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中,穆斯林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做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刻的反思,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互相交流与相互理解。民国时期穆斯林学者们的探索历程是一种积极的文明对话行为,有着很强的文化自觉意识。他们的这种文化认知行为和理论解释范式不仅是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意识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跨文明对话的精神动力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是真主选择,并赐福给人类的宗教。真主说:"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3∶19)孝敬父母是伊斯兰教强调的道德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伊斯兰教提倡天道与人道结合。信主拜主是穆斯林天道之首,而孝敬父母则是人道之首。孝敬父母也与天道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天地代主育物,父母代主育人。《古兰经》不仅把孝敬父母提高到仅次于拜主的高度,而且详细阐述了孝敬父母的原因,即父母对子女的恩亲。  相似文献   

3.
《古兰经》注释学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最早形成的学科,在揭示《古兰经》经义经旨,推动伊斯兰教历史进程,构建和完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引导穆斯林社会发展,规范穆斯林生活,促使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其它文明交流互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注释《古兰经》历来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术界的重视,并根据经训教义教法和注释学科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注释学的学术要求、原则和修养,有效保障了历代穆斯林信经而不僵经,释经而不越经。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注释学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最早形成的学科,在揭示《古兰经》经义经旨,推动伊斯兰教历史进程,构建和完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引导穆斯林社会发展,规范穆斯林生活,促使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其它文明交流互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注释《古兰经》历来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术界的重视,并根据经训教义教法和注释学科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注释学的学术要求、原则和修养,有效保障了历代穆斯林"信经而不僵经,释经而不越经"。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认为今世的善与恶,都将得到真主的判决,在后世得到回报。行善者获善报,作恶者得恶报,用以警告世人要为自己在今世的一切行为负责,使世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从而达到两世吉庆。“两世”思想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两世”思想已内化于穆斯林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穆斯林是爱好和平的人,和平与宽容都是伊斯兰教倡导的美德。《古兰经》教导我们:“你们当争先趋赴从你们的主发出的赦宥,和那与天地同宽的、已为敬畏者预备好的乐园。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3133-134)真主在经文中把“抑怒、恕人”的人称为:“敬畏者、行善者”,并给他们许诺“赦宥”和“与天地同宽的乐园”。因此,我们作为穆斯林,理应竞相行善,并宽容待人。但是,怎样才能做到“恕人”呢?真主的使者、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他并给…  相似文献   

7.
中国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学者阐发的伊斯兰教,属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学者基于中国文化并根据伊斯兰教义而阐发了诸如认主独一、知主公道、相信圣人、信仰唯一、命人行善、止人做恶、远奸、近贤等八项伊斯兰教基本原则,构成了中国伊斯兰教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明清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对中国伊斯兰教影响巨大的经师、学者,如胡登洲、王岱舆、张中、常志美、马注、刘智等。  相似文献   

8.
伊期兰教伦理道德思想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敬主爱圣、孝顺父母、爱国爱教、积德行善、止人作恶、维护和平等。另外,穆斯林的信仰还应当受到特别规定的“伊玛尼”断法即:伊斯兰教信仰断法的制约。这指穆斯林在具备伊斯兰教基本信仰——信真主、信天仙、信使者、信天经、信前定、信后世的前提下,还要遵守约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作为中国 10个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伊斯兰教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学思想、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影响着约 2000万中国穆斯林,并规范着他们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穆斯林以伊斯兰教为纽带,以信主独一为核心,以五大功修为途径,以行善济世为目的。不断地完善人生,追求真善美,追求今生与后世的幸福生活。并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不断调整适应,而最终与社会相契合,其宗教文化也与中华文化相融汇,并体现出独特的魅…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文化是涵盖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的文化,它重视人的现实利益和物质生活,具有与生俱来的入世特征,伊斯兰教义强调诚信公平、遵守契约、施济行善,具有和谐理念和坚韧精神,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扬弃,这些沉淀下来的文化特质不仅对穆斯林日常生活起到了约束作用,而且与当代企业管理思想也颇为相近,对现代穆斯林企业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7日至6月25日,是穆斯林一年一度的斋月。在这个吉庆的月份里,穆斯林谨守斋戒,从个人层面履行宗教功课,磨练意志,纯洁心灵;从社会层面,关爱他人,扶危济困,彰显伊斯兰教分享之美德。中国伊协:让分享成为穆斯林最突出的社会公德斋月前夕,中国伊协向各地伊协、清真寺和穆斯林发出开展"善行斋月·扶危济困"爱心行动的通知和倡议,鼓励穆斯林力行善功、温暖社会。通知指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不存在任何威胁,普通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恐惧感来自他们自己对伊斯兰的无知和误解。人们对伊斯兰的错误认识可以归纳为四大误区。第一,世界上的穆斯林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并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是世界性的宗教,凡是信仰伊斯兰的人都是穆斯林,所以穆斯林世界包容了全人类的各种文明。在现在的十二亿穆斯林人口中,阿拉伯人只占其中的18%,那么,十亿以上的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以及世界各地。他们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多数都不会说阿拉伯语,比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是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13.
“卧尔兹”是一种宗教演讲。它是伊斯兰教阿訇、毛拉在主麻、伊斯兰教的节日,在清真寺面对穆斯林进行宣教的一种传统形式。其内容涉及伊斯兰的教义、教法、功修、礼仪、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经训教诲、先知、先贤的事迹等方方面面。广大穆斯林听众,在听“卧尔兹”中了解到什么是伊斯兰,怎样做一个穆斯林,从而更加虔信真主,坚守五功,不干坏事,而多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的好事。简而言之,“卧尔兹”就是“讲经传教,释疑解惑,劝人行善,止人行歹”。“卧尔兹”在我国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讲…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5月27日至6月25日,是穆斯林一年一度的斋月。在这个吉庆的月份里,穆斯林谨守斋戒,从个人层面履行宗教功课,磨炼意志,纯洁心灵;从社会层面,关爱他人,扶危济困,彰显伊斯兰教分享之美德。中国伊协:让分享成为穆斯林最突出的社会公德斋月前夕,中国伊协向各地伊协、清真寺和穆斯林发出开展"善行斋月·扶危济困"爱心行动的通知和倡议,鼓励穆斯林力行善功、温暖社会。通知指出,  相似文献   

