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公认的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在现实主义的真实刻画同浪漫主义的抒情遐想两者的结合上,它达到了美国小说前所未有的高度.英籍美国著名诗人艾略特认为这部小说开创了英、美两国文坛的一代新风,哈克的形象是永恒的,他可以与堂·吉诃德、浮士德、哈姆莱特相媲美.这本书之所以100年多来历久不衰,一直拥有广大的读者,就是因为它反映了美国的社会与人,再现了个人与民族的生存特点,特别是描述了理想追求与现实中的理想破灭这对不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综观"和"可综观性"这两个概念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哈克在1972年就曾指出,维特根斯坦原著的译者在为这两个概念提供充分恰当的英语译文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为了符合英语表达的需要,英译者们选择的译法并不系统化,因而部分地掩盖了这两个概念在维特根斯坦著作中的重要性和广布性。因这两个概念最充分地表明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故只有在译文选词上保持一致性才能抓住维特根斯坦在他遗作的不同部分中或在他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使用"综观"和"可综观性"这两个概念时其意义的关联性。另外,"可综观表象"是维特根斯坦欲借助其数学哲学阐明的又一重要概念,是他一生努力而未完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庄子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世界.他既反对纵情于声色滋味和权势财货,也反对有违天性的禁欲;他呼唤沉迷世俗的人们挣脱人为的精神桎梏,回归自然,消解尘世的犹患、苦闷和烦扰,追求真实和快乐的人生,在自由的精神境界里畅游.  相似文献   

4.
老子是第一个提出人性善的哲学家。从他的宇宙生成论、人性修养论可以看出老子是主张人性善的。老子认为人性变坏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事物的影响和世俗教育,"复归于婴儿"是老子人性修养论的总纲,其复归美好天性的主要措施是:反对享乐品的出现,反对世俗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综观式的表现"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核心概念,与维特根斯坦"描述而非解释"的哲学宗旨密切相关。关于何为"综观式的表现",学界存在分歧。哈克认为"综观式的表现"是把词语使用的规则罗列出来,但他无法在维特根斯坦文本中找到实例;斯鲁格主张语法是不可综观的,只能构造可综观的"模型"来处理语法,即语法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物自体"。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编排材料及看待事物的方式,"综观式的表现"的主要目的并非令表现的对象变得清楚,而是让我们自己清楚并消除哲学困惑。  相似文献   

6.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被人们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众多研究角度下,本文将从他的现实主义表达手法出发,分析作品中作者在谎言之下所要表达的真实,对社会黑暗和罪恶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王弼和王安石,张载摄《老》入《易》,以仁德刻画天性,从"天地不仁"走向"圣人之仁".天则无心,人能弘道,人相助于天而成天之功(仁),将自己的理性投射到了天道之上.人"未尝有意以为仁义",又"名其行"而成仁义."虚者,仁之原",合内外而成其仁.仁道至大,仁的实现离不开其他德目的扶助,仁智合一存乎圣."于仁体上求得一个真实"与"尽有下工夫处"可以统一.注重一定条件下仁心不忍而发的可能表达及其社会效果,是他强调"仁术"的重要缘由.包括倡导复井田和肉刑在内,期待君王通过推恩模式将仁爱关怀"扩之天下,施之无穷",在事实层面实现真正意义的"圣人之仁".  相似文献   

