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豪斯可以说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开端,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教育理念直至今日还在设计中广泛延续并得以适用。从平面到立面直到建筑领域,都有所涉猎。生态建筑作为当代建筑的思想,建筑设计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与自然更加协调、融合,在建筑设计中与绿色生态相结合,以达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已将人类推进信息时代,在此期间建筑空间的改变有目共睹。"新媒介""数字技术""网络建筑""虚拟空间"所构建的"软城市"已经成为建筑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新的建筑空间类型层出不穷,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空间理念,建筑空间的限定、功能、结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新的空间理念正在逐步渗入大众生活,促使人们重新诠释新媒介时代的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3.
建筑形态以实体和平面的造型形式呈现出来,平面与空间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规律基本相同。对构成建筑空间各个要素的深层次理解和组织是建筑设计需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空间构成的因素很多,如形、色、光、质感、肌理等,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从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从复杂到简练,使建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同时,空间形态也不只是一个解决视觉美感的问题,亦不是只解决功能、经济、技术等方面问题,它注重建筑所提供的生活质量,更关心自然环境要素的引入,充分节约与利用空间,取得生态、环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被闲置的旧建筑空间。它们类型各异,有旧厂房、旧诊所、旧住宅等。因为不同的原因导致这些建筑都面临同样一个结果,即被闲置。政府更多的是保留一些有文物价值的旧建筑,而其余的都会拆除。研究者通过在台湾的经历发现他们对待旧建筑的态度与我们有些许不同。在各种阶层、各种风格的旧建筑都会被改造再利用,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才值得被保留,而是每个时期的每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建筑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汉代吉语砖瓦文字的产生,不仅受汉代政治经济的影响,而且与汉代的室墓文化、书法教育密切相关。吉语砖瓦文大致分为装饰意味浓郁的、整饬规范的、自然率意的几个类别。从文字意义上看,这些"吉语"是古代先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它在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形态的同时,以其博大雄浑的艺术特征,融贯古今的表现形式,充溢着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易学发展史上的汉代象数易学,就其理论形态、思维方式、思想特征而言,具有鲜明、典型的时代性与范导性.作为汉代经学核心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汉代象数易学,对汉代哲学与文化、社会与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与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汉代象数易学在易学与哲学史上的理论价值与历史地位的认识,或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缺乏客观公允的评判.本文从"立足《周易》象数系统,确立天人之学新形态"、"深化儒家社会政治思想,强化政治指导功能"、"深化整体性和谐理念,凸显和谐价值理想终极诉求"等方面,深入地分析并揭示了汉代象数易学的理论价值与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格子杀手"蒙德里安格子绘画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新颖的设计理念,并进一步应用于旧建筑立面再生设计当中。这样,不仅使旧建筑能够与时俱进,而且让其赋予了新的生命。以南京林业大学香樟苑建筑立面再生设计为例,以"格子游戏"为设计理念,详细诠释了香樟苑建筑立面再生设计方案。对香樟苑建筑立面再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运用蒙德里安格子画的构图语言,从现代风格角度,提出了香樟苑建筑立面再生设计的相关策略,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建筑立面再生设计活动的设计师提供一些方法与启迪。  相似文献   

8.
黄莓子 《美与时代》2004,(10):14-15
画像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装饰性墓室建筑构件,史学界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是中国古代为丧礼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等省.因其题材内容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与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画像砖、画像石,是真正属于汉代的审美奇观和艺术奇迹,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史上一支瑰丽夺目的奇葩."[1]  相似文献   

