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邢霖禾近年来,关于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另一种则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生产力。笔者对这两种观点都不同意。我以为须从科学的总体体系上理解科学,既不能笼统地认定社会科学的生产力性质,又不应完全把社会科学置于生产力之外。理由有四:1.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各门科学同生产力的关系应做具体分析。因为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广博的领域,学科如林,各科有其特殊性,如果以某一个例子或几个例子加以证明,就对社会科学的整体是不是生产力作出结论,显然是不恰当的。有的同志以“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为例,对“社会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进行了“置疑”。诚然,以上几科的确不具有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整个社会科学都不是生产力。我们完全可以举相反的例子,比如,管理科学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当然,这里说的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性的劳动组织和管理措施、方法,而不是指其它管理。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管理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就确认整个社会科学都具有生产力性质。2.现代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质,仅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是  相似文献   

2.
科技现代化关键在于社会科学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我觉得是还没有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真正放在首要位置,还没有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给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要研究科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科技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研究怎样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研究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机制,研究新科技革命的社会意义。这些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科学和生产力关系研究综述魏名国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去年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浓厚兴趣和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科学和生产力关系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大多数同志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也应当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应用技术。社会科学是“大科学”(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总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实用性、它与生产和实践联系的密切性,并不比自然科学差。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早在十二年前就明确写道:“为什么不能说社会科学是生产力呢?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里说的科学技术要包括社会科学。”并认为,“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它对于促进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生产具有极重要作用。也有少数同志对上述观点表示怀疑。认为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发展主旋律中的热门话题,这一命题所表达的事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充分认识。那么,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呢?笔者认为,社会科学本身同自然科学一样,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但是,它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精神力量,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并且表现出它的第一生产力功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黄顺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表现在四个转变上:1.科学从间接的生产力向直接的生产力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是从机器大工业把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开始的。现在,这个转变过程更加迅速,并且出现了转变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即技术,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过程。2.从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15世纪下半叶以来,自然科学开始独立并不断分化,到了19世纪中叶前后,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揭开了科学从分化到综合的序幕,20世纪中叶,发展成为多种学科联合攻关的趋势,它标志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3.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二次大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通过技术科学向社会科学渗透,最为明显的是泰罗把自然科学中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应用于机器大生产中工人操作过程的动作研究与时间研究,把科学引进了管理过程,从而创立科学管理。以后,它又发展成为横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管理科学。目前,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还在继续。4.从传统技术向新技术、高技术转变。这是以19世纪后期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基础的电力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开始的。当前,新技术革命正在进一步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六大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与生产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不等到基础的改变,就立刻而直接地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改变。社会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和具有相当素养及生产经验而使用生产工具的人。因为生产工具和技术是物质生产力的因素之一,所以它们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就有着巨大的影响。有关技术在社会和不同社会现象发展中的作用的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的捏造,特别是在帝国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中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把技术偶像化以及所谓技术至上论(T(?))的宣传就是这种捏造的鲜明例子。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邬焜笔者以为对这个问题要作具体分析和说明。作为对社会经济基础进行反映的意识形态的形式,社会科学具有上层建筑的特性,这是勿容置疑的。但是,就社会科学的具体功能而言,它却能在多个层次上对生产力发生作用:(1)它能够在一般意识形态理论和社会体制模式的层次上成为解放(或阻碍)生产力的先导,为特定生产力的有效运行(或无法运行)提供基础性的社会条件和机制的保障。在这一意义上,社会科学县有间接生产力的功能。(2)它能够以一般社会知识的形式通过特定的途径(如教育),普遍贯穿、渗透于生产力的各要素或生产过程的各环节之中,从而影响生产力的水平和面貌。(3)它能够以社会技术(或社会工程)的形式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从而成为生产力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要素或环节)。这(2)和(3),尤其是(3),无疑具有了直接生产力的功能。而且随着科学、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进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社会科学的直接生产力的功能必将全面而系统地得以实现。社会科学是直接生产力的命题,还可以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产力的特定意义上成立。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本身就是精神生产力的一种体现,并  相似文献   

