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装饰艺术从业人员如能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巧妙地运用和融入现代建筑元素,赋予传统民居建筑以现代特色文化理念,将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蕴含的深厚建筑文化。为此,文章从探讨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态特点入手,分析了装饰艺术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尝试提出了装饰艺术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的有关思路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留住城市记忆,传承陶瓷文脉,景德镇陶溪川将原宇宙瓷厂改造为一个以陶瓷为核心的文创街区。基于遗产保护的最少干预原则,陶溪川的整体改造设计运用现代手法,融入景德镇特色陶瓷元素,富有地域特色,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与此同时,保留了一些旧厂房工业建筑的形态,将不同时期的窑址置于舞台的中心。现代材料与原本砖结构的色调组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对话方式。文章以陶溪川建筑改造手法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旧建筑表皮设计、室内环境设计两方面综合研究旧建筑的改造手法。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中国环境受西方文化影响,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丧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没有传统文化意识的人们也无法融入传统的空间环境。这导致一个循环的相互作用,环境影响人,人改造环境。中国传统工艺的回归,带动中式设计环境的恢复,推动匠心以带动中式环境设计而产生良性运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建筑环境设计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时代的需求。针对此情况,将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通过阐述共生理念与建筑环境设计内涵,分析将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总结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的要点,提出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的四点建议,以期推动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提升建筑环境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如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该将羌族建筑为代表的中式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服装的面料、款式、色彩等设计中,从而促进服装设计元素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带动我国民族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广泛推广并实现我国民族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普遍根植,带动现代服装设计元素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式的意境之美,以其缓缓流淌的文化气质,深受人们的喜爱。新中式,凝练中国传统元素,糅合现代元素,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设计,传承了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给人以新颖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天井是我国传统民居空间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采用内外空间结合的手法,营造居住环境的特色空间。文章通过对天井元素的概念和设计特征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天井空间在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中的演绎,归纳出天井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优势,探讨传统民居元素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8.
特色蜂巢餐饮空间设计,是利用大自然的智慧,在保留传统建筑精髓的同时,从空间造型结构上仿效蜜蜂筑巢的原理,运用蜂巢结构元素,把一个个六边形墙体衔接起来呈现蜂巢效果。六边形的稳定与美观,使整个方案的主题更为突出,使空间在造型上更为优美。在设计中,把传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彰显新的中式特色;在环境氛围营造方面,借用景观表现方法与墙面孔洞的造型设计,把中式风格中"诗情画意"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现代中式风格在设计选材上也很讲究,多采用木纹、实木吊顶、仿古砖等元素,并遵循蜂巢结构原理,以达到回归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是婺源著名景点"篁岭晒秋"的所在地。出于文物保护和保护性开发的考虑,经当地政府批准决定,对篁岭村现存徽派建筑群落进行保护性开发——篁岭民宿式酒店改造。在本项目中,本人所在团队解决了传统徽派建筑结构梁柱加固问题,室内水电暖整体改造问题,并进行了室内空间功能性改造升级,传统徽派建筑样式与现代设计风格整合设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乡建改造中乡土性、地方性、民族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村民建房也从一味推倒老房重建砖墙瓷瓦铝窗的水泥盒子新房的模式逐步开始接受老房在基础上改造。从调研村民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入手,从乡村美学角度出发,围绕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一处民居改造而展开,挖掘老旧民居建筑文化的民族性智慧点,改造内容注重因生活方式改变而带来的设施的改善,设计改造具有当地方特点、保留老建筑部分特征、符合现代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民居建筑,强调建筑功能性、建材乡土性、环境友好性的新旧建筑相结合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作品简介:作品地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城中区学院路33号。本次作品为旧厂房改造,在保留原厂地建筑主体不变下,采用北欧风格融入当代青年元素作为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中式建筑是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居住环境中的体现,其建筑形制和特征所反映的是对文化思想的表达和追求,这种追求表达在空间营造上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不谋而合。文章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出发,简要分析中式建筑中空间感的营造法则以及中式建筑的理念在当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今,探索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正成为本土建筑师在设计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一直从不同方面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当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如建筑中造型的象征意义、造型构成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中的运行秩序等基本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沿袭。文章将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对传统建筑中造型、空间、秩序这三大基本元素的利用与营造作为切入点,对传统居住空间与当代人居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孙浩 《美与时代》2015,(4):68-7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都可以应用于现代住宅空间中,现代住宅空间设计,在以功能为上的原则下,可以融入中国传统家具、屏风、门罩、窗棂、书画、纹样等传统中式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住宅空间中式风格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现阶段黄山区庄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实现徽式建筑要素与现代建设要素的结合,在现代房屋建设中,突出传统建设文化的精华,这需要深入了解徽式建筑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实现徽式建筑特质的展现,这是现阶段黄山区庄里新农村建筑空间设计的关键点。下文以安徽市黄山区庄里新农村的建筑建设形势展开分析,旨在结合徽式建筑要素并应用新型的建设理念,推动黄山区庄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居住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湘南古民居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秀代表在建筑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而且其在建筑思路上也完全符合现代居住环境的营造原则。事实上,湘南古民居建筑所遵循的回归自然的整体规划理念;天人合一的建筑建造方法;邻里和谐的公共空间组合;生态可持续的能源材料运用对于城市居住环境具有极为实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对环境的特殊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参考无障碍设计的标准,针对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对现有建筑环境进行改造性设计研究,对日渐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关注他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尴尬状况,从使用障碍和心理障碍方面去除老年人在原有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不便,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以此来阐述老龄化社会转型趋势对建筑空间改造性设计的影响,继而探寻适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建筑环境改造设计之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功能需求下,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城市广场、居住空间的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景观设计空前繁荣。西方现代艺术与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手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结合的新中式风格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新鲜血液。新中式风格融合了西方现代设计开放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设计手法,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深邃意境和场所精神,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问题,渐渐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对既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工作,可以更好的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实现城市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关注度较低,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既有建筑立面改造效果。对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研究,将注重把握色彩设计的原则,发挥城市文化特点,使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取得更好的审美感观,以实现既有建筑改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沈建钰 《美与时代》2023,(12):17-19
围绕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进行研究,聚焦传统建筑的价值、保护方式及改造设计原则等方面,深入分析传统建筑的保护现状,探究传统建筑在当下的保护途径与手法,阐述传统建筑的基本改造设计原则,以期为传统建筑保护与改造设计工作提供更有益的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