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瞻性记忆是指对将要进行的活动或事件的记忆。前瞻记忆中,包含了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前人研究中,缺乏对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有效的分离手段,使得对前瞻记忆机制的探讨缺乏深入挖掘。本文将MPT模型与Cohen等人的研究范式对比,分析了该模型在事件性前瞻记忆研究中的优势。文章对模型的理论基础,模型的主要内容,模型的数据计算方法,模型的效度以及模型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模型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李晓东  郭雯胡邱 《心理科学》2017,40(5):1136-1141
消极偏向是指相对于积极或中性的刺激,消极刺激能够获得更多的注意和认知加工。本研究采用故事法通过三个实验考察4~5岁儿童对社会事件的记忆是否存在消极偏向。实验一发现幼儿对威胁行为的回忆成绩显著优于对中性行为和助人行为的回忆成绩。实验二发现幼儿对悲伤事件的回忆成绩显著优于对中性和愉快事件的回忆成绩。实验三发现幼儿对威胁行为的前瞻记忆成绩显著优于中性和助人行为的前瞻记忆成绩。研究说明无论事件是威胁性的还是非威胁性的,无论是回溯记忆还是前瞻记忆,4~5岁儿童的记忆都表现出消极偏向。  相似文献   

3.
张芝  王健  葛列众 《应用心理学》2006,12(1):91-94,96
前瞻记忆是相对于回溯记忆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长时记忆,是指记住在将来某个恰当的时间执行先前意向的行为。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前瞻记忆认知和提取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对其做了评述。最后,本文针对目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尝试性地提出了今后前瞻记忆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儿童前瞻记忆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瞻记忆是指对未来某一时刻完成某项或某些活动的记忆。该文主要从儿童前瞻记忆的实验范式,儿童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的关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前瞻记忆以及儿童前瞻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加以综述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以预测  相似文献   

5.
张志杰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8,21(5):460-461
自传体记忆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性的特点。它既不同于是Tulv-ing的情景记忆(episodicmemory),也不同于偶然记忆(lucidentalmemory)。时间维度通常被认为是自传体记忆组织的基本维度.个体所经历事件和行为的时间序列提供了一种记忆的自然顺序,也就是说在自传体记忆中保着类似年月顺序的时间结构。日常经验中,前、后或者同时发生的事件,在记忆提取或遗忘的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为相同的时间序列。1传统时间记忆理论对自传体记忆的解释人们是如何判定一个事件是…  相似文献   

6.
陈宁  任智  朱捷  邹夏  刘伟 《心理科学》2017,40(5):1068-1074
使用前瞻记忆双任务实验范式,同时操纵当前任务与前瞻任务包含的情绪效价以及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的情绪效价,考察双任务和两成分效价一致或相反条件对事件性前瞻记忆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情绪效价一致时相比,双任务的效价相反时前瞻记忆更能正确执行,两成分情绪效价相反时前瞻成分完成更好。这种相反效价增强前瞻记忆的效应表明情绪作为附加线索影响了事件性前瞻记忆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7.
前瞻记忆的自评和延时特点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前瞻记忆的自评和延时研究目前由于实验任务的不同结果差异很大。该文采用由前瞻记忆自我评价题目构成的并且包含前瞻记忆任务的测验材料,探索了前瞻记忆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研究了可能影响前瞻记忆的几个因素。结果发现,0延时与其它延时(7min,17min,27min,57min)均有显著差异,其它各延时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年龄对前瞻记忆和前瞻记忆自我评价均有显著影响,前瞻记忆与性别、人格、智力、回溯记忆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前瞻记忆后效(aftereffects of prospective memory)是指个体错误地重复执行已完成的前瞻记忆意向或已完成的意向对进行中任务产生干扰的现象。基于前瞻记忆多重加工理论,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任务特征(前瞻记忆任务特征、进行中任务特征、任务情境)和个体特征会调节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目前,关于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的加工机制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自动化加工、控制加工、提取-抑制加工、停止标记加工、双加工和动态多重加工等。其中,自动化加工可分为反射-联结加工和差异-搜索加工,而控制加工又可分为监控加工和抑制加工。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的形成与自动化加工和监控加工关系更密切,而后效的消退更依赖抑制加工。未来研究需深入考察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的加工机制,增加对不同类型以及自然情境中前瞻记忆后效的考察,注重探究降低前瞻记忆后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双重任务的研究范式,操纵线索与意向的关联性、分心水平以及线索区别性,考察了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在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靶线索与意向关联性对前瞻记忆的回溯成分有显著影响,靶线索与意向高关联时,意向提取过程符合自动加工;靶线索与意向低关联时,意向提取过程符合策略加工。(2)靶线索的区别性对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有显著影响,靶线索区别性特征显著提高对线索的识别水平,符合自动加工,当靶线索特征不显著时需要策略加工。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娟  刘伟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11,34(2):328-331
前瞻记忆是一种记住在将来执行某个意向活动的记忆。研究采取2线索类型×2提示被试间设计探究了线索特征和有无提示对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提示使前瞻记忆的反应速度明显变慢,说明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加工过程可能是自动完成的;(2)在具体线索条件下,被试完成进行中任务的速度显著快于概念线索条件下的速度。说明线索类型虽然没有影响到前瞻记忆加工,但是影响到了进行中任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