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旅游以宗教文化为核心,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时常遭遇实践难题,需要加强分析与研究.宗教旅游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旅游企业、宗教场所、宗教信徒、旅游者等,彼此之间各自具有特殊性,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具有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运用利益主体理论,分析各利益主体在宗教旅游中的地位作用、利益诉求和矛盾关系,有利于建立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推动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冷战结束后,各类族裔的、种族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身份政治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人群之间进行各种利益争夺的重要形式。在这些利益争斗中,宗教政治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以及非理性和破坏力强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宗教极端主义尤其是政治性的宗教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对所在地区、各相关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宗教极端主义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且联动国内、国际的多个主体,防范与铲除宗教极端主义,或者说"去极端化",需要我们从完善国内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宗教工作系统通过提高认识和积极探索,切实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方面的依法行政。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江苏各级宗教工作部门探索创新,较好地解决了执法主体建设、执法能力提高和解决执法难题等问题,使宗教法制建设迈上新台阶。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宗教局领导班子对宗教法制建设的认识。他们认为: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政府对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对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应当也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他们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了具有宗教性质的虚假意识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指引出一条彻底完成宗教批判任务的现实道路。要真正完成宗教批判的任务,真正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最根本的是要去解决信仰宗教的人现实的难题。变革现实的批判必然诉诸革命的实践,自然也离不开实践的主体。无产阶级的利益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利益在根本上是相一致的。因此,寻求人的彻底解放的宗教批判在德国的情境中就必须落实为哲学和无产阶级的联盟,就必须以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宗教批判为出发点,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为中介,在以变革私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革命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冯玉军 《中国宗教》2014,(10):55-57
加强宗教财产的法律保护是推进宗教事务法制化的关键环节,亟需认真研究和落实。由于宗教财产权的归属一直没有得到法律上的明确,实践中的宗教财产权属关系不明导致的社会乱象比比皆是,宗教团体及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宗教财产纠纷频频发生,商业化、市场化浪潮冲击下的寺庙宫观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些现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损害了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也对目前实行的以政策调整为主、法律调整为辅的宗教财产保护体制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宗教在农村地区的迅速传播,"宗教热"已成为当前浙江个别农村文化生态的重要体现。通过对H镇农村的田野调查,得知农民信众人数日渐增长、宗教发展不平衡、非法传教活动频繁。求神拜佛的社会传统、利益博弈与利益驱使、现实的利益诉求、宗教治理工作不利以及非法宗教多种传教方式等的影响是导致当前农村宗教盛行的主要原因。破解该难题,需通过"分类施策"引导村民理性看待宗教、"双管齐下"妥善解决农村的现实问题、"多方联手"加强农村非法宗教治理工作的力度、"因地制宜"加强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加强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组织化,实行组织绩效评估,能够有效推进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在中外历史上,宗教界有开展慈善服务、利益人群的传统,是社会公益慈善的重要力量和组织主体之一。当今社会,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宗教界参与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朱平  龚廷泰 《学海》2002,1(2):21-25
社会利益主体可以按拥有利益资源的多少分为强势主体和弱势主体 ,按政治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分为高位主体和低位主体。社会利益的分化和整合是这些利益主体谋求自身利益的手段、方式或机会。在通常情况下 ,高位主体和弱势主体倾向于选择利益的整合 ,低位主体和强势主体倾向于选择利益的分化。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既相对立 ,又相依赖 ,这就造成了利益的分化与整合呈现出既相反相斥 ,又交融互修、交替互补的局面。为了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需要保持利益分化与整合的必要张力和平衡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各类族裔的、种族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身份政治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人群之间进行各种利益争夺的重要形式。在这些利益争斗中,宗教政治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以及非理性和破坏力强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宗教极端主义尤其是政治性的宗教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对所在地区、各相关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宗教组织,在政府宗教管理之中,既是宗教政策形成的影响因素,也是执行宗教政策的行动主体。该文借助"宗教同源性"与"政治同构性"这一对概念,运用历史社会学与宗教政治学的理论,通过中国的基层社会运作实践深入分析以地方佛教协会为代表的爱国宗教协会作为宗教组织的行动结构及其意义指向。文章指出,尽管爱国宗教协会在实际运作中存在诸多局限性,但是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宗教参与社会的重要组织,也是影响宗教空间政治变迁的行动主体,还是促进信仰方式变革的最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坚持科学无神论,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无神论研究与宗教研究的关系,无神论研究宣传教育与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做好宗教工作的关系,这里就其中的十个问题做一些讨论。一、维护信教群众利益和维护不信教群众利益的关系这里指的是思想、精神、文化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方面,群众利益并不因信教或不信教而有所区分。这是全面认识宗教的群众性不  相似文献   