9.
民居建筑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民风民俗及审美理念。晋商大院作为北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还兼具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通过对晋商大院整体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具体研究,分析晋商"天人合一"的文化底蕴、"合和"的审美情趣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0.
宫廷绘画,是汉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汉代政治生活的一个维度,在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上体现出鲜明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特征。在绘画内容方面,它的主题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也有羽化成仙、帝王个人生活等内容。因此,汉代宫廷绘画在"追古"的同时,还要"表今",促使以儒家为主导的政治道德观从中央流布到民间,进而在民间深深扎根,形成汉代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馆的考察,深刻感受到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引起的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居住生活理念上我们已经迈入了新阶段,城市空间扩展,人口膨胀,城市不断提升建筑高度,日益减少公共交往空间,眼前这么好的传统院落文化正慢慢被人们所遗忘,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民居是何物,更是一头雾水。文章详细地解析了关中民居特点、关中民居的空间构成形态,从建筑学角度看随着民居历史文化不断的发掘与传承,建筑空间的形态与特色也不断地被人们所传承和研究,中国人的庭院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寄托着中国人浓浓的情思。如何将这诗一般的居住空间真正融入到现代设计和生活中去,如何唤起当代人们头脑中残存的院落记忆,是当下建筑设计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作为新时代高校研究生不仅应做传统民居文化的继承者,更应该做一名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2.
白雪莹 《美与时代》2015,(3):100-102
在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带来的心灵体验,深泽直人就是这样一位能给受众带来精神满足的产品设计师。他首创"无意识设计"这一设计理念,并通过这一理念运用极简主义设计原则创造出了很多功能性极强的产品,更多地体现了极强的功能性美学。深泽直人使我们重新审视设计,思考生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他为大众的生活带来的无限趣味和惊喜。他的设计理念也极具现实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具魅力的东方传统文化艺术,与建筑形态虽然看似是两种不相关的艺术形式,但书法与建筑形态却有着诸多的同构联系。文章试图从书法"用笔之理""结体书势""章法之变"三个方向探析书法艺术与建筑形态之间存在的通感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通感内容,将书法艺术中的精粹运用到现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上,从而颠覆传统的建筑形态规则,给予现代建筑设计崭新的思考及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14.
俄式"木刻楞"建筑是俄罗斯先民在改造客观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美的建筑,满洲里的俄式"木刻楞"建筑是在特定历史背景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下本土化了的原木结构建筑,具有形态美感、色彩美感、质料美感、建构美感、装饰美感和符号美感。这些美感源于初识俄式"木刻楞"建筑时由感官系统直接感知到的形态与色彩,源于对材料与建构的理性分析,源于由装饰和符号引起的一种感动。文章分析了满洲里俄式"木刻楞"建筑的审美特征,从而给观者精神上的理解与观照。  相似文献   

15.
作为灵魂不灭思想和祖宗崇拜的产物,墓葬自产生以来便得到世人的重视,这在诸子尤其是儒家孝悌观念影响深厚的汉代社会尤其如此。汉代墓室建筑的形制、构造、装饰特征等,反映了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一种认识,表达的是生者对死者的尊重和追思,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中的等级观念、生死观念和孝敬观念。  相似文献   

16.
绿色设计创造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状态,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赋予了绿色设计形成的生命力是建筑空间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涵义,绿色设计技术和材料创新运用是绿色建筑空间的构建要素。对于旧建筑的再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设计实践再创造过程。关注环境与资源这一永恒的主题促使我们不断续写绿色设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以拉萨市达孜区桑竹林村民居建筑和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通嘎村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民居建筑的选址、平面布局、使用功能、空间组织几方面来探讨拉萨民居建筑形态,通过探讨提出现有民居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并提出一套改良后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解析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的建筑构造,提炼客家围龙屋特色建筑形态产生、形成的历史缘由及思想理念,通过工夫茶盘设计案例的实践,探索了岭南文化元素"客家围龙屋"与现代创意设计的跨界融合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对自然认知的不断深入,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以"形态自然"为主流的设计理念虽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却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人们对城市风景园林生态、文化等多元需求。因此,"功能自然"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步取代"形态自然"的设计理念。"功能自然"并非是对"形态自然"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形态自然"的基础上更多地注重城市系统中各种要素的系统性、关联性与动态性。参数化设计作为现代创新的设计理念能更好地实现从"形态自然"到"功能自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城市建设中,旧工业建筑遗存导致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方面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由此,旧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深入调研以找到适合的改造方式,切不可复制其他城市模式。目前我国城市有大批旧工业建筑正在被恶意破坏,已经到了不挽救就消失的地步。有些建筑虽然已经被确定为保护性文物建筑,但是也难逃被强拆的命运。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人们是深感痛心的。旧工业建筑并不是城市发展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何找到旧工业建筑与现代城市共生的方法是当前我们所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