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天风》2006,(12)
亲爱的同工同道: 主内平安! 蒙神眷顾和带领及广大同工同道的关爱和呵护,《天风》不断成长。为适应今日中国基督教发展的需要,经全国两会同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核准,《天风》于2006年改版为半月刊。《天风》改为半月刊以来,得到广大弟兄姊妹的支持与肯定。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服务广大弟兄姊妹,《天风》编辑部展开此问卷调查,期盼弟兄姊妹把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更好地办好《天风》。  相似文献   

2.
金微 《天风》2004,(11):38-38
《天风》编辑部同工: 你们好! 我们那里有个传道人在讲道中说:"受洗得救,不受洗不得救",在弟兄姊妹之中引起争论,有的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有的认为是正确的,双方都用圣经的话解释。本人认为这句话忽略了神的救恩,以及信徒和主的关系,过分强调了有形的礼仪。 这些争论使不少弟兄姊妹不知所措,甚至有人说不知听谁的好,因此,请《天风》编辑部的同工来解答弟兄姊妹的疑问,谢谢。 甘肃 信道  相似文献   

3.
致读者     
《天风》2006,(4)
亲爱的弟兄姊妹: 当你们在新春之际,收到这份充满着感恩的杂志时,你会发现《天风》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离读者的需求更近了。有很多弟兄姊妹来电、来信询问我们,为何增加了一份免费“别册”?实际上所谓“别册”就是《天风》的下半月号的试刊。蒙神眷顾和带领,近年来,在编辑部同工努力下,克服了采编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努力地在文字事工上服侍弟兄姊妹,在全国两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在2005 年12月正式批准《天风》于2006年改为半月刊。如今,弟兄姊妹所看到的“别册”即是2006年半月刊的样刊。我们会不断征求读者的意见或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天风》2009,(11):2-2
<正>有读者来信来电询问,信徒可以向《天风》投稿吗?我们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天风》的作者从来不设门槛,只看文章质量是否符合本刊的需要。因此,我们热烈欢迎广大弟兄姊妹踊跃投稿,把你在教会及灵性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4,(4):35-36
艾洁同工:主内平安! 我们这里有个聚会点,有些弟兄姊妹常常不来聚会。贪爱世界,只要钞票不要上帝的话,但上帝还是要的。所以在有危难挫折临到时,就请邻居为他捎个口信,叫教会的弟兄姊妹为他代祷,代祷是我们圣徒的本份,但不知道上帝是否悦纳这样的代祷?这些人不来聚会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天风》1996,(10):33-33
天风编辑:主内平安!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我们这里的教会就要开夏令会了,内容很丰富,其中还包括娱乐活动,如:乒乓球比赛和拔河比赛。这些内容是几个教会的弟兄姊妹联合起来商量并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6,(10)
天风编辑:主内平安!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我们这里的教会就要开夏令会了,内容很丰富,其中还包括娱乐活动,如:乒乓球比赛和拔河比赛。这些内容是几个教会的弟兄姊妹联合起来商量并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天风》编辑部:弟兄姊妹去世了,教会组织弟兄姊妹去送葬,本是没有异议的。我们这里如有弟兄姊妹去世,人家已经买好了棺材、花圈等葬品,但个别教牧人员不高兴,不给送葬,必须按照自己指定的专卖店购买,(包括葬礼车辆),现在形成了不讲民主,不经全体教牧人员研究统一意见,一人独断专行,大包大揽操办葬礼。真叫人不理解!想不通!我们不明白,是否有这方面的规定?是否舍乎神的旨意?请指教。一信徒  相似文献   

9.
饶恕     
希力 《天风》2007,(22):10-11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段经文对很多弟兄姊妹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它记载了当耶稣正在教导大家怎样对待有过错的弟兄时,彼得问耶稣当饶恕弟兄几次,七次是否可以?耶稣却回答要饶恕七十个七次。并且用了一个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来让众人明白他们若不从心里饶恕弟兄,天父也要这样待他们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4,(10)
艾洁:主内平安! 在我们这个聚会点总有几个弟兄姊妹每到聚会的时候爱说家常,教会的同工一再提醒,可是他们不听,仍说说笑笑。有的在讲道的时候,满地乱串,同工又不敢多说,怕绊倒弟兄姊妹。这个问题使我们很烦恼,请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讨人和神的喜悦呢?  相似文献   

