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公元一九九五年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五台山著名的华严行者、原碧山十方普济禅寺的第四代住持、现美国纽约光明寺住持寿冶老和尚,怀着对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崇敬之情,偕  相似文献   

2.
治己与爱人     
2004年冬,我有机会到南华禅寺参观。南华禅寺位于广东曲江县城东约6公里的曹溪北岸。宝林山麓,是禅宗第六代祖慧能弘法的道场,素有禅宗“祖庭”之称,又有“岭南禅林之冠”和“岭南第一山”之美誉。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开创,帝敕额“宝林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寺”,越三年改“法泉寺”。宋开宝元年(968年)太祖敕“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卓锡泉位于南华禅寺最北端,其所在庭院两侧墙壁上镌刻着《六祖坛经》。附在《坛经》后面的是无际大师的《心药方》石刻,兹录如下: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  相似文献   

3.
正一诚禅师(1927-2017),字悟园,湖南望城人。1949年,在湖南长沙县(今望城县)黄金乡洗心寺剃度出家。1956年,在广东省南华寺受戒。1957年,一诚禅师"安单于云居山,随众止住,诵习禅坐。"[1]于性福大和尚座下承嗣沩仰法派为第十世传人。旋得虚云老和尚代传观本明一和尚法派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世传人。1985年升座荣任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此后业行身先、刻苦修持、勤事农禅、精育僧才、重肃道风、严行规矩,数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1,(12)
10月17日至18日,如皋定慧禅寺隆重举行建寺1400周年、为新塑的百余座绋像开光和恒岳方丈升座庆典。有来自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的海内外诸山长老和四众弟子千余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赠了“多闻多思”的横幅。定慧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一年,以山门北向、碧水环寺、丹楼绕殿而为当今驰名古刹。17日,全寺两序大众恭请恒岳法师入院升座,主持定慧禅寺  相似文献   

5.
舍蕴善     
舍起灵,字蕴善,号云山,经名哈桑·伊本·阿布都·瓦哈布。生于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九月十一日,卒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七日,享年六十七岁。祖籍湖南沅陵,祖父元白公,是位举人。父无锡公,经名哈桑,明乡贡进士,丧于渭南。据舍氏后人相传,他们的先祖本不姓舍,是姓魏。蕴善之母葬于河南襄城,当地人名其坟为“魏奶奶坟”。  相似文献   

6.
尚止 《法音》2012,(12):62-63
本刊讯12月2日下午,备受瞩目的佛门泰斗本焕长老指骨舍利回乡供奉祈福大典在湖北新洲报恩禅寺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今年4月2日在深圳弘法寺圆寂的本焕长老舍利首次在内地公开供奉瞻礼。武汉报祖寺方丈本乐长老,江西大金山寺住持印空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正慈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新洲报恩禅寺方丈印顺法师,广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华严寺方丈印觉法师,韶关大雄禅寺方丈、新洲报恩禅寺首座兼监院印彻法师,湖南临湘药王寺住持印修法师等诸山长老;省民宗委主任谭徽在,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石大鸿等省市有关方面领导与嘉宾信众二万多人出席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7.
公元1995年8月19日(佛历2539年7月24日)上午10时,在五台山尊胜寺大雄宝殿院内举行了隆重的重修该寺圆成典礼。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请佛老法师、香港竹林禅寺住持意昭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明哲老法师、香港菩提学会会长永惺大法师、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慈贵大法师,以及诸山长老、大德等主持了开光仪式。来自海内外  相似文献   

8.
到苏州,千万不要错过位于苏州古城北隅的报恩寺,俗称北寺。热心的苏州人,会骄傲地告诉你,那座高峻雄伟的北寺塔,与虎丘的云岩寺塔同被视为苏州古城的标志。古刹报恩寺乃苏州璀璨之明珠,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佛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为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刹之一。据梁简文帝《吴郡浮海石象铭》称,该寺始名通玄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至十三年(公元252年)。唐代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诏命天下各大郡置寺,以年号为寺名。苏州地方官绅应诏,将通玄寺易名为“开元寺”。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端阳节,报恩寺迎请佛牙舍利,徽宗赵…  相似文献   

9.
二○○五年十二月一日上午十点至十一点半,上海玉佛禅寺觉群楼多功能大厅举行“真禅大和尚圆寂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学院名誉院长、真如寺方丈妙灵主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10.
简讯一束     
《法音》2008,(3)
1月15日,常州武进区三圣禅寺举行普光明殿奠基仪式和建寺十周年纪念庆典。普光明殿设计建筑面积1963平方米,殿高30米,预算造价520万元殿前有高10米、直径80公分的石雕龙柱10根,预计年内竣工。(常州市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11.
向华 《中国宗教》2018,(10):74-75
普光寺承禅宗临济宗法脉,历史上常住僧人最多时达百余人,原大庸(张家界原名大庸)近百座寺庙均依止普光寺修行.历代住持中高僧辈出。寺院曾先后6次举行龙华大会传戒,湖南及外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均在此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称。  相似文献   

