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住大区作为城市空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研究其发展周期和其中居住者的活动规律对思考大区的空间流动与反界定具有重要意义。时下,关于大区的讨论和探索被频繁提上日程,大区的生态化构建也存在诸多现实性问题。文章从产业经济模式、居住者需求变化、地产标准化、功能区同质化等多重维度,将居住社区作为持续变化、具备流动性的特定空间,分析其在产业经济模型下的新形态,对当代居住者进行分层研究,并结合地产开发商对居住大区所进行的不断迭代更新的标准化研发现状,研究社区内外功能模块设置的重叠与渐变……以期对当代居住社区应该具备的特质和属性建立起明确的认知,同时对居住社区景观空间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一、调研项目概况西安环城公园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外围,与城墙、护城河所共同形成的立体、多层次感的城市开放空间。西安环城公园主要沿西安明代城墙外围围绕而成,其占地890亩,长度达到14.7千米,由西安明城墙、公园绿地与明城墙护城河组成。公园内部种植近两百种各种植被种类,并在其中穿插迷宫、吊桥、亭台与民众健身器械等休闲娱乐设施。其横跨西安市区内多个社区,服务半径达1千米左右,是西安分布最广、利用率最高的城市公园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人口以及基础设施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绿地面积不断减少,气候日益恶化,城市大众居住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生态城市建设需求。强化绿色空间营造与设计是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城市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先对其含义与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对其营造和设计中常见的工作误区以及工作建议进行了探讨,希望不断提升城市绿化空间创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人口以及基础设施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绿地面积不断减少,气候日益恶化,城市大众居住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生态城市建设需求。强化绿色空间营造与设计是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城市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先对其含义与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对其营造和设计中常见的工作误区以及工作建议进行了探讨,希望不断提升城市绿化空间创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七朝古都"、"北方水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称,有着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其传统居住生活区和商业活动区的功能延续,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文化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通过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重组城市空间格局,提高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诸多工厂产业升级,逐渐向城市外围转移,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闲置工业建筑。这些场所不仅失去其原有的经济生产价值,同时也成为一块日渐破败的废弃用地,残存的工业遗迹与城市及周边居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当下,城市对闲置工业建筑的更新已相当急迫,利用改造再利用的手段使其新生相比拆旧造新,更能体现出其经济性、环保性、历史性,是促使城市良性发展的有力手段。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为切入点,首先论述闲置工业建筑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相关案例;其次以上海1933老场坊改造为对象,研究分析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在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居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积极意义;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大数据的搜索分析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城市规划的研究当中。城市文化在研究过程中也多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城市是一个可以进行自组织的有机的生命体,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传承和演变的规律。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以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文化基因为切入点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文化基因的隐性要素,无法进行直观的数据论述,文章从文化元素分析入手,通过对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的表象的文化元素进行分类,从宗教文化要素、自然文化要素、社会文化要素三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再通过POI等大数据应用,对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抓取,之后通过核密度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文化元素进行空间分析,最终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探讨湟中县城市文化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探索文化基因在城市空间中的表象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人们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房间中,邻里关系逐渐淡漠。人们在拥有了舒适居住条件的同时,也渴望深厚的邻里感情。文章分析四合院的特征,分析交互设计在现代城市社区中的应用,分析四合院空间形式对现代社区景观设计的影响,从而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升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个正义的城市空间,首先应当是适宜居住的。现代城市空间日益同质化、精致化和审美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物质空间资源分配不正义及伦理精神缺失的两重困境。物质空间资源分配不正义体现在由住宅分层导致空间隔离,造成社会空间资源被不公正地分配;伦理精神缺失则具体表现为传统伦理观念、城市人文精神及空间场所精神的缺失。解决这两重困境,需要在空间资源分配中合理协调和平衡不同阶层居住群体的空间利益,同时关注城市伦理精神建设,促进居住空间与人的和谐共融,实现城市居住空间的公平、正义、美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居住观念和消费观念不断演变。对于住宅环境景观追求,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感官层面,更需要一种绿色生态、人文体验式的新型居住区公共空间。文章针对常州市居住区边角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从管理和设计两方面探讨居住区消极边角空间转变为积极公共空间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历史风貌区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平台。但近年来历史地段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以及高端商业休闲空间的跟风引进,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例如居住空间的剥夺、圈层的隔离、原住民的边缘化、城市建设同质化等。文章以开封市鼓楼田字块历史风貌区为例,尝试从日常生活的视角探索一条新型更新路径,使城市建设回归民生的价值本源,使城市文脉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2.