8.
恰切理解命运在人世中的角色,事关政治智慧.<哈姆雷特>提出了一个问题:潜在统治者遇到不幸时,应如何面对.通过展现哈姆雷特对命运的两种错误看法,莎士比亚显示了与古典哲人的一致:个人的不幸不应归咎于命运或神,而应归因于自己的天性和选择.哈姆雷特与荷马史诗和戏剧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他错误理解命运的原因.尽管哈姆雷特对命运的看法类似于马基雅维利,但他矢志不渝地追求正义,则显示了他与马基雅维利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和他的《历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N.1874~1948)是本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被许多现代哲学史著作称为“20世纪俄国的黑格尔”,“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预言家之一”。 别尔嘉耶夫出身于一个俄国贵族一军官家庭,从小受到封建贵族传统的影响和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正如他自己曾回忆:“我一生始终存在着两重性:既有革命性,又保有贵族的天性。”在大学期间,他接受了马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几千年来传诵的"不言利"的道德教育模式,不但忽视了作为人所需要的包括政治上、精神和物质上的一切权"利",而且从客观上还鼓励了某些人的道德沦丧,所以,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道德,决不能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作为道德教育者必须从这一点出发,一方面使道德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另一方面在自爱和爱他的基础上发现那种高贵精神和思想的种子,从这样的人身上着手道德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晓望 《天风》2005,(9):48-49
肇弟兄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抚顺一个偏僻的农村。当他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天起,不幸的命运就降临到了他的身上。先天性四肢瘫痪的事实注定了他拥有一个不完整的生命形式。然而,肢体的残障并没有扼杀他喜爱歌唱的天性,还在刚刚学语时,就已经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了。肇弟兄正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从农村唱到了城市……  相似文献   

12.
二、主观方面 4.灵证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弗2∶1)这里的死是指着灵死,活是指着灵活.《诗篇》23篇说:"他使我的灵魂苏醒."(参诗23∶3)在浪子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一个奇迹:"他醒悟过来."(参路15∶17)这是福音的大能.奥古斯丁曾经生活糜烂,死在罪中.享受罪中之乐的同时,灵魂却在神的震怒之下.一天,他在园子里,听见邻近一个屋子中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拿着读吧!拿着读吧!"  相似文献   

13.
林佳 《佛教文化》2011,(2):18-22
越野车、iPhone4手机.这是初见僧人更登达吉时,进入视线的两个物件. 简单介绍后,他为在场的每个人递上名片.黑色粗体的"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字样格外醒目.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通过他的述说,透过他的世界,走进一个传承五代,孕育出两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唐卡世家.  相似文献   

14.
杜道坚生活于宋末元初,是著名的茅山派道士.他的“皇道帝德”论意在为君献策,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关尹子阐玄》的探讨可以发现,他也有丰富的心性论思想,如心具造化、心死契道,天性纯一、性存合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回应了战乱时代人们对于身心归宿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自爱是人们的天性,而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要求人们学会使用"公正的旁观者"评判自我的行为,用道德标准和法律解决市场纷争,出于交换的天性,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人们开始分工,无意识的实现经济的增长,实现了利他与利己的统一。即经济人和伦理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张教华 《美与时代》2007,(1):103-105
艺术起源的根本是"游戏的冲动",是自由的人性的表现.表演教学中游戏的合理介入,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学生在表演中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在游戏中学生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满足,在学习表演中表现出游戏的自由和表演创作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齐亚·哈克总统空中遇难不幸逝世的噩耗传来,我心情为之沉痛,随即沉浸在访巴韵美好回忆与哀思中,不禁为巴基斯坦人民失去一位杰出领袖和我国人民尤其我国穆斯林失去一位尊敬的老朋友而痛惜。1985年11月,我参加全国政协代表团,出访友好邻邦巴基斯坦,我们一踏入巴基斯坦国土。便置身于中巴友谊的海洋之中,受到高规格的欢迎和热情的款待,更荣幸的是受到齐亚·哈克总统的亲切接见,至今难以忘怀。齐亚·哈克总统执政以来,奉行独立  相似文献   

18.
肖邦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王国的珍品.他的音乐以诗性著称,在19世纪,肖邦就被称为"钢琴诗人"了,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的孕育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成就了钢琴的黄金时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他的音乐与波兰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19.
在作品中,海明威树立了一个个"海明威式"的英雄;在生活中,他也总是表现出一种英雄主义行为,这是"移情"在起作用.分析移情现象对海明威的影响和他的移情表现,就可发现其英雄移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押沙龙的发     
洪书永 《天风》2006,(16):6-7
经文:撒下14:25-26,18:9 旧约圣经"押沙龙的头发"的故事成为今天的一个典故,意思是一个人的优势或长处往往成为他失败或跌倒的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一个人的优势如果没有利用好,或许会成为他失败和跌倒的一个因素,相反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弱势和短处,如果利用得好或许是他成功的一个阶梯.圣经里面有这两个显著不同的一对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