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是道教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领域里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
胡锐 《中国道教》2010,(1):15-18
一、道教宫观的内涵和外延道教的宫观是道教神圣宗教理念的屋化空间,集中反映了道教的神学思维和理念;它随着道教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可以这样说,宫观是道教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也是道教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 ,休闲旅游、追求精神享受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对外开放的扩大 ,许多海外游人纷纷到中国旅游观光。他们除了欣赏享受自然风景的优美外 ,游览人文景观、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也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 ,而道教名胜旅游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的传统宗教 ,迄今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 ;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民族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北京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龙门祖庭 ,誉为“天下第一丛林”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  相似文献   

4.
巍宝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与旅游的关系源远流长,两者在交错融合过程中形成了道教旅游资源.云南大理巍宝山道教旅游资源多彩多样、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无论是秀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人文景观,还是异彩纷呈的仪式活动都蕴涵着别具一格的道教意境,同时展现出道教与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风格.本文立足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正确开发巍宝山道教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道教思想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旅游本真性思想。道教"游"的概念,指谓生命的本真存在状态和方式,与现代旅游学追寻的旅游本真性要旨相契合。而道教中的"味道"之游,则充分展现和表达了本真性旅游体验的方法和过程。与此同时,道教"归于朴"的理念,更深刻阐明了旅游的本真价值目的性及人格境界提升功能。全面认识和把握道教的旅游本真性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旅游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道家、道教的生命伦理学说出发论述了道家、道教文化资源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旅游文化的启示。提出道家、道教文化能够为现代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种理性睿智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者在长期研究中国道教史的基础上,就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的,研究中国道教史的科学方法等问题提出新的思考.认为开展中国道教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教是中国本土所固有的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文化中,道教教义思想居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自祖天师立教以来,道教教义思想经历不断丰富发展的几个大的阶段,如魏晋南北朝时的神仙之道、隋唐时期的重玄之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如何适应新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如何缓解物质富裕与精神贫乏这种失衡的状态?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我们如何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继承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推动新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中国.苍溪梨花节暨西武当道教文化旅游周,于2008年3月19日在四川省苍溪县隆重开幕。苍溪素有"中国道教之乡"和"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苍溪,是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悟道、传道、炼丹及升真之圣地,巴山蜀  相似文献   

11.
刘艺 《宗教学研究》2004,2(2):65-71
在我国,萨满教、苯教、道教、佛教等各形态宗教都对镜有极广泛的运用,其中以道教表现得最为突出.道教在科仪法术中、自身修炼中以及道教玄理的阐发中对镜展开了全方位的运用,这对镜本身的形制、纹饰、铭文以及功用的扩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道教与镜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积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足石刻蕴涵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足道教石刻①,以其丰富的道教石刻、精湛的雕刻技艺,在国内石窟艺术、道教文化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试以其中的女神造像作一简析,以窥其一斑。一、造像简介大足道教石刻中的女神造像,以其在龛窟中所占的地  相似文献   

13.
1、道教产生于中国 ,在历史上影响波及朝鲜半岛和日本 ① ,在近现代还传播到欧美等地。对道教在中国宗教史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 ,已有许多前辈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扬。但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感到 ,把道教作为一个特有的宗教文化现象加以研究 ,无论对于道教本身的认识 ,还是对于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都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视角。2、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道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比较起来 ,是个体系庞杂、支脉繁多的宗教 ,此种观点 ,可以元代学者马端临为代表 :“道家之术杂而多端 ,先儒之论备矣。盖清净一说也 ,…  相似文献   

14.
“乙酉年香港道教节”于3月22日起在香港盛大举行,今年道教节以“和谐人生”为主题,“道教———土生土长的宗教”为副题。旨在倡导世人在这纷乱繁嚣的环境中,应以道家、道教的人生观,求取生活平衡而达到和谐宁静。“香港道教节”由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办,目的是使香港人正确认识道教的教理教义,进而尊崇道教,是每年一度香港道教界的盛事。今年的道教节已是第五届,主要活动内容包括:香港道教青年营、道教节斋宴、道教文化展览及学生征文比赛、文艺汇演、联欢晚宴、道教音乐会、讲座及千人祈福会等。出席道教活动的除香港地区的道教朋友外,尚有…  相似文献   

15.
<正>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思想渊源“杂而多端”。流行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哲学思想、神仙方术、祭祀祭礼等,均为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道教在这些传统思想的滋养之下,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信仰体系。正因如此,才有“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禁忌"起源于人类早期原始社会,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中,禁忌几乎与传统习俗融为一体.在历来的人为宗教里,禁忌则常常通过教义的规定,成为规范戒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道教禁忌来看,由于道教是产生于中国国度,因而其禁忌也就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正如道教的形成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一样,道教禁忌也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道教与妇女     
道教与妇女王宜娥道教,在对待妇女问题上是比较开明的,这与其历史传统及宗旨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首先,道教继承了我国原始母系社会中女神崇拜的遗风,形成了道教中有众多的女性神仙,例如西王母、九天玄女、骊山老姆等等。第二,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18.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民众思想是产生道教的基础 ,而道教自产生之后便渗透到中国民众底层 ,以其宗教形式、精神、思维方式比起国本位的儒教更多地支配着中国百姓生活及民俗文化。中国戏曲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其源起与民间宗教的祭祀有着密切的关联 ,受道教的影响极为深刻。在闽台文化这个中华文化的子系统中 ,道教对闽南戏曲的影响更为深远 ,乃至产生由道士演出的“打城戏”。本文拟从史学、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道教与闽南戏曲的种种关联进行一番梳理 ,并试图以此探索闽南人的思想文化特点。一、道教和福建道教中国道教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欧美学者围绕道教和中国文化相互关系的问题的争论,突出地反映在三次国际道教会议上和以后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争论主要集中在道教的定义、道教与道家的关系、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以及道教与科学的关系四个方面。 (一)道教的定义问题 日本学者洼德忠教授给道教下的定义是:“道教是以古代民间信仰为基础,神仙论为中心,加上道家、易、阴阳、五行、谶纬、医学、占星等学说和对巫的信仰。  相似文献   

20.
道教内丹学是道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中国宗教、哲学、文学、中医等传统文化均有不容忽略的重要影响.对内丹学充分研究和认识,是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