12.
寻石头记     
萧艾 《佛教文化》1993,(4):42-42
1993年7月13日,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会在南岳山下祝圣寺召开成立大会。笔者为此会发起人之一,特从广东韶关南华寺赶来开会。会议结束当天上南岳山,栖南台寺。南台寺系六朝古刹,创建于梁天监年中海印和尚,海印常在寺侧石台上坐禅念经,故寺名“南台”。唐天宝初年,曹溪门下石头希迁禅师来南岳,见“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故号为“石头和尚”。(《五灯会元》和《宋高僧传》均如是说。) 当时,居南岳者。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六榕寺大雄宝殿的修建工程,由市人民政府拨款支持,国内十方善信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资助,于去年六月十一日动工,至今年六月六日竣工。八月十一日(农历七月十五),广州市佛教协会和六榕寺僧众举行法会,庆祝大雄宝殿重建落成。当天参加法会的四众教友三百余人;来寺进香礼拜和参观的群众达八千多人。六榕寺位于广州市中心,建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寺内原来的大殿,于一九八○年被拆毁。重建的大殿高十四米,面积三百平方米,琉璃瓦面,庄严雄伟,体现了我国  相似文献   

14.
慈仁 《法音》2000,(1):58-58
万福寺位于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联华村内的黄檗山主峰绎节岭之麓。黄檗山古时以盛产黄檗木而得名。山方圆30里,峰峦层叠,怪石林立,以五岭、七石、十五峰构成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唐贞元五年(789),莆田人正从六祖慧能处学禅得法后回闽,路经黄檗山,爱其山川灵秀,想起师父“遇苦即止”的赠语,因悟“黄檗味苦”,便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初名“般若堂”。贞元八年(79),又于堂之东向增辟院落,禅寺粗具规模,朝廷赐名为“建福禅寺”,俗称“黄檗寺”。大中二年(848),希运来此出家。他后至江西百丈山参拜怀海,得传心印后又…  相似文献   

15.
正一、寺院历史南山禅寺原名石泉寺,为山东龙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寺庙。据史书记载:佛教在唐代时传入龙口,自唐至清,佛教兴盛,全县800余村,均建有庙宇,境内著名寺观有三观八寺之称,石泉寺位居八寺之首。寺名原称昭庆寺,唐代贞观元年(627)初建,宋建隆、明万历、清雍正、光绪年间屡经重修。鼎盛时,庙容金碧辉煌,为邑内一大胜景。寺址位  相似文献   

16.
法界春秋     
《法音》1990,(2)
位于上海市南部龙华镇的龙华寺和龙华塔,是蜚声中外的著名佛教庙宇和佛塔,相传均始建于三国吴赤乌(238~250)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其间屡经兴废.唐垂拱三年(687)正式建立殿堂,宋治平三年(1066)重修时曾赐额"空相寺",明万历年间重修时又赐额"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晚清再建,恢复"龙华寺"原称.近代以来龙华寺逐渐破败不堪.建国后,为保护祖国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落实宗教政策,上海市人民政府曾对龙华塔进行全面修理,使之重现宋塔原貌,继又对龙华寺大殿佛像整修一新,使之成为佛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和游览胜地."文革"期  相似文献   

17.
七塔禅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开山,至今已走过1150个春秋,历经沧桑,岿然屹立于甬江之畔.历任住持秉承先贤开创之精神,建寺安僧,高树法幢,弘法度众,宗风远播;千百年来高僧辈出,法脉绵延,文人雅士咸集,历史积淀深厚.  相似文献   

18.
赐紫沙门通理大师恒荣是辽代高僧。关于他的道行德业,现无详细资料可查;只有辽天庆八年(1118)沙门志才撰《大辽涿州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以下简称《塔记》)中略有记述:相国扬公遵勖、梁公颖奏闻道宗皇帝赐钱造经四十七帙,通前上石共计一百八十七帙,已历东峰七石室内,见今大藏仍(?)及半。有故上人通理大师,缁林秀出,石实俱高,教风一扇,草偃八宏,其余德业,具载宝峰本寺遗行碑中。师因游兹山,寓宿其寺,慨石经未圆,有续造之念,兴无缘慈,为不请友。至大安九年(1093)正只一日,遂于兹寺开放戒坛,  相似文献   

19.
刘国强 《佛学研究》2004,(1):214-217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荆楚古邑,湘东名珠。”佛教传人醴陵始于唐代,雪庵禅师为开山之祖。雪庵俗名李琼,豫章(江西)人。居家习禅并精医术,唐贞观年间(627-649)得道,敕封正一品荣禄大夫,一真明尊大师。奉命从江西前来醴陵选寺址。选定长连冲狮子山建大佛寺。寺高九丈,敕赐三钟七鼓,寺后有七星池、铜钉石等名胜,后寺毁于火而不存。唐代出家为僧,限制很严。  相似文献   

20.
位于青岩古镇南街的迎祥寺,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当时建筑面积三百五十平方米,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康熙五年,在观音殿楼上塑斗姆娘娘,因此也被叫“斗姆阁”。康熙十一年。重建天王殿及左右的侧殿。嘉庆十六年,复修观音殿换主梁及其对面厢房、娘娘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