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感悟     
有一个富人,他非常害怕自己死后他的财产再无用处,因此就想送一些财富给那些穷人,条件就是送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  相似文献   

2.
大师的回答     
有人问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纯粹的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而且到任何时候,穷人都会多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智慧法则——“8020法则”,请静下心来读完它,也许你会发自内心地问,我是哪种人呢? 80%的人是穷人,20%的人是富人。 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财富,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1.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  相似文献   

5.
乐子     
人都得有乐子。乐子是人活着的精神依托和心理安慰。富人有富人的乐子,可以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有钱,什么都好说,也好办。穷人有穷人的乐子,乏了就坐在草地上,饿了就进大排档,瞌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富人都是由穷人转变而来的,没有几个人天生就是富裕的。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富人,就是因为在一开始他们就认定自己是人生与命运的主宰。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富人都是由穷人转变而来的,没有几个人天生就是富裕的。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富人,就是因为在一开始他们就认定自己是人生与命运的主宰。  相似文献   

8.
美国畅销书《钟形曲线》(TheBellCurve)把平息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有关智慧和智商的大辩论又煽得风风火火。该书的两位作者一个是心理学家里夏尔·赫恩施坦,另一个是政治学家夏尔·默里。他们的观点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同,更引起了众多人的愤怒。书的作者毫无隐海地得出结论:穷人之所以穷,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富人聪明。根据他们的统计,在美国,黑人的平均智商比白人低15分,并且这种智力水平一旦形成就不可改变。两位作者指出,向黑人提供社会保障、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只能是白费心机,他们呼吁政府停止这种浪费政策。智商(QI)概急的…  相似文献   

9.
金钱与生命     
一个富人在年轻时穷困潦倒,他一直千方百计地努力赚钱蓄财,终于成为富甲一方的富翁。然而当他成了富翁时,已是白发苍苍,无法再享受自己所有的财富,很快就命归西天了。富人到了天堂,遇见了神圣的上帝。富人向上帝请教道:"伟大的上帝,人的一生对于您来说有多长?"  相似文献   

10.
智慧语丝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罗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有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就是爱。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极充实的一个富人,我有的全是爱。——徐志摩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与金钱     
一个富人在年轻时穷困潦倒,他一直千方百计地努力赚钱蓄财,终于成了富甲一方的富翁。然而当他成了富翁时,已白发苍苍,无法再享受自己所有的财富,很快就命归西天。富人到了天堂,遇见了神圣的上帝。富人向上帝请教道:伟大的上帝,人的一生对于您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道:呼吸之间。  相似文献   

12.
新词     
M型社会,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富者在数字世界中,大赚全世界的钱,财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随着资源重新分配,中产阶级因失去竞争力,而沦落到中下阶层,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中间这块,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样,整个世界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然后不见了。  相似文献   

13.
露出一片心     
佛经里有一个词,批评人的狭隘,叫"分别心"。有"分别心"的人把自己的心分成小格子,装进富人、贤人、穷人、愚人。心里的格子还装事情——喜事、愁事等等,浑如中药  相似文献   

14.
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有人曾经尝试用家世、创业、职业、学历、智商与努力程度等因素来解释他们致富的原因,似乎都失败了。其实,人们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投资理财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在无意中,我目睹了这样一个场面:主持人问在场的嘉宾一个问题:“电梯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么请问电梯里有一面镜子它是干什么用的?”嘉宾们都非常勇跃地回答。有人说:“是用来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仪表”,也有人说:“是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还有人说:“是用来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不怀好意的人”……虽经主持人一再的启发,但没人能说出正确的答案。最后,主持人终于说出了即简单却又出乎人意料的答案:“电梯里的镜子是用来给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时,不必费力转身即可从镜子里看见楼层的显示灯”。“原来是这样!”在座的人都忧然大悟,也…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堂     
引子常听有人说:走进教堂,不知怎么的就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与外面的世界太不相同了。又有人说:一走进去,心就觉得平静下来了,烦恼也突然消失了,似腾云驾雾一般。还会听见有人告诉你:我并不信教,可是我很喜欢独自一人走进教堂,坐下,渐渐地,我好像到达了另一个境...  相似文献   

17.
正解决一件让人挠头的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睡一个晚上,也不是远走千里万里,而是遇上另一件更让人挠头的事。为什么说人要活经历呢?经历带来的最大财富,就是能遇事不当事。或者说,遇事不怕事了。一个人在江湖闯荡数十载,最大的收获,也不过是有了这样的底气和豪气。也许有人会说,你经历得再多,事不是还摆在那里吗?没有解决啊。  相似文献   

18.
真爱无价     
张合安 《天风》2006,(22):6-9
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1-8)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有人做过测定广告渗透率的持久性测试:一个人能将一个广告活动记忆多久 ?到什么时候其它广告会挤进来 ?  测试表明,能记住某大品牌广告活动的人数比例为: 50%记得, 50%不记得。 6个月后,再找这些人重测,结果却是:原来记得广告的人中,有一半已忘了;而原来不记得广告的人中,倒有一半记住了广告。这就是说,一个正常的广告开始实施时, 50%的人会知道这个广告,而实施 6个月后,仍会有 50%的人记得这个广告。——但原先记得的人中已有一半人忘了,一群新的人则取代了他们原来的位置。   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  相似文献   

20.
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实是:有的人一边仇视有钱人,一边还笑话着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