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性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的模型建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晓路  林崇德 《心理科学》2006,29(5):1031-1034
通过问卷法对我国八大行政区10所不同类型学校的10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多侧面认识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从医学模式以及人格角度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统计技术———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心理健康、个性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将创造力作为内源潜变量,心理健康和创造性人格作为外源潜变量,三者构成的结构模型是可以接受的,该模型表明,大学生的创造力受其创造性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149名军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前军校大学生有较高的创造能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对其创造性人格的分析结果显示,创造力很强的学员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一些创造性人格特质:好奇、精神饱满、热情、很有主见、孤独、自信、易动感情、有远见、不屈不挠、有理解能力等;而创造力一般学员的人格中的创造性特质不明显,并且还暴露出谨慎、束手束脚、拘泥形式等一些不利于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军校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149名军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前军校大学生有较高的创造能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对其创造性人格的分析结果显示,创造力很强的学员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一些创造性人格特质:好奇、精神饱满、热情、很有主见、孤独、自信、易动感情、有远见、不屈不挠、有理解能力等;而创造力一般学员的人格中的创造性特质不明显,并且还暴露出谨慎、束手束脚、拘泥形式等一些不利于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言语和空间创造力测验、青少年人格问卷、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问卷对1048名中学生施测,考查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探讨创造性思维、人格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女生在言语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维度以及图形创造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一年级的言语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高一年级的图形创造力质量维度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年级;(2)言语创造力与人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社会活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图形创造力与开放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手工技术呈显著正相关;(3)开放性和外向性在言语创造力和创造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图形创造力上中介作用不显著.具体到创造性行为的各个领域,开放性和外向性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两方面探讨酸味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1探讨味觉偏好标签对创造性人格判断的影响。研究2和研究3探讨个体自身的酸味偏好程度及饮用酸味饮品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结果发现:(1)被贴上酸味偏好标签的人被认为冒险特质和创造性人格特质更高;(2)酸味偏好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冒险倾向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3)饮用酸味饮品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结果表明酸味与创造力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315名初中生施测Kirton适应–创新认知风格问卷、Williams创造性倾向量表和Torrance创造性思维测验任务,以考察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效率性、规则性均与创造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在创造性人格中,冒险性、好奇心及挑战性均与创造性思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创新性、效率性分别正向、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人格中,好奇心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对回归系数的逐步检验发现,创新性维度通过创造性人格而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间接的积极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则显示,创新性维度、规则性维度以创造性人格为中介分别对创造性思维发生间接的积极、消极影响。可见,创新认知风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而适应认知风格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创新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规则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抑制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动机行动和成就动机理论,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检验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造力产生的作用机理。以251套来自主管-下属配对的问卷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造性人格可预测员工创造力产生,学习目标导向与绩效证明目标导向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在动机能够强化个体目标导向对创造力的作用,并显著正向调节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最后,论文讨论了研究发现对员工创造力产生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255名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编制了创造力形容词表,并结合个别访谈法,考察了中学教师的创造力内隐观.研究结果发现:教师的创造力内隐观主要涵盖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教师一致认同高创造性学生有28个重要心理特征,其中,最重要的10个特征依次是想象力、喜欢思考、富有洞察力、自信、内部动机强、好奇心、关注新事物、透过现象发现规律、逻辑推理能力、发现事物间的联系与区别;因素分析把教师内隐观会聚成了5个因素:新颖灵活的思维风格、好奇且善于质疑、逻辑思维、问题发现、自信进取的性格.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转变上看京港大学生的人格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京港两地大学生的传统人格特征和现代人格特征所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发现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正在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北京大学生 ,尤其是女生的现代人格表现更为突出 ,她们更乐于接受新观念 ;而香港大学生在转变中则相对表现得较为保守 ,尤其是香港的女生 ,仍然较为传统。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许多研究者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创造性思维问题的复杂性和已有研究的多角度性,尽管以往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取得一定成果,但实际上离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规律距离尚远。诸如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结构、年龄特点等,尤其是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471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报告法考察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同时探析小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开放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儿童性别、年龄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后,感知到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2)感知到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可以通过创意自我效能感影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3)开放性人格能够调节感知到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个体开放性人格水平越高,小学生感知到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创意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越强。研究表明,创意自我效能感和人格开放性可能是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关联的重要机制,改善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提高创意自我效能感和人格开放性水平,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and scientific creativity and examines the hypothesized mediating role played by creative self-concept (trait-like creative self-efficacy). A large sample (= 1,153) of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filled th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and revised trait-like creative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n solved Scientific Creativity Test for Adolesc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has demonstrated that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creative self-concept and scientific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self-concept fully mediated the link between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and scientific creativity. We discuss these findings in terms of the hypothetical role played by creative self-concept for creative functioning.  相似文献   

13.
The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item content of domain‐general and domain‐specific creative‐thinking tests on four subscale scores of creative‐thinking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Chinese tenth‐grade students (234 males and 244 female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Domain‐general creative thinking was measured by using two domain‐independent items—box and newspaper. Domain‐specific creative thinking was measured in the domain of history by two history‐specific items—school uniform and health food—that were part of lesson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Domain‐general creative‐thinking scores were not different across gender in any of the four subscales. In domain‐specific creative thinking, female students produced more responses (fluency) and more categories of ideas (flexibility), and more detailed answers (elaboration) on both items than did males. Gender difference was not found in originality. Item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 in both general and specific creative‐thinking scores, with higher fluency, flexibility, and elaboration for the newspaper than the box item, and higher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for the school uniform than the health food item. The findings on both gender and item effects support the contention that personal interest and life experience influence the generation of creative solutions. The finding that gender did not differ in domain‐general creative‐thinking was expected, as the two general items (box and newspaper) are experienced similarly by both genders. As most of the creative‐thinking tests are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s' experience beyond creative‐thinking ability, judicial evaluation and use of creative‐thinking scores are underscore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美400名13-15岁青少年问卷调查,比较了中美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及其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和单个创造性人格变量相比,创造性人格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自我因素和创造性之间的相关均达到中等程度,且均非常显著,中国青少年创造性人格三个因素能解释创造性变异的11%,美国青少年创造性人格三个因素能解释创造性变异的15%.(2)在创造性上,美国青少年在所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少年,但在创造性人格上,只有在自我因素上,中国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得分高于美国青少年,其他因素不存在差异,这说明创造性人格不是造成中美青少年创造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聂衍刚  郑雪 《心理科学》2005,28(2):356-361
本研究以《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倾向测验》为测验工具、以3729名(9~19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的学生在创造性人格水平上没有差异;女生在创造性人格的总水平以及冒险性、想象力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水平在各个学段都存在差异,并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重点学校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变化方向是向下的,其显著的下降发生在初高中之间。  相似文献   

16.
比较两类群体在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四个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词汇联想测验收集数据,被试为28位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创造者,30位相应学科大学生。结果: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方面差异显著,创造者明显优于领域新手,其他两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作为专家的创造者在创造性思维的深度方面明显优于领域新手。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方面,应当注重学生思考力和思考深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思维风格与创造性倾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运用斯腾伯格编制的思维风格问卷与威廉斯编制王木荣等修订的创造性倾向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量 ,比较了不同思维风格创造性倾向的高低 ,以及思维风格对创造性倾向的预测。发现可以从思维风格这种认知方式的角度对创造力作定性、定量的阐述 ,高创造性倾向者在某些风格上显著高于低创造性倾向者。本研究还探讨了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点 ,比较了不同专业及性别在思维风格上的差异 ,为了解我国大学生思维风格特点提供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