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塞尔在第一《逻辑研究》中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符号理论,但在"超越论转向"之后,他却在重要的"1914年文稿"中修订了关于符号意识的部分核心观点,对符号意识之为一种特殊的复合意识给出了新的现象学解释。本文通过分析第一《逻辑研究》及"1914年文稿",考察胡塞尔关于符号意向的若干核心概念,揭示胡塞尔此项修订的基本特征,从而说明符号意向的复合性质植根于其"双重意向性"的"二元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张庆熊 《世界哲学》2012,(3):53-66,161
本文研究胡塞尔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的关系。尽管胡塞尔没有把辩证法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但从他谈到过辩证法的那些段落中,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胡塞尔对辩证法的基本态度和处理辩证法问题的基本思路。胡塞尔对辩证法的理解受到康德很大影响,但他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的所谓先验逻辑中的"辩证幻相"问题。胡塞尔批评康德的先验逻辑缺乏对逻辑概念和知性范畴的起源的论述。胡塞尔的现象学则追问它们的发生过程,描述它们在生活世界中的起源和分析主体际的意向的意识活动对它们的构成作用,这实际上是为辩证法奠定一个现象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围绕时间这个被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共享的现象学核心概念,一方面,通过对"活的当下"既流动又静止的自身悖谬现象的分析,最终可以发现原自我与原非我的不可还原的交织,这是胡塞尔现象学中一切构造的起点、意识的终极奥秘;另一方面,这种时间现象的分析所展示的意识的深度,反射出早期海德格尔思想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同构性——这就是《时间与存在》一书的思路。针对这两方面可展开评论:其一,时间意识之奥秘的揭示乃借助现象学还原,而现象学还原的可能性依赖于按照纯粹意向活动来理解的意识自身的非时间性;其二,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同构性"解读源自作者对前者的一种错误的生存论理解,其实,由海德格尔思想整体看来,存有的真理早已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4.
意向性指意识活动或者意向行为朝其对象的指向性或者关于性。在意向性理论中,如何说明"意向对象"尤为重要,因为意向性乃是意识对对象的指向。本文首先考察了三种关于意向对象的实质性理论,并指出它们各自困难。随后,笔者考察并拒斥了一种关于取消意向对象概念的观点,并认为在思考心灵、意识等问题的过程中,意向对象概念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重构了胡塞尔式的现象学意向对象概念,并认为该概念是合理和融贯的。本文试图论证,根据胡塞尔,意向对象就是向意识(心灵)显现的现象。而根据(意识)现象的概念内涵,现象没有它向其显现的主体或意识就不能存在。  相似文献   

