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建筑师,他所设计的作品体现出成熟的设计理念,随着其实践范围的逐渐扩展,对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更加丰富多样,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多种具有独特环境形象的建筑.集智慧和艺术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非常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摆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及其建筑风格的影响,使他的建筑设作品的形式美与实用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川本喜八郎是日本当代最负盛名的木偶动画电影大师,他的动画作品一方面拥有精致逼真的木偶造型,另一方面具备纯熟高超的镜头语言。在日本禅佛思想与传统文化浸染之下,川本喜八郎的作品中始终萦绕着一种朦胧幽远的韵味。在木偶动画的美术造型设计上,创作者对于日本文化和木偶动画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审美,且巧妙的糅合了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道家设计思想对各个类型的设计作品都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虚守静""无为而治"的设计思想在景观、建筑设计中深有体现。"无中生有""虚实相生"的道家设计思想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深有体现,"实"是指建筑空间中实体的墙壁、天花和地面;"虚"是指镂空的门窗,建筑空间中的有趣性、层次感和多样性,离不开"致虚守静""无为而治"的道家设计思想。在景观设计中,大力提倡生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设计思想深受道家设计理念的影响,同时,道家深厚的文化理论为古今中外建筑、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4.
田中一光作为日本国宝级的平面设计大师,将日本传统艺术和现代设计观念糅为一体,创造出一批单纯简约又不失优雅的作品,用独到的艺术构思和表现形式传递出了融合东西方传统美学观念的文化气息,开启了日本设计造型新时代。田中一光作出的贡献远远不止他所设计的优秀作品,还有贯穿于这些作品始终的基于民族传统不断挖掘探索而凝结的艺术理念与情怀。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深受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的影响.而对巴金的小说创作影响最大的,则是极富俄罗斯特色的东正教文化中独有的女性崇拜的文化传统.巴金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近乎完美的女性人物形象系列,其中所彰显出来的女性崇拜意识与他所受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探析日本建筑设计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通过介绍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Ando Tadao),探索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与日本禅相关的设计理念。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日本禅宗有着很深远的关系,其所设计的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极其奥妙,深入探究可以发现,安藤忠雄在其建筑中传达的精神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内在精神密切相关。作为东部与日本相邻的古老国家,中国正在经历现代化进程,安藤忠雄在建筑方面的实践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建筑设计作品都必然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当中,而自然环境、历史文脉长期以来影响着建筑作品的设计文化特色。空间使用功能决定着建筑设计作品的内在价值意义。贝聿铭先生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在建筑空间结构形式的处理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性思考,时时刻刻遵循着在建筑空间内恢复自然元素的建筑设计使命。室内外景色的对话处理、室内外装饰细节的关系把握、自然光源的运用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美学的诠释成为贝聿铭建筑设计遵循的法则。正是这种秉承着与自然协调、与环境呼应以及"天人合一"的传统设计思想才造就出了他层出不穷的优秀建筑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8.
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现代主义建筑重要创始人之一,其成长与设计活跃于现代主义运动时期。随着当今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与批评,阿尔托却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更体现出其对平民的关怀、鲜明的地域特色、贴近景观和自然的风格特点。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主要倡导人性与自然的理性主义,主张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与当地建筑特色、传统文化习俗相结合。结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思想形成的背景与起源,讲述阿尔托对人性化与地域性概念的诠释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体现与表达,并结合他的建筑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进行思考,以更进一步了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近代国学大师刘师培,是古文经学家,也曾是政治上的活跃人物。1907年,刘师培在章炳麟等人的邀请下,携夫人一同东渡日本,其思想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其一,刘师培借鉴日本的国粹思想。刘师培是中国近代最早使用"国粹"词汇的国学者之一,据学者考证,"国粹"一词,是日本学者把英语Nationality一词翻译成日文的词汇。东渡日本的刘师培也深受日本"保粹"派的影响,借鉴日本的"国粹"词汇而力图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由于我国的近代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蚀,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借鉴日本的"国粹"思想,于是在国内也开始了保存"国粹"的运动。其二,刘师培汲取日本近代的反专制思想。在日本刘师培受到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刘师培夫妇在日本成立了"社会主义讲习会",宣传社会主义。其三,刘师培"国学"深受日本思想的影响。刘师培受到日本国学复兴日本"古学"的影响,也主张复兴中国"古学",挖掘本国文化之固有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以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民居形成的建筑文化内涵,从民居建筑特征和文化背景探讨日本传统建筑设计中的线以及线与环境艺术的表现关系,分析日本传统建筑有着什么样的线性特征、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村上隆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东京,受过长达十一年的日本传统艺术教育,是日本当代艺术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他的艺术是结合了日本历史文化与卡通风格艺术的产物,使原本稳重优雅的传统印象变得年轻而充满活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他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将艺术发展到了流行文化和多媒体等各个领域,以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把"超扁平艺术"推向了世界艺术的舞台。他的作品无论是二十出头的叛逆小孩还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们都非常喜欢。他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偶像,是我们行动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冈本太郎是日本著名艺术家、建筑师,一生中遗留下来的作品涉及油画、版画、雕塑、陶艺、摄影、著作等多个领域,被称为日本的"毕加索"。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丰富的日本民族特色。他的"艺术即大爆炸"的名言广泛地为日本人民所接受,至今还影响着新一代的艺术家。在日本,有研究者从传统观、对极主义等一个侧面对冈本进行过分析,而中国现阶段还没有对于冈本的研究。从传统观、对极主义、民族特色三个方面,通过冈本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及其发表的观点,全面、宏观地来探讨冈本的艺术和思想。  相似文献   

13.