12.
作为慈善公益组织中的一名"老资格"成员,宗教慈善组织的主体身份认同的问题和宗教慈善组织的管理问题是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式困境"。笔者认为在宗教慈善组织主体身份认同方面,可以从宗教慈善的实践模式和文化模式角度来建构宗教性慈善组织的身份认同模式;而增强公信力,形成"玻璃口袋"效应是宗教慈善公益组织最具优势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系统性原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我国宗教旅游发展的实际,从利益相关者系统中的游客、居民及相关组织和宗教遗产及全体社会三个层面对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进行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相比,宗教旅游具有更多不同的多维价值:予游客以"旅游价值";予居民及相关组织以"经济价值";予宗教遗产及全体社会以"社会价值".三个价值的同时实现是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缅甸自独立以来,族际冲突一直困扰着其民族国家的整合和建构,而宗教则是重要的成因之一。缅甸族际冲突的形成与其特殊的宗教背景密切相关,宗教冲突常常成为民族纷争的导火索,同时也是族际冲突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宗教在缅甸族际冲突中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来探析冲突背后的深层动因,认为宗教因素只是区分族群身份认同及族群动员的工具,缅甸族际冲突的根本动因是宗教群体的利益选择以及来自其它宗教族群的安全困境。未来缅甸族际冲突的解决有赖于宗教与政治的平衡发展、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族际利益的均衡分配。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宗教工作法治化是推进宗教事务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宗教工作法治化不仅体现了党的执政方式的科学化变革,同时也彰显出党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现代化趋势。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将法治理念植入公共权力领域、进而延伸以解决宗教问题的一种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既是立法主体,也是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实施宗教治理的执法主体,是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的主导因素。当前,党和国家对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已  相似文献   

16.
宗教复苏现象产生的原因绝不限于宗教领域,经济利益就是其中的一大原因。信教群众的增加、宗教的市场化、宗教的去中国化和极端化背后都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研究发现,看似越发高涨的宗教复苏背后却是现代化对宗教的裹挟。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族群冲突的宗教维度日益凸显。这与宗教的"神"性、组织性、跨国界性,宗教的世俗化、现代化运动,宗教民族主义运动,宗教歧视性政策与行为,宗教精英以及宗教国际环境的变化等社会元素密不可分。然而以文化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的视野来看,宗教在很多时候只是国际政治、民族国家以及宗教团体三个层面中的冲突各方用以进行内部动员和利益争斗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宗教只是族群冲突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8.
正一构建宗教工作新格局必须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党委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必须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宗教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宗教工作第一责任人,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宗教工作和宗教工作重要问题,加强监督检  相似文献   

19.
本刊编辑部 《天风》2011,(10):61-61
现状之简述: 在当今中国,宗教媒体不但是宗教传播媒介的重要载体,也是宗教理念和利益的重要表达渠道,承载着宗教传统和发展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而教会日益发展的时候,基督教传媒事工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但教会自传有需要,社会也要通过宗教媒体更多了解基督教。  相似文献   

20.
<正>威廉·詹姆斯断言,构成宗教生活主体的不是宗教教义,而是宗教经验(《宗教经验之种种》)。尽管宗教教义对一个宗教来说是重要的,但詹姆斯的断言并非毫无道理。当代苏格兰神学家麦奎利在谈到神学的构成因素时,提及六个因素,即经验、启示、经典、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