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递无处不在,人们关注的热点逐步变化,对环境的需求也在提升。人与环境空间的关系得到了重视,一些便于特殊人群使用的无障碍产品被应用到多个领域的设计中,但其在现实中的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些无障碍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障碍设计。此后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通用设计作为全新的设计理念被提出。文章基于通用设计原则,对城市街道、广场、公园及居住小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通过资料整合与问卷调查了解使用者的心理诉求,并总结设计建议,为创造环境友好型空间提供范本。  相似文献   

2.
老龄化作为一种全球趋势,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社会的老龄化具有特殊性,养老问题的突出与老龄产业的兴起,对于社会提出了多重挑战。因此,通用设计理念作为全关怀思想,成为了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有效对策。由无障碍理念发展起来的通用设计理论,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具有多元化的具体内容,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梳理通用设计的概念衍生与发展历程,对于今后我国的老龄化社会中的相关设计对策的运用具有指导与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用教学设计的概念源于建筑领域的一个概念"通用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研究者开始把这一理念移植到教育领域中以来,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设计、学习和评估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研究的原则,构成了一个实用性的框架体系。通用教学设计追求多数学生的最大化发展,重塑教育;通过最大限度适应个体差异,考虑学习风格、身体、感知能力的差异,使教育更加包容、更加有效。通用教学设计理念的引入必将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产生巨大的借鉴意义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人们对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广大规划者、设计人员如何规划设计出兼具公众性、艺术性,与环境相契合的宜居空间,已然成为当前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绿色理念的内涵特征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的必要性,阐述了绿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原则,探讨了绿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以及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理念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形势下之下,低碳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其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时代所向,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一种主流趋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低碳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也得到了城市大众的广泛推崇和热爱。文章简单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细致地分析了视觉导视系统的功能,人性化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及设计要素等内容,对国内外的视觉导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拓展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思路,希望能为现阶段的导视设计行业提供参考,将"满足人的需求"这样的被忽视的基础性设计原则重新提到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内的美术馆自"二战"结束后,伴随着《博物馆法》《社会教育法》以及《基本教育法》的颁布,逐渐成为了普通市民接受社会再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吸收国际上通用的美术馆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对日本国内美术馆的用人制度进行改革并采用多种教育手法,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媒介等方面都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教育模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艺术教育的社会普及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更加意识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宣传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在将生态理念融入公共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注重环保,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空间的舒适性。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空间设计,能有效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以三亚红树林公园为例,探讨公共空间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并提出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共化设计的城市公共雕塑与环境的研究工作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围绕公共化设计的城市公共雕塑的环境意识进行阐述,详细地分析城市公共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国外公共座椅造型、功能、材料入手,提出对国内公共座椅的有所突破。通过绿色设计原则和公共座椅设计原则,结合俄罗斯方块座椅分析其趣味性、垃圾分类的特色,总结绿色设计对广场公共椅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展示设计本身作为技术和艺术全面表达的载体,对公共空间内的各个领域的前进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展示设计是对公共空间的综合利用,将参观者放置在主导位置,按照他们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做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方案。文章介绍了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原则,分析商业综合体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目的是为公共空间展示设计方案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承 《哲学研究》2022,(5):53-62+129
实现理想公共生活是儒家哲学的核心关切。儒家哲学强调道德形上学的理念认同,有利于共同体成员形成对世界与人生的最大共识;宣扬公共性的礼治精神,为仁爱原则提供了制度保障,能够促进人们明确各自职分从而在公共规则下对个体言行有所规约;提倡公共性优先的伦理原则,可以指导人们做出有利于公共社会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重视道德修养上推己及人的公共关怀,要求每个人不仅关注个体心性,也关心共同体其他成员的疾苦;推崇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为人类勾画了崇公奉公、命运与共的可能性生活图景。儒家哲学不仅在中国传统公共生活中至关重要,其当下的现实生命力亦需得到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公共艺术散布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兼顾功能与美感,融深刻的理念于现实素材中,与观众之间形成一种亲切互动的关系,影响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本文针对公共艺术的弊端提出了以相应的管理办法为纲,考虑整体的城市设计,重视艺术家的个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视觉导视系统信息传递迟缓、材质不符环境需求、颜色使用不合理、更新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不符合受众的根本需求。细致分析视觉导视系统的功能、人性化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及设计要素等内容,进而对视觉导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拓展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思路,可以为现阶段的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共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艺术散布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兼具功能与美感,融深刻的理念于现实素材中,与观众之间形成一种亲切互动的关系,影响其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文章针对公共艺术的弊端提出了以相应的管理办法为纲,考虑整体的城市设计,重视艺术家的个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却总是被她拒绝。因为她非常自卑。那天主人要请很多上流社会的客人吃饭。主人对女佣说,今天您能不能晚些回家。女佣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  相似文献   

17.
绿色住宅建筑是一种顺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筑形式。文章从绿色设计相关理念出发,结合关于优化住宅建筑的理论,并在了解绿色住宅建筑的标准和它的设计原则后,从综合的角度分析、总结并学习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理念中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合理的制定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的分析和研究,为打造城市绿心,恢复城市滨水区的生态平衡,给市民提供良好的滨水绿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时代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而消费环境、消费品质以及绿色环保设计在环境设计中尤其被人注重。现今很多设计缺乏本土文化特性,缺少场所精神,所以文章针对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低碳绿色设计、科技感强、文化回归设计、蕴含场所精神等设计原则。公共空间设计摒弃了传统高能耗的设计方式,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凸显场所精神,促进设计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白领阶层急剧增多,对工作场所,即办公空间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简陋办公室发展到专业化的办公建筑,再到如今人性化的办公空间设计,实现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文章分析了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问题,探讨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人性化办公空间在设计活动中空间、色彩、照明及绿化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从而总结出如何创造一个绿色、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