竹久梦二是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著名画家、装帧设计家、诗人和歌人,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词""漂泊的抒情画家"之称,曾深受鲁迅、周作人、丰子恺等人喜爱,时至今日仍然对日本美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围绕梦二作品的研究中,大多数都以他描绘成人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但梦二的创作其实是从描绘儿童开始的,并且在儿童童话、童谣、诗、儿童剧剧本等创作领域,有着开创性的地位。但在这一领域,对于梦二的评价不高,研究尚且很少。以梦二的儿童画为中心,分析其儿童画的特征,从作品及其自身的经历来看梦二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14.
日野之彦是日本新生代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在表现的内容和风格上都有着强烈的个人标志,他突破了日本绘画发展中较单一的格局,为今天的日本艺术提供了强有力的个人视野,代表着新一代日本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思考和探索。日野之彦的作品,擅长透过画中人物不安和彷徨的表情、惊恐夸张的眼神,反映出日本人在面对着科技和资讯充斥下,处于过度膨胀的社会中,产生了无比的失落感和矛盾,藉此探讨自我身份认同与当代文化、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等议题。  相似文献   

15.
土特产包装设计的过程涉及到市场调研、风格定位、创意构思、元素提炼、材料选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在土特产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更多有关地域文化元素提炼等相关方面的内容,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地域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应用的设计程序和方法合理与否,最终影响到设计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是设计作品最终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甲乙双方积极的配合和参与。通过对包装设计路线图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适合地域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应用的设计路线图,并对其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探析,有利于设计出颇具地域文化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土特产包装。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并被人们引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在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元素应用得十分广泛。中国传统元素具有条纹美、色彩美、艺术美、建筑结构美等优势,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现代建筑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给中国建筑装饰设计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索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梅恩的建筑设计特点在于对多种设计风格的兼收并蓄。从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追求新颖的建筑设计形式,而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某些共同点,即运用了相同的设计手法,并使该手法在众多同一性的建筑中脱颖而出。最可贵的是,梅恩尽可能地使自然、文化、城市、艺术等方面相互融合,在居住舒适度和建筑美学中寻求平衡,最终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建筑手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二战后伴随其本国的经济起飞而快速发展。地域特色与现代感并存始终是日本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设计理念,那么究竟什么是世界的,什么又是民族的?难道把传统的图案拼接在流行现代设计上就是民族与现代性相融合了么?基于此,通过对日本平面设计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其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重点对日本设计师作品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观念更好地融合,为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三宅一生是享誉世界的日本服装设计大师。作为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师,他的作品深受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服装的结构、材料、颜色和图案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服装造型的束缚,通过一系列的打破、重组呈现出解构主义的艺术风格,他找到了东西方服装设计的最佳契合点,拓宽了服装设计师的领域,在世界服装设计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刘欣 《美与时代》2020,(2):13-14
对贝聿铭在中国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其设计作品中运用,可以为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提供一个可遵循的道路。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以及相关的图像资料研究,发现贝聿铭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作用,深刻了解设计的文化历史背景,在设计方案中创造性地使用传统造型语言符号,使设计既有简洁的现代建筑特征,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