15.
《古兰经》的问世,既催生了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也为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文化进步和学术繁荣做出了贡献;既改变了7世纪转型期的阿拉伯社会并促成了阿拉伯伊斯兰王朝的建立,也一如既往地影响着穆斯林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以及各穆斯林民族的现状与未来、社会与经济、文化与教育、思想与行为等.鉴于《古兰经》之于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社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和具有的深远影响,历代经注学家根据他们对它有关段落的理解和注释,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并力求通过经注彰显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与时代导向.  相似文献   

16.
2015年2月3-4日,"中国与穆斯林世界:文化相遇"("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Cultural Encounters")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受外交部委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所属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IRCICA)合作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数十位具有影响力的代表参加,内容涉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交往"、"现代中国与穆斯林国家之间的国际交往"、"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等中国与穆斯林世界文明交往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是一次具有较高规格和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促进中国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不存在任何威胁,普通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恐惧感来自他们自己对伊斯兰的无知和误解。人们对穆斯林的错误认识可以归纳为四大误区。第一,世界上的穆斯林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并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是世界性的宗教,凡是信仰伊斯兰的人都是穆斯林,所以穆斯林世界包容了全人类的各种文明。在现今的十二亿穆斯林人口中,阿拉伯人只占其中的18%,那么,十亿以上的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以及世界各地。他们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多数都不会说阿拉伯语,比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是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普世性。伊斯兰本义是“和平”、“顺从”,穆斯林将伊斯兰的美学精神贯穿于穆斯林的人生始终、日常言行以及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从中体认“独一真宰”的至美、至仁、至慈,追求美好高尚的思想境界,具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伊斯兰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不同文明的审美观念和思想,并积极借鉴不同文明的美学内容及其美学的艺术形式,从而铸就了伊斯兰美学思想和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伊斯兰文明。一作为伊斯兰美学的源泉——真主“天启”的伊斯兰原典《…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在欧洲一千多年来 ,欧洲先后共接纳了约 150 0万穆斯林人口 ,因而欧洲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自伊斯兰教进入欧洲后 ,在欧洲虽然发生了世界上两种文明———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的相互碰撞 ,但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形成的过程却一直是和平的 ,非暴力的。穆斯林向欧洲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出现于 2 0世纪 6 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是殖民地的纷纷独立、西方经济的繁荣及柏林墙的出现。欧洲总人口中有 2 %——— 3%的人是穆斯林。经过经济危机的打击 ,各国相继关闭了接纳移民的大门 ,当移民群体意识到在欧洲范围内自己的身份有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第一,在大不列颠新成立了这样一个研究机构,它致力于尝试以一种新的,甚至有些独特的方式,即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学者及学生合作研究伊斯兰,并为穆斯林讲授他们的研究成果,其意义何在?第二,我将简单回顾我在东方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并对伊斯兰文明,尤其是伊斯兰哲学作一个概述。其中会着重提到我在美国的研究经验,当然也会涉及到与欧洲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