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回顾9例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回顾9倒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不同植骨方法的临床疗效,2002年1月-2006年9月,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140例。比较分析各组伤椎高度矫正丢失,脊柱后凸成角矫正丢失,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脊柱后凸成角术前4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不同植骨融合方法,可以减少单纯内固定矫正丢失和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并发症。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临床治疗优于脊柱后方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不同植骨方法的临床疗效,2002年1月-2006年9月,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140例.比较分析各组伤椎高度矫正丢失,脊柱后凸成角矫正丢失,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脊柱后凸成角术前4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不同植骨融合方法,可以减少单纯内固定矫正丢失和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并发症.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临床治疗优于脊柱后方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回顾了本院收治的4例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例患者均早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椎管减压,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4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48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后路手术无再关门现象。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个~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2例,B级2例;术后B级2例,C级1例,D级1例。提示对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早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预防性气管切开可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收治我科的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评价结核控制及植骨愈合程度等,并用ASIA分级及评分对神经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资料示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满意,无结核复发。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ASIA评分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合理应用本法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作为临床骨科医师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对收治我科的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评价结核控制及植骨愈合程度等,并用ASIA分级及评分对神经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资料示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满意,无结核复发.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ASIA评分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合理应用本法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作为临床骨科医师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摘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一种由于后纵韧带异位骨化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而产生的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时机的选择仍充满争议。手术方法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颈前路、颈后路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及融合方式也很多,即使同样的手术入路,也有多种不同的内固定及融合方式可供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有不同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本文就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对65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Ⅰ期行颈椎前后路手术,采用JOA评分和X线,CT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按JOA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4%.术后X线及CT均示椎管有效矢状径增加,硬膜囊压迫解除.因此,颈椎前后路手术可以达到减压、稳定的目的,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严重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风险大,减压不充分,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其可降低单纯前路手术脊髓损伤的风险和减少单纯后路手术的减压不彻底和因脊随后移所致的神经根麻痹.通过随访观察,前后路减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JOA评分,能够彻底地减压并重建即刻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效果的影响,回顾性对分别行前路、后路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127例进行5年~10年的随访并依据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影像学结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椎管狭窄率和颈椎序列变化等因素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前路手术组术后能够维持并改善颈椎前凸...  相似文献   

12.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PLIF)与传统术式(开窗减压、半椎板切除、全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2006年6月~2008年8月,对8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传统术式减压(A组38例)、PLIF治疗(B组47例)。术后随访16个月~43个月,平均23个月。采用JOA评分评估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78.94%,B组有效率95.74%。A组与B组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严重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风险大,减压不充分,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其可降低单纯前路手术脊髓损伤的风险和减少单纯后路手术的减压不彻底和因脊随后移所致的神经根麻痹。通过随访观察,前后路减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JOA评分,能够彻底地减压并重建即刻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型与术式选择,对35例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时ASIA分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按Epstein标准:优良率:85.7%;影像学检查示脊髓减压充分,植骨患者术后6个月均达骨性融合。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s describe a new method of examing evoked spinal potentials. Derivation is by means of unipolar needle electrodes which are ventrolaterally introduced into the cervical disk space as far as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Detection of a spinal potential following the stimulation of brachial and crural nerves allows to ex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complete transverse lesion of the spinal cord or severing of the peripheral nerve or plexu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与探讨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由同一组外科医生治疗且符合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32例,比较术前与术后的 JOA 评分,颈髓功能改善率,Borden 氏测量法的 D 值,Vas 评分,评估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患者接受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后双臂双手麻木、间歇性跛行、走路有踩棉花感、肢体感觉障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可有效地矫正颈椎的后凸畸形,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解除颈髓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