8.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特指自然科学,还是也包括社会科学?换言之,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这个问题因理论和实践的需要被提到日程上来了。学术界在讨论中意见分歧很大,引人注目的是,我国著名自然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自然科学究竟属于什么的问题中,讨论了自然科学是否属于社会意识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属于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它们反映的是经济基础(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的不同方面。自然科学反映着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反映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哲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职能愈益突出,为此,本刊编辑部曾于7月8日邀请首都部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举行了座谈。为了进一步推动有关这方面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探索,11月4—7日,本刊编辑部又与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管理科学院综合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社会科  相似文献   

12.
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志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必将促使企业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装备水平,不断地加强和改善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状况,不断地加强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开发和应用。结果,不仅会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能力,而且在客观上必将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社会主义能够赢得与资本主义有比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人们很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很重视社会科学的发展,但长期以来对思维科学重视不够。实际上,思维科学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样,也应该作为人类科学认识的一个大的部类。为了推动思维科学的前进,必  相似文献   

14.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它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和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这一时代使命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许多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与技术工作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共同探讨。为了更好地探索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揭示科学  相似文献   

15.
科学成为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刘福森,李英很多论者把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看成是超历史的,他们没有看到科学成为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大机器生产。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明确指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科学之所以在大机器生产后才成为生产力,这是依据于从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转变中的物质技术方面所发生的两大根本变化:(一)大机器生产实现了人的活动功能向外部自然力的转移。在手工业生产中,人的全部劳动功能(即智力、动力、动力的传动、操作)都是由直接劳动者承担的,直接劳动者天然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大机器生产的本质特征则是机器代替了人的手,即人的人工器‘着(身外器官)代替了人的天然器官(身内器官),用外部自然力代替了人的劳动功能。马克思说:“现在,工具已经不是由人来操作,而是由人创造的机械来操纵。”(二)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的转变,改变了生产的技术基础。在手工生产中,技术是直接劳动者的手使用手工工具的技巧。大机器生产由于机器代替了人手的操作功能,所以技术同直接劳动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愈来愈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因此陆续产生了一批以自然科学的各个侧面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如:科学学、科学逻辑学、科学创造的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等。其中的科学方法论,因为它在攻  相似文献   

17.
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构成理论而言,还是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构成而言,现代社会生产力就其表观形态的不同,任何国家的社会生产力都可划分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基本类型: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一般生产力是尚未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尚未物化为生产工具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以及正在受教育的劳动者后备军。而  相似文献   

18.
1965年4月 2日到24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哲学家以“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哲学问题”为题在柏林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哲学大会。在这次会议前后,民主德国的理论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人在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地位问题;在技术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哲学问题。这里译出的第一篇文章是谈人和生产技术的关系问题的。泰斯曼把社会生产分为八个领域,即探向研究、定向研究、致用研究、规划、设计、营造、调节与制作。前六个是间接生产,后两个是直接生产。作者认为,现在的科学技术革命缩小了人在直接生产中的机贼性劳动,扩大了人在间接生产中的创造性劳动,使科学成为生产力。作者一方面强调人永远参与一切社会生产领域,批评了克劳斯的那种认为现代技术革命把人“排除出”社会生产之外的错误观点,说这等于“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则接受并进一步加深了克劳斯从资产阶级社会学中抄袭来的“人与机器共生”的观点,说这种观点的“价值是无可争议的”,“常常会导致很深刻的见解”。这里译出的第二篇文章是淡现代技术革命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的。作者认为,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全盘研究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基本发展规律;研究现代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以及同规划、领导与组织社会发展的形式的相互辩证关系;研究作为现代生产力突出标志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融合;科学规划和精确测量脑力劳动的问题;随着技术革命而开拓的人在生产中的新地位和决定性的社会领域,尤其是经济、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作者认为现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应担负三个任务,即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系统地研究新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彻底批判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哲学。  相似文献   

19.
1.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随着人类认识分门别类的发展,浑然一体的整体性世界,却日益被肢解为众多的条块了。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逐渐分道扬镳了,而且越来越精细。也不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渐分  相似文献   

20.
一《国内哲学动态》第五期张强同志的《试论生产力的内部动力问题》一文的内容,同题目并不一致。因为所谓生产力,包括人(指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技术的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如果谈论生产力的内部动力,那就应当研究生产力内部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然而这篇文章却主要谈论人的求生存和对物质需求的“欲念”,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并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它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