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娜 《现代哲学》2013,(1):107-112
《论语》中,作为古代儒家伦理情感基础的“孝”,包含“孝”的道德本原性、孝与“父之道”、孝与“礼”、孝与体察父母之心、孝与“养”、孝与“直”及亲亲相隐等方面的义理.批判扬弃《论语》中的“孝”思想,对推进当今养老、敬老道德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孝”的观念并非儒家自创,追溯其历史溯源,可发现早在夏代就已经有了孝观念的萌芽.孔子和其后继者在继承前人孝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孝伦理的内容、拓展孝伦理的作用,从而建立了儒家孝伦理的体系,并最终形成了以“孝”为中心的伦理政治秩序.随着历史的演进,孝伦理的内涵几经变化,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功用,对此我们应辩证分析、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3.
父慈子孝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父慈子孝是维系家庭关系的主要伦理模式。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对现代家庭道德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其中包括父慈子孝、长尊幼卑、谨身节用、齐家兴国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诸多方面,良莠并存。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家庭伦理失去了权威性、统一性。“慈”与“孝”的实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认为,孝是子女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内在情感,是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相感相通。这种相互感通的情感自然外化为文明的仪式行为,孝才显得真实可靠。在孝心转化为孝行的过程中,儒家反对功利主义和刻意为之。在孝的践行中,先秦儒家一方面以父子相隐果断地处理了亲情和法律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发展出由爱亲推及爱人的大孝。由心的共鸣、情的感通...  相似文献   

5.
论孝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目前伦理界歧义较大的儒家的孝道观进行了分析,认为:一、孝的一些特殊含义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如:“严父道”、“重后嗣”、“厚祭葬”思想。二、由于人们总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孝作出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去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作出正确的解释。如:“无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及“顺亲为孝”的观点。三、孝的基本含义将与人类共存,它具有超时空性。如:“爱亲”、“养亲”、“事亲”、“敬亲”、“尊亲”和“谏亲”思想。对孝作出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孝有个全面的理解,并赋予新的引申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中,儒佛两家都十分讲求"孝"道,各自都有系统的有关"孝"的教义,但是儒佛两家的"孝"道观是有差别的:(1)儒家以德教为基础,而佛教以感恩为基础;(2)儒家要求子女帮助父母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身心之困,而佛教要求子女帮助父母获得佛教的解脱;(3)儒家要求子女以"三年之丧"来表达对去世父母的"孝",而佛教要求子女以"盂兰盆会"来表达对去世父母的"孝";(4)儒家提出了"人伦父母"的观念,认为互为"人伦"关系的双方都应该发展"孝"的关系。而佛教提出了"众生父母"的观念,认为"一切众生皆是我的父母",因而我对一切众生都必须有"孝"的态度。儒佛这两种不同的"孝"道观已经融合在一起并进入了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林艳 《宗教学研究》2022,(3):213-218
《史记》里的孝女缇萦为救父亲甘愿为奴,其孝彰显中国人孝亲重于法律的伦理价值观,并拉开了古代刑制改革的序幕。希伯来圣经中的耶弗他女儿献祭为赎看似是性别政治的产物,实则反映以色列民族领袖耶弗他在信仰方面的软弱。儒家推己及人、亲恩推括的伦理价值观和父母神灵观推动弱女子缇萦冒死救父,孝天大于孝父的神权伦理思想令耶弗他的女儿义无反顾地献上己身。两位孝女身处男权社会,却超越身份规限,其孝心孝行具有垂范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忠与孝是儒家伦理的重要道德规范.忠与孝的实践精神、内在动机和实践行为具有统一性,在实践上表现为忠孝两全、忠孝并序、以忠全孝.但是,两者在道德价值选择中却又具有冲突性,主要表现为舍忠取孝、重孝轻忠、舍孝全忠、重忠轻孝.忠与孝的统一与冲突体现了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自觉,也是儒家伦理智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种历史性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扬弃。传统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伦理的基本精神,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对孝文化进行历史的回眸,挖掘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价值,以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其进行重塑,建构当代孝文化,必将会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明与孝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孝伦理在我国学界引起广泛的兴趣和讨论 ,本文论述了孝意识的自然基础和社会起源 ,指出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孝伦理的严重扭曲和对封建孝道进行批判的必要性。同时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指出 ,作为社会伦理观念的孝道在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社会主义孝道的合理内容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进行孝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