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代雄主朱元璋眼中的《道德经》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称帝之前,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元政不纲,群雄揭竿并起。兵祸连年不断。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身经百战的戎马生涯,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只要一脚走进中原,走进大西北的苍茫戈壁,或者走到山海关外,我总会想到他。我仿佛看到,他正在横刀跃马,扫荡一个不可一世的蒙元帝国。老实说,他不单是个使枪弄棒的武将,他还做了许多当时文臣应该做的事。他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总兵官、征虏大将军——宋国公冯胜。时间倒回去600年,那是元朝末年。在群雄并起的大光阴里,朱元璋的队伍打到了河南定远(今安徽定远)妙峰山下。当时正在山上据寨自保的回族人冯胜和他的哥哥冯国用,看着遍地烽烟的各路义军,又想想自己手下的千百杆刀枪,毅然来到朱元璋的军帐里。朱元璋看着带头进来的冯国用,聪…  相似文献   

3.
正明太祖朱元璋有"对联天子"之称。他对楹联情有独钟,在许多场合喜欢出对子考对方才学。考儿孙据清褚人穫《坚瓠集》记载:朱元璋一次驾幸马苑,让皇太孙朱允炆和第四子朱棣陪同。这时候有风吹来,马群扬尾嘶鸣,朱元璋出句道:"风吹马尾千条线。"皇孙朱允炆是朱元璋既定的大明王朝接班人,自然由他先对。朱允炆搔搔头,对曰:"雨打羊毛一片毡。"朱元璋沉吟不语。因为他觉得皇孙的对句看不出什么远大抱负和昂扬的气势,品位  相似文献   

4.
明初,范仲淹的后裔范文从曾官拜御史。后因事忤旨入狱,还判了死罪。一次,明太祖朱元璋看视狱案,见到他的姓名、籍贯,心里一动。就问他:“你是范仲淹的后人吗?”范文从奏道:“臣是仲淹的十二世孙。”朱元璋听了以后,点了点头,马上叫左右取了五块帛布来,御笔分别大书范  相似文献   

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喜爱钓鱼。一天,他命才子解缙和自己一块到御花园中的池塘里钓鱼。解缙一连钓了好几条,而朱元璋的鱼竿却纹丝不动,朱元璋顿时面带怒色。解缙心想,皇上是乘兴而来,如果一尾鱼也钓不到,万一他恼羞成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想个办法让皇上高兴。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笑着对皇上说:“启奏万岁,那小小的鱼儿是个非常机灵、识礼的小东西。”朱元璋一时不解其意,问道:“此话怎讲。”解缙稍加思索,便吟了一首《钓鱼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皇上一条鱼也没钓到,正在烦恼之中,一听此诗,顿觉自己至  相似文献   

6.
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立了自己的帝业后不久,就出台了一项"只封功臣,不封亲朋"的法规,赢得了民众的好评。关于这项立法的诞生,还有一段有趣的画谜故事。在朱元璋打拼天下时,刘伯温就给他当谋士。在朱元璋的许  相似文献   

7.
且苟且     
正朱元璋突然之间想吴琳了,干吗想他呀?不晓得,反正是想他了。朱元璋便派了个锦衣卫,千里迢迢,从南京到武汉,一路寻来。吴琳是湖北黄冈人,乡下的。官路好走,路在车上,一站接一站,都是驿站;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路在哪里?官路在车上,乡路在嘴上。官路是,一间店子都能导航;乡路  相似文献   

8.
宗泐是元末明初享有很高声誉的僧人,入明后备受朱元璋宠遇,在明初的宗教政策与宗教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却也因被动牵连于胡惟庸案而经受了人生的起落.在明初的政治高压和严酷的政治生态下,宗泐创作了一些有违佛教观念而颂扬朱元璋与明朝的诗作,显示了他在政治高压下的无奈.  相似文献   

9.
正在明朝,因文字狱而冤死的文臣不在少数,而其中最为传奇的恐怕还要数卢熊。卢熊满腹经纶,声名卓著,在仕途上本可大有作为,谁知他竟然上奏折直指朱元璋的错误,搞得朱元璋下不来台,因而后来因为一件小事被牵连处死了。其实在卢熊之前,文字狱已经要了很多文人的性命,所以明  相似文献   

10.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开国皇帝。他“起自寒微”,“灼见情伪”、“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从而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明帝国。其所创之制度,所订之政策,以及个人之爱好崇尚等,常成为他的后代子孙明代诸帝的楷模。他对道教的态度、政策,就是这洋。尽管他在某些口谕中,抨击道教“神仙之术”“无验”,“切不可信”,“炼丹烧药之说,朕焉用此”,但在实际上却利用道教以神化其皇权;尊崇扶植道教,以加强对群众的思想统治;严格道教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符合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