城市形态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其沉淀下来的形态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地域特征,反映了不同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过程。通过研究地域城市形态特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探索成因与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空间句法进行定量研究,对当代历史城镇建设有重要意义。就当前城市形态学理论和空间句法进行相关综述,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总结其为中国历史城镇研究提供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河流保持着密切联系,而城市依托河流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凭借其特殊性成为独特的城市空间场所。文章以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特征演变、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探究了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构建的途径,并对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愿景和治理行动,经历着深刻的城市发展价值理念转型。聚焦城市更新伦理价值维度,从空间人本伦理看,应超越增长范式,向宜居城市目标迈进;强化人文关怀,回归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本质。从空间正义伦理看,应立足共享正义,确保空间包容性和空间福利均等化,让城市更新增益惠及所有人,尤其是保障弱势群体的空间权益;追求居住空间正义,调控城市更新中居住空间重构的负效应。从空间治理伦理视角看,应强化公共利益保障的政策引导,建构以有效的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善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文化遗产展示利用,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承担社区功能,提供科研、教育、游憩的重要公共空间。论文分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总体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集聚趋势,但在东中西部、南北地区等地理区域上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和数量特征,这种分布特征受到大遗址资源、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推测未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形成以西安、洛阳、郑州、曲阜、荆州、成都为中心的8-10处片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居住社区正在持续发展与壮大,并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其发展的重要部分。结合国家重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背景,以晋城市凤翔社区为例,对其景观空间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社区景观空间的改造对策,以改善居民的现有居住环境,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长期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及身心状态,居住环境的选择体现出居住者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城市面貌的精神文明的层次。居住环境也是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眭化居住环境因素涉及人文因素、居住环境中精神空间问题、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1司题等,人性化因素在居住环境中渗入程度,能体现出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打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除了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之外,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城市文化也是必不可缺的,因其是彰显城市内涵以及居民生活水品的标志,在此基础上装饰艺术特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有利于凸显城市个性,从而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坐落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部的喀什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为了让全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喀什城市的容貌及文化,在城市装饰艺术设计方面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从而更为突出地表达地域文化所赋予城市的装饰特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市的不断推进,打造喀什城市空间中的装饰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发掘城市装饰艺术特征应深度研究喀什的历史发展、民族风俗及城市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凸现区域文化与装饰艺术,使得喀什城市空间中的装饰艺术既有时代特征的体现,又有本土气息的存在,以此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单纯以交通(车速)为导向的城市道路分类容易割裂道路与城市的有机联系,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道路承载着商业、休憩、景观、居住等多项城市基本功能,其划分应该将城市功能空间考虑其中。文章以南宁市中心为例,运用交通链路-空间理论,基于13个类型的POI (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缓冲、相交、叠加、计算等功能,以道路等级和城市空间等级为指标对道路进行二维分类,构建更加合理全面的道路分类过程与方法,使道路与城市更加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文章构建科教文化资源多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首位度等相关方法,对淮海经济区10个地级市2010-2016年科教文化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中心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一是以徐州为淮海经济区科教文化中心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区域空间极化增大;二是各城市科教文化资源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徐州市增幅最大;三是徐州科教文化中心性呈上升趋势,但其首位度尚不明显,中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