5.
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与舍勒的生命形而上学表面上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围绕着舍勒后期在实在性问题上对胡塞尔的批评,两者的工作缠绕在了一起。本文重新分析与检讨了舍勒在《唯心论与实在论》中针对胡塞尔所作的批评,以此说明,舍勒基于自己的实在理论对胡塞尔的批评是外在的,胡塞尔对意向性的生成分析是主体性视角下对实在性理论的贡献。同时,现象学还原也不构成胡塞尔和舍勒的实在性理论相互兼容的障碍。无论从有效意义出发还是从生命-抗阻出发理解实在性,其根本差别也只是在于方法论的视角的限制而非立场的相互冲突。胡塞尔的"原意见"和舍勒的"实在体验"等概念显示出的相互指引关系,表明二者可以共同组成一种更完整的现象学实在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时间与存在》第一部分基于胡塞尔晚期的时间现象学手稿对感知与想象的关系、原自我与原非我的关系以及睡眠、死亡等问题作出了细致的现象学分析,其中时间意识的"视差现象"为解决胡塞尔自我概念的难题提供了依据,而原非我的概念则为解释康德先验图型论的困难打开了新思路。第二部分则借助新的方式比较"此在"与"自我"、"存在"与"意识",为重新理解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二人思想的关系与差异提供了批判性的视角,指出海德格尔的许多关键思路在胡塞尔那里早已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眼于《时间与存在》的论题,对关于意向相关项与时间、关于早期海德格尔对时间的理解与其整个现象学思路之间关系等问题还可以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在1901年明确拒斥"纯粹自我"概念,而在1913年却又重谈之。现象学界对此一直存在着争议。实际上,胡塞尔明确区分了意识流的"统一性"原则和"同一性"原则。按照前一个原则,无论是在1901年还是在1913年以后,胡塞尔都将拒绝该概念。因为藉由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胡塞尔已经表明,意识流的"统一性"是由意识流的内时间意识结构本身,即由纵意向性来保证的。然而,随着其对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以及注意意识现象学的研究之展开,胡塞尔重新对"纯粹自我"予以关注并对其进行了现象学的描述,但这时的"纯粹自我"所要表达的恰恰是"意识的同一化原则",即一种"与格的我"。在此意义上,胡塞尔在1901年所拒斥的"纯粹自我"与1913年所迎回的"纯粹自我"并非同一个。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的"滞留"(Retention)概念,在他十多年的时间现象学研究中有一个形成并在含义上变化发展的过程。它最后得到确定,并被用来标识内时间意识中的一个特殊意向,从而自身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回忆"。除此之外,胡塞尔在研究文稿中的相关思考以及对此概念使用的历程,也可以用来指证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8,(1):134-146
胡塞尔曾将其中后期提出并深入思考的意识发生问题和意识发生现象学的观念视作对早期的意识的静态结构现象学的克服。在他的发生问题思考中可以至少发现四种意义上的"发生"概念。在这个概念基础上展开的发生现象学就是一种关于意识发生的普全认识论,一种对意识发生的现象学研究。它不仅要研究作为意识现象的世界的生成和发生,也要研究作为点和线的自我的生成和发生。尽管在胡塞尔本人看来,他的关于发生问题的思考尚未成熟到可以作为系统论述发表的地步,但是由胡塞尔开启的这个发生现象学研究的路向,的确为后人在此方向上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早在海德堡学派和图根特哈特之前,传统自身意识理论的基本主题就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专门而细致的关注。胡塞尔借助于对"原意识"和"反思"的区分,在两个不同的维度上探究了传统自身意识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原意识和反思之间奠基关系的厘清,胡塞尔现象学发展了一种新型的、不同于图根特哈特语义学进路的自身意识理论的"反思模式",它既有效避免了传统理论的循环困境,同时也没有窄化传统理论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1.
意向对象与摹状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哲学史可以看作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哲学运动:现象学传统和分析哲学传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学术形态的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分裂程度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广泛,或者远没有其社会学形态(两大哲学运动)所显示的那样广泛。它们经历了早期的相互启发、中期的相互对立(真正的时间不过20年)以及后期的相互融合,而分析的心灵哲学研究导致了后期融合的广泛和深入,这种新的学术形态有时被称为“分析现象学”,一个胡塞尔在其《逻辑研究》中使用过但意义十分不同的名称(Husserl,p.92)。在这里,我们打算对两个运动之奠基性的概念———胡塞尔的意…  相似文献   

12.
文晗 《现代哲学》2021,(1):111-118
现象学自其创始以来,就将伦理学视为现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胡塞尔看来,关于现象学的伦理学的考察需要从意识开始。与胡塞尔相似,列维纳斯对于伦理学的研究也将道德意识作为其研究的核心。然而,与胡塞尔将道德意识奠基于意识表象行为基础不同,列维纳斯在批判表象优先性的同时将道德意识视为奠基性的。并且,列维纳斯将其对表象的批判和对道德意识的阐释,分别对应于"观看"和"倾听"两种模式。这也成为我们检讨列维纳斯与经典现象学异同的一个有趣入手点。  相似文献   

13.
“意向性”这个表达———如海德格尔所说———即便在胡塞尔之后也仍然“不是一个口令 ,而是一个中心问题的称号” ;但同时也为海德格尔以及后世所普遍承认的是 :通过胡塞尔的分析 ,意向性获得了“一种原则性的揭示” (参见海德格尔为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所撰写的“编者前言” ,见Husserl,Ⅹ ,S 2 5。以下凡引《胡塞尔全集》仅标出卷数和页码 )。这个基本确定同样适用于并且尤其适用于时间意识的问题领域。因为毫无疑问 ,通过他的意向性分析和研究 ,胡塞尔在时间意识领域中引发出诸多的讨论 ,并且因此而开启了更为宽阔的视域。…  相似文献   