11.
正气与邪气     
“《天风》往哪里吹?它应当向良善的地方吹,也应当向丑恶的地方吹:它应当向光明的地方吹,也应当向黑暗的地方吹。《天风》更应当吹进我们自己的内心里,解放我们的顽固,暴露我们的自私,使我们在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中,窥见上帝圣善的真面目……”(吴耀宗:《天风》往哪里吹)主内弟兄姊妹,当你看完前面的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生命     
新月 《天风》1997,(10)
盼望着,祈祷着,住了21个月医院的许永庆弟兄终于痊愈出院了!今年元月27号,董弟兄亲自来到济宁,接他回家了!整个小山村的人都互相传告:许永庆竟活着回来了,是信耶稣的人帮他治好了!是的,是神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时间得倒拨到1995年5月,沂蒙山区的许永庆弟兄的《信心的见证》在《天风》刊出后,在全国许多弟兄姊妹的爱心帮助下(参看《天风》1995年  相似文献   

13.
金徽 《天风》2007,(24):22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你们好!我们教会的部分信徒,针对两会负责人长期以来对教会疏于管理,对弟兄姊妹的提醒也充耳不闻,还以自己是"义工"辩称对教会的工作自己可做可不做。无奈之下,我们要求省两会同意另择贤人,  相似文献   

14.
巴图 《天风》1998,(12)
每次的大小聚会,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姊妹不是安排弟兄姊妹就坐,就是在帮助别人代祷代求,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和启发引导软弱的弟兄姊妹,她就是义务看管我们教会的李文菊老姊妹。 李姊妹今年63岁,起初她是个不幸的人。早年她爱人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孤儿寡母,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艰难度日。后来,儿女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她信靠耶稣归向主。信  相似文献   

15.
荣耀归于神     
林信光 《天风》2006,(4):21
天父啊,你赐下那最珍贵的礼物——圣经, 我们反复学习过,知道你已将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主耶稣了。我们有这位全能全爱的好长兄带领,我们满怀信心,永跟主耶稣,做基督的精兵,刚强壮胆,一定能战胜撒但魔鬼的诱惑和试探,胜利必定属于我们。天父啊,请放心吧!我们定会听从主耶稣的教导:“彼此相爱”,姊妹欠安,互相探访,弟兄有难,尽力相帮,互相勉励,作光作盐,活出耶稣基督的样式。天父啊,主耶稣在升天前嘱咐门徒要往普天下去传扬福音,我们还做得不够,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决心更加努力,爱国爱教,荣神益人,见证福音,服务人群,关爱社会。天父啊,你的话是公义、圣洁而信实的,是满有能力的,你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是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泉源,是我们战胜邪情私欲  相似文献   

16.
向阳 《天风》2005,(3):16-16
主内平安!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使《天风》成为海内外弟兄姊妹交通的管道,传递主的爱。  相似文献   

17.
当记念穷人     
圣红教导我们当记念穷人(参加2:10)。作为一个基督徒,每当我们看到《天风》有关边远贫困地区教会信徒生活艰辛的报道,我们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那里的弟史姊妹们没有教堂,缺衣少食、没钱没电、人畜同住、缺少家具、培养不起神学生、学龄儿童无力就学……但那里的弟兄姊妹饥渴慕道的心,却令我们深深钦佩  相似文献   

18.
刘彤宁 《天风》2005,(10):52-52
一位身患绝症的年轻人,在众弟兄姊妹的爱心服侍下,归主、受洗,带着安祥喜乐,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在辽南的瓦房店基督教会发生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一位身患绝症的年轻人,在众弟兄姊妹的爱心服侍下,归向了主,受了洗。之后带着安祥喜乐,一个被拯救的灵魂,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参与侍奉的弟兄姊妹也亲眼目睹了上帝拯救的大能。2005年6月26日,瓦房市内郊区的弟兄姊妹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岭下主教堂参加礼拜聚会。  相似文献   

19.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年仅35岁的邓友德弟兄过早地离开了世界,把身体当作活祭献给了上帝。到天父那里享永福,对他而言自是好得无比:然而对我们还存留到今的人,尤其是对羊多牧少的教会来说,总带有一种深深的婉惜。 临走前,他写下了令人感动的诗歌:我祝愿神的仆人平平安安、忠心耿耿、刚强壮胆、齐心协力看守葡萄园;我祝愿弟兄姊妹彼此相爱、平平安安、忠心耿  相似文献   

20.
这是魏兴善老弟兄和卫传桂老姊妹的家,也是我们的聚会点。这里总让人感到格外亲切和温暖,因为有爱的暖流在涌动。 每逢主日,老俩口就早早吃过晚饭,把家里打扫干净,在邻舍家中又借来小凳子,热情招呼前来聚会的弟兄姊妹。魏兴善老弟兄已是年逾花甲,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