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村落是体现一定地区文化资源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保存较好的古村落也在遭遇危机。杨柳村古村落民居建筑群是目前南京市内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在杨柳村古村落民居建筑群这一文化资源基础上,南京市打造了杨柳湖文化风景区,对杨柳村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文章基于实地调查和既有资料,介绍了杨柳村古村落的文化背景,对杨柳村古村落文化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总结杨柳村古村落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重塑杨柳村古村落生活化保护开发的对策建议,同时也为日后其他村落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在南岭地区,众多古村落的活态传承和保护不尽如人意,其村落环境在整体性的保护修缮和未来发展层面还需要加大重视力度才能尽可能发挥古村落的历史、美学、经济、人文等社会价值。文章选取南岭区域中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香花岭辖区的石门古村落为研究对象,从解析古村落发展必要性、环境现状到提出古村落环境改善和旅游开发策略,全方位为石门古村村落环境发展与文化传承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大量的古村落。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古村落是罕见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古村落文化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古村落年代久远,交通不便,很多还保留着比较完善的民居建筑、历史景观、传统的民俗文化、淳朴的民风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其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的历史特性与传承特性。古村落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也是地域文化浓缩后的载体。有些古村落良好地运用了历史特色资源,成功转型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向游览者展示出一个具有无限魅力的自然风景和当地历史文化的古村落,但这只是一小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在快速发展,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危机,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而被过度开发,文化性、传统性、地域性受到威胁甚至被严重破坏,致使一些古村落在慢慢消失。如何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古村落景观,在开发和保护中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和课题,同时当下发展中的古村落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现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正在不断消失。本文以山东青州井塘古村落民居为切入点,探讨古村落民居的变迁与所构建文化空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视这种变迁。对于今后如何看待、保护古村落以及更好地开发其文化价值,带来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运河之一,沿线有着大量的传统古村落和文化遗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苏南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古村落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当下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古村落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境地。以江苏省常州市邹区镇安基村为例,从建筑环境艺术的角度出发,根据对京杭大运河苏南段古村落的现状调查,探讨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出发,分析新业态下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对枣庄传统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影响,在强调现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中枣庄原有传统古村落空间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协调枣庄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改造、传承与创新的发展关系,得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枣庄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空心化现象在古村落的出现,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以及古迹景观逐渐消逝。改造景观是解决空心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生态景观设计作为景观重建的重要手段,在景观重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湘西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湘西古村落空心化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通过景观改造缓解空心化问题的原则和思路,保护古村落自然生态,对古村落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岭南传统古村落建筑空间形态,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岗村为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对仙岗村的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全面剖析,提炼该村的历史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结合仙岗村的实际情况,总结该村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保护与更新的具体策略和途径,以此为岭南地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断增强,中国古村落数量不断增大,种类不断变多,质量不断提高,在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建立一套有效的中国古村落动态数字的身份识别系统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以我国古村落生态保护与信息传播系统理论研究为技术基础,运用新一代技术设计理念,为我国古村落保护搭建一个数字化的身份认证系统的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0.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古堡群遗存面临着诸多问题。以粤西沿海地区的阳江市阳西县塘口古堡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古村落古堡群的历史背景和对古堡群遗存形式、空间特征、环境特色进行分析总结。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分析方法探讨塘口古堡群在物质空间、经济发展、保护规划及旅游产业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在古堡文化现状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通过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塘口古堡群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并以此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豫南类徽派古村落既具有江南徽派建筑特征又具有中原建筑的某些特征,是文化多元性和融合性在村落文化中的体现。就豫南古村落的旅游价值评价、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旅游开发策略做了探讨,以期类徽派古村落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找寻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郭亮村在古村落旅游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近三十年的旅游开发中,郭亮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但也凸显了诸多问题与不足。要提升郭亮村旅游就必须坚持遵循当地建筑风格的审美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机制。在郭亮村的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对审美体验方面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还应注重对景区工作人员健康审美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钟坝村是百年流传的茶马古镇,它曾是明清时期商贸来往的重要驿道,入选了我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名录,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山地自然资源。但随时代技术的变迁,古驿道也开始逐渐走向衰落,现今几乎沦为一座空城。在乡建热潮下,思考如何保护钟坝村、传承其文化,以振兴其发展是关键。文章旨在基于重庆新生镇钟坝村的现状问题,试图从文化、生态、产业方面探讨对钟坝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以期为当前乡建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向我们展示出中华传统建筑、空间、民俗文化的精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种传统村落正逐渐消亡。如何保护传统古村落的延续,如何在新城镇化的背景下对传统村落进行有机更新与文化再造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社会的焦点。以广州练溪村的岭南印象园为例,从古村落的保护方法,更新策略出发探讨如何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有机更新与文化再造。  相似文献   

15.
乡村中的乡土景观是中国农村在几千年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产物。很多乡土景观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几乎都处于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落后和村民的保护意识薄弱的现象,导致一些百年古村落出现空心化,甚至摒弃农村投靠城镇的一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村落每天都在消失。未来被商业化开发是必不可免的事情,所以本文对乡土景观的保护进行研究,强调经济与乡土景观的联系,并且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保护乡土景观的延续性是保证乡村生态系统完整性和避免文化精神出现断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及重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对传统村落空间进行更新和改进之外,更重要的是基于传统村落实现文化空间保护与重构,在促进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在研究过程中,以广东东莞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为例,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与重构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传统建筑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民俗特征,是中国建筑遗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珠海南门古村落是有着地域特色的岭南传统建筑环境,是人文形态与建筑文化的高度结合,其中的建筑装饰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南门古村落的调研,从古村落建筑现状、建筑装饰特色、建筑装饰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古村落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探讨古村落景区古建筑改造文教空间设计问题。通过对部分乡村文教空间设计场所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文化定位不明确、空间功能不全、传统文化的融入流于表面、使用对象界定未能引起重视等问题。结合浙江古村落文教空间的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将古建筑改造成既能满足阅读需求,又具乡村旅游特色的休闲场所,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浙江古村落景区古建筑改造文教场所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以期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力扶持和投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回归自然和乡村的渴望。通过对粤北古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生产力低下、就业需求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农村人口朝城市迁移,自然村落以及本土文化逐渐衰败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研究主要以粤北地区为范围,以清远市英德县自然村落为对象,以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为基础,在城市化背景下针对自然村落和本土文化的保护与重生所做的设计策略研究。以自内而外的视角着眼于村庄形态和居民及其地域文化对旅游市场和行为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消失了约90万个古村落,而通过文化艺术相关途径拯救的村落也数不胜数,城市边缘的艺术村受到了极大关注。以广西南宁古岳文化艺术村为例,分析其特点与现存问题,从设计原则、统一规划、自主建设等方面阐述古岳文化艺术村公共空间统一规划与自主建设并做可行性分析,推动现今国内艺术村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