物的数量限定。达不到这个尺度是“差点火候”,一旦超越这个限度,便是过  相似文献   

13.
自从“现代意识形态科学的创立者”①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导论》(1929)问世以来,意识形态和科学(认识、知识、真理)的关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涉及几乎所有学术领域。这个问题的讨论与马克思主义有关,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奠基人”②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的共同“本文”;③此外,讨论及其每一步发展都直接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实践运动的历史命运;因此,我们应格外地注意这一讨论的意义。下面分两个时期对讨论中的一些主要论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杨周 《天风》2002,(12):30-31
在古汉语中“事”就有“侍奉之意”,“侍”有陪伴侍侯之意,“奉”是拿出来供养,其意指对长辈的侍侯、奉养。在一般基督徒的习惯用语上“事奉”是表示在对待神的事上如何尽心竭力。有人把祷告、传道之事工看成是基督教事奉神的全部,并谣言在其他的事业上不能荣耀神。必须把祷告、传道以外的事丢开,其理由曰:祷告、传道以外的事都不是事奉神,也不能事奉神。更有甚者还引经据典说: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路16∶13),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约6∶27),在祷告、传道以外的事业上即使成就再大,能得人的喜悦,就是  相似文献   

15.
玛窦福音第21章第33节至第43节,记载了主耶稣讲述的一个“葡萄园”的比喻。 在这个比喻中,每个人物的喻意都很清楚:“葡萄园”是指以色列,“园主”是指天父,“园户是指犹太人中的宗教领袖,园主派遣来的”使者。是指天主派遣来的历代的先知,园主派遣来的“儿子”就是指主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偶然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1907年,希尔顿一家因为生活窘迫开设了一家旅馆,家人十分辛劳。希尔顿说:“当时我真恨透办旅店这个行当,真希望那个破旅馆早点关门。”他当时并没有想到,以后他会在全世界拥有200多座饭店,成为饭店大王。这一切似乎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从十多岁开始工作算起,唐纳  相似文献   

17.
威泽 《天风》2002,(8):43-43
“东方闪电”又名“女耶稣派”,是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又一典型邪教。其主要特点是信奉女耶稣,认为耶稣已经第二次道成肉身在中国,他们曲解圣经说“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太24:27),“谁从东方兴起一人……”(赛41:2)其中“东边”和“东方”都是指中国,“一人”是指女耶稣(其实是指波斯王古列)。  相似文献   

18.
某中学的食堂容纳不了很多学生搭伙,于是总务处出了一张布告,规定“凡路程在三刻钟以下的不能搭伙”。这个规定是含混不清的。“路程在三刻钟以下”是个很不明确的概念。第一,是指步行三刻钟还是指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辆三刻钟?第二,是指来校单程三刻钟还是指来回三刻钟?第三,“三刻钟以下”是不是包括正好三刻钟?在这个规定里,这几个问题都是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文化角度看,高唱科学、宗教相互融合与相互支持的声称形成了一个巨大合声。这一声称起因于存在着两种领域或是两种权威,而每一个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一些怀疑论者很勉强地公开批评宗教,但很多怀疑论者还是非常担忧这个所谓的“和睦”关系。问题就这样提出来了:什么东西能够扩展应用到宗教声称上面?或是怀疑论应该运用到宗教声称上面吗?关于术语“怀疑论”(shepticism),我指的并不是古典哲学意义上的那种否认可靠知识可能性的那个“怀疑论”;然而,我使用术语“怀疑论”是指“怀疑地探索”(skeptical inquiry)的意义。这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要明确表示指人、物、事的名词是个单独个体,可以采用下列办法: (A)在这个名词前边用上数词“一”和适合的量词,如:一个运动员、一瓶酒、一种行为。 (B)在这个名词后边用上“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