14.
对"集体意向性"的讨论是当前现象学与分析的行动哲学之间的对话焦点。除了双方形而上学立场上的差异,分析行动哲学关于"集体意向"的若干代表观点与胡塞尔对"集体意向"的论述产生了强烈的理论共鸣,胡塞尔对意愿共同体的分析与布拉德曼对意向交融的分析基本上是一致的;胡塞尔与佩蒂特对群能动性的界定也非常类似。不仅如此,通过对"元社会性"的发掘,胡塞尔现象学的集体意向理论也深刻地批评了原子式的个体主义。胡塞尔对"多层-极"的社会构成分析及其辩护的"高阶人格"概念,组成了专属于现象学的"集体主体"模型。这个模型能够在拒绝神秘的集体心灵的同时,解释社会化各层次上的集体意识与行为。  相似文献   

15.
通常意义上的意识现象学是指意识体验或意识行为的现象学.胡塞尔一生在公开发表著作中所做的意识分析,绝大多数都是对意识体验的静态结构的现象学分析.但在胡塞尔一生的讲座稿和研究手稿中,他自1905年开始就已经进行意识发生结构的分析.这一意识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意识体验分析,而是自1916年起就明确地指向意识能力或意识权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解构,本文尝试采取中间立场,力图揭示二人对现象学基本问题之理解的差异及差异的根源。德里达对胡塞尔理解的偏差表现为这几方面:首先,赋予口头表达以特殊地位,以至于把意识等同于"声音";其次,把含义引入符号的规定之中,导致了符号与客体、能指与所指的混淆;最后,轻视了滞留与再现作为两种意向性的根本差异,导致他不再坚持滞留与再现、意向与意志的严格区分。这些有意或无意的偏差,最终被揭示为德里达以所谓"原初辩证法"为出发点的结果。这说明德里迭自始就运思于现象学之外,也正是这种致思路径的分野最终决定了他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7.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六研究"中发展出了范畴直观理论,通过这个理论他说明了一个空的意向如何被完整地充实,由此,从现象学的角度重新解释了符合论的真理概念。范畴直观概念的关键在于说明范畴展现的来源,以及说明如何从范畴展现(质料)中获得范畴形式(形式)。但是,胡塞尔的范畴展现理论存在着许多争议和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本人最终放弃了这个理论。本文结合学界对范畴直观以及范畴展现理论的讨论,从质料和形式的角度来说明,为什么后期胡塞尔最终选择放弃范畴直观的基础——范畴展现理论。  相似文献   

18.
<正>鲁道夫·贝奈特(Rudolf Bernet)在《胡塞尔的"意向相关项"概念》一文中指出:"只有少数几个带有胡塞尔烙印的概念会像‘意向相关项’(Noema)概念这样,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并且引发  相似文献   

19.
“现象学不仅是在诠释最宽泛意义的理论行为时才依据意向概念,而且也可以借助于这个概念而将更多的哲学清晰性引入实践和伦理领域。”(黑尔德,第74页)在胡塞尔那里,意向性概念用于研究“意识的意向性”,而在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那里,这一概念则用于研究“此在的在世”和“身体的意向性”。本文的思考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胡塞尔“意识的意向性”概念出发,解释为什么这个概念对整个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隐含着困难——“纯粹意识的意向性”不能让我们真正面向世界,不能真正解决心物关系问题;第二部分认为,尽管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致力于研究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对认识加以阐明时所使用的核心概念——含义意向。本文首先对“含义”和“意向”这两个要素做了详细分析,接着对由此产生的“含义意向”这一表达的多义性进行现象学考察。这一考察揭示了针对个别对象的含义意向,以及所谓符号性的含义意向所面临的疑难。本文对这两方面的疑难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在用胡塞尔自己提出的反例反驳了逻辑含义起源于感性直观这一观点之后,对含义意识本身的研究便得以开启。本文揭示了含义意识如何在最为多样的行为种类中(不仅仅在感知和想象中)原初地造就了含义,以及我们因何必须在感性之充盈与含义之清晰之间做出一以贯之的区分。这为研究和比较含义意识在所有行为种类中的功能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