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手机定位数据支撑城市规划焦点问题量化分析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结合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国内外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人流量分布等方面的运用,探索手机定位数据为建立更合理的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提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进入某个特殊时期产生的文明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历史街区影响了城市功能,另一方面,历史街区可以供人们进行活动、生产和生活,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承载于历史街区。而历史街区人居环境的保护发展却被大众所忽视,导致人们对街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逐渐降低。因此,文章构建以居民满意度调查为主的人居环境指标评价体系来对开封市历史街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基于现存的与评价指标体系有关的研究结论,与历史街区的特点进行结合,使定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不同方面的需求和感受进行客观、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大数据的搜索分析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城市规划的研究当中。城市文化在研究过程中也多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城市是一个可以进行自组织的有机的生命体,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传承和演变的规律。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以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文化基因为切入点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文化基因的隐性要素,无法进行直观的数据论述,文章从文化元素分析入手,通过对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的表象的文化元素进行分类,从宗教文化要素、自然文化要素、社会文化要素三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再通过POI等大数据应用,对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抓取,之后通过核密度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文化元素进行空间分析,最终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探讨湟中县城市文化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探索文化基因在城市空间中的表象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的热点方向。规划研究者们利用居民运动轨迹数据、移动新媒体社交数据和网络开源数据等对城市空间、城市人口流动与行为特征、城市交通和城市管理与公众参与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文章以武汉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中多源大数据的应用为例,探讨大数据在城市规划新理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期这一大背景下,通过对休闲、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以及其中的环境艺术进行分析、研究;从环境艺术与休闲两个不同体系的文化交叉点入手,试图找出艺术与休闲的契合关系,从环境艺术角度去构建"中国式休闲"空间理念,营造本民族的休闲环境、空间;进而推动艺术去引领休闲:融入传统休闲,改变现代休闲,丰富未来休闲,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国民道德指数是运用数量分析法研究道德这一特殊意识形态得出的用以衡量国民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量化指标.国民道德指数指标体系包括人均产值、教育开支总数、基尼系数、清廉指数、专家评估和基础指标等六项.构建国民道德指数指标体系为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道德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为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提供了手段和载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以前郊区绿色景观包围点状城市建成区的景观格局逐渐演变成大量城市建成区包围点状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城市的图底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居住小区布局形态来增强社区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的连通性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对同一个地块相同容积率的两个设计方案的MSP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定量分析不同规划布局形态下,居住小区绿色基础设施连通性的高低,以探讨提高居住小区绿色基础设施连通性的规划设计策略,从而应对不断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更加生态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8.
单纯以交通(车速)为导向的城市道路分类容易割裂道路与城市的有机联系,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道路承载着商业、休憩、景观、居住等多项城市基本功能,其划分应该将城市功能空间考虑其中。文章以南宁市中心为例,运用交通链路-空间理论,基于13个类型的POI (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缓冲、相交、叠加、计算等功能,以道路等级和城市空间等级为指标对道路进行二维分类,构建更加合理全面的道路分类过程与方法,使道路与城市更加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塑造有活力的商业空间形态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尝试利用多源开放数据及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了人口空间热度、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及其周边POI设施点分布密度等三个因子,对南京市中心城区江南片内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空间活力进行量化表征及分析,同时,进一步利用SPSS平台,分析三个因子的内在关联性。研究表明,商业中心空间活力主要与其服务设施聚集程度、交通可达性等因素有关,且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空间活力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缓压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与情绪宣泄为突破口进行的景观设计。以城市压力为研究切入点,力求在当代城市环境中塑造一个相对于自然环境与特定场所而言更便捷、快速、通达的空间,以此改变当下城市居民精神、心理层面的不良状态。以重庆市彩云湖为设计的空间载体,结合当下城市中常见的空间形态,通过缓压行为引导、空间序列、五感设计等多个维度,探索城市中户外解压行为的多种可能性及缓压景观的打造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包含三级指标的佛教网络舆情指标体系,采用了进行全网抓取的网络爬虫技术,对2015年佛教舆情事件相关变量的互联网数据进行了采集,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量化计算,并由此遴选出排名前20的佛教热点事件,对2015年佛教舆情状况作出初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6,(4):158-162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以前资源型城市依靠自然资源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资源的枯竭,环境的保护使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所以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已成为必然。本文结合攀枝花市的实际情况,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环境转型、能耗排放、低碳技术与应用这5个方面来构建攀枝花市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低碳转型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态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其沉淀下来的形态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地域特征,反映了不同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过程。通过研究地域城市形态特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探索成因与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空间句法进行定量研究,对当代历史城镇建设有重要意义。就当前城市形态学理论和空间句法进行相关综述,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总结其为中国历史城镇研究提供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滨水空间慢行交通系统开发利用的背景下,研究慢行系统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对城市的塑造,通过对安阳地区滨水区慢行空间的调查,发现该地区滨水区慢行系统串联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得出慢行交通系统与滨水周边的空间环境关系。从城市设计层面出发,以慢行空间构筑为出发点,重塑城市滨水区及周边历史文化区、商业区、景观区、居民区的空间形态,由慢行空间网格促进城市各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点、线、面四通八达的慢行空间网格,提升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现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逐渐成为了社会公共体系构建当中的重要内容。这当中涉及民生、环保以及城市基础建设等多个不同的领域。智慧城市理念之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规划设计,应当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考虑,通过现代化的构建与表达方式,突出全新的灵感,并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居住体验以及安全性、舒适性。由此,文章将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表现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提升城市建筑的设计与表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的空间形态不单是文化元素的解构整合,更应该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城市文脉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城市文脉是内核,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文化形象的外在表征。文章通过分析城市文脉在内容组织、形象定位、视觉语言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解读外在视觉表征与内在文化表征的联系,探寻城市文化内在意蕴的构建需求与空间形态的关系。城市文脉与空间形态共同打造沈阳市文化品牌形象,城市的空间形态展示,不只是解决美的问题,而是真正用设计解决问题,从而带动文化创新,具有更高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良好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大众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有效载体,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城市通过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提高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然而,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设计原则,并提出了改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8,(2):28-35
随着突发事件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和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的艰巨性不断被人们所认知,关于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研究方法论体系也在不断拓展。大数据分析不仅为风险灾害危机管理提供了全样本、关联性与系统化的研究思维,而且为相应的决策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方法与技术支持,数据采集、转化、挖掘、集成与存储等大数据分析技术使得有效处理突发事件中不同类型、不同维度以及不同尺度的数据变成了可能。然而当前应急管理实践和研究中鲜有大数据分析的支撑,不过这也为进一步提升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绩效、深化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研究留下了空间。当务之急是确定大数据分析的基本范式,为大数据分析方法的使用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不断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信息与日俱增,当前城市规划的应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出现了较大变革,传统的定性分析已逐渐被精细的定量分析取代。文章基于大数据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规划的特点,探讨了大数据对于城市规划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列举了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城市规划实践的几种可行性创新途径。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完善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明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威 《学海》2004,(3):68-72
全面小康的目标和内容决定其测评体系 ,并直接影响到相应政策的制定。中国现阶段对全面小康的概念研究从横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全”字上 ,即认为全面小康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子系统的社会大系统的全面发展 ;从纵向来看则认为全面小康是社会系统的持续性发展。在此基础上 ,本文试图将“以人为本”的千年发展目标结合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内容中 ,从而达到人的发展和社会系统发展的统一 ,指出全面小康应包括基础性、结构性、持续性三方面的目标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小康的三大指标体系 :基础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和持续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