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儿童玩具设计研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玩具对开发儿童的智力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创新的玩具来满足儿童和家长的要求.玩具种类繁多,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玩具的喜好不同.设计师要学习和研究更多的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知识,以设计出更安全、更符合孩子口味的玩具产品.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其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区别,这对木制玩具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云和儿童益智木制玩具的设计中应关注到并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在儿童益智木制玩具设计方面的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儿童木制益智玩具设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儿童玩具的数量成倍增长,但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深入剖析儿童的心理是提高玩具质量的新出口。以2-6周岁儿童的心理为参照,从玩具的色彩、材料、卡通图案、造型上阐述玩具的易用性、安全性、趣味性原则,树立儿童正确的审美和三观,并在对他们的教育和生活中发挥创新型玩具的优势。把握儿童心理细节特征,合理运用在玩具上,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儿童教育的现代社会,互动玩具无疑是市场上倍受家长与儿童青睐的玩具类型。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也是不同设计师与生产商争相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中其所涉及到的不同要素对产品最终效果与销售影响巨大。无论是显而易见的互动要素、安全要素以及人的要素,还是相对专业的技术要素与审美要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讨的,目的是为现代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玩具选择任务,通过对角色性别刻板玩具偏好的描述,考察3-9岁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状况,及外部信息对儿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在玩具选择中表现出的性剐刻板印象在4.5岁显著增强,在7~9岁趋于稳定;(2)男孩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先于女孩;(3)学龄前期儿童对不舍性别刻板信息的女性角色最不刻板,性别刻板信息会显著增加女孩对异性角色的刺板程度,而男孩则对自身的玩具选择最为刺板:(4)5-6岁时,儿童对自身玩具选择的性别刻板要求显著增强。总的来说,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受到内部认知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玩具产品智能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玩具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中愈发开始注重儿童的心理诉求,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前提,充分结合儿童的感官体验、交互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儿童自身发展规律,帮助其认知事物、确立社会关系、启发智力、寄托情感。其中社会关系的确立,对儿童的影响较为深远。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以其为依据,并且结合学龄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整理分析智能玩具对学龄前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旨在论述智能玩具设计用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在学龄前孩子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日益重视起儿童早期的教育及智力开发,家长们对于儿童玩具的需求也日益转型,从开始的传统型中低档的电动、拼装玩具逐步转向新颖的电子型和智慧型玩具。由于传感器、自动控制和嵌入式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以及交互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发展萌芽,交互设计在儿童玩具设计中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儿童玩具产品的互动性已经不仅仅是指儿童与玩具之间的互动游戏行为,而是更深入地发展到了儿童与儿童、儿童与家长、儿童与玩具、玩具与玩具等方面的互动,交互式儿童玩具无疑会成为未来儿童玩具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玩具已成为儿童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我国最庞大的残障弱势群体听障儿童,却很少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玩具。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但启发了特殊教育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好地实施听障儿童特殊教育,也让听障儿童玩教具设计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玩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充当着儿童的玩伴同时也发挥着开发智力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儿童的成长越来越重视,对于玩具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了设计出好的作品,设计师应经常浏览一些产品设计资讯,把对自己引起共鸣的设计、有感触的产品,整理下来,作为今后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玩具在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孩子的技能、创造力,使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调查的目的:一是确认在我国人们为儿童选择和购买玩具的影响因素。二是比较在教育水平、性别、经济状况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的人们在为儿童选择和购买玩具时的理由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性别标定作业,测验了43名出生21个月到40个月的儿童辨别男女孩和男女成人图片的能力,并在通常按性别类型分的三种行为(选择玩具、攻击性和同龄游戏伙伴的选择)上对通过性别作业的儿童(平均年龄30个月)与未通过性别作业的儿童(平均年龄26个月)进行了比较.本研究预测,通过了性别作业的儿童会选择同性伙伴和更有性别特点的玩具,通过了性别作业的女孩攻击性会减弱,男孩则没有变化.但结果只证实了攻击性和选择同龄伙伴的预测,选择玩具的预测则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个贴近现实的玩具交换任务,考察3~5岁儿童在玩具交换情境中的行为特点及其利用社会知觉信息指导交换选择的能力,被试为91名3~5岁儿童,男女各半。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交换任务中得分有显著增长,通过率由43.3%(3岁组)上升到85.5%(5岁组)。儿童对成功的交换行为的解释逐渐偏向于参与交换的人物而非交换的物品。这表明儿童利用社会知觉信息进行行为决策的能力在3~5岁间有明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53年,Donald Winicott 首次对儿童所表现出的依恋于某一软质玩具或物品的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此现象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具有过渡性意义,并将儿童所依恋的软质物命名为“过渡物”(tr-ansitional object,缩写为T.O.)。此后,不少心理学研究者相继对此进行了探讨。有关T·O·依恋的实验结果一、T.O.依恋的表现形式被儿童用作T.O.的物品通常是:毯子、小布块、软质的玩具。极少有儿童对硬质物品表现依恋。  相似文献   

14.
郭力平  钱琼 《心理科学》2007,30(4):824-829
选取2岁、2.5岁和3岁儿童72名,比较儿童通过窗口、视频和模型三种条件观看藏玩具过程,然后正确找到玩具的表现,考察了2~3岁儿童对视频信息的理解特点。结果表明:(1)与通过直接经验获得信息相比,2岁与2.5岁儿童从视频获得表征信息存有一定困难;3岁儿童能够顺利地从视频获得并运用表征信息。(2)2~3岁儿童在视频条件下获取表征信息的能力要强于模型条件。研究认为3岁前儿童完成将视频图像视为真实物向视为表征信息的转换,双重表征并非儿童将视频图像作为表征信息加以理解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玩具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产业之一,其题材广泛,品种花色众多,行业发展迅猛,具有强大的加工能力,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玩具定位不明确,设计力量相对薄弱。儿童玩具的设计应该满足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的玩具消费心理,并且消费者消费的也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且是一种体验。学龄前儿童对玩具的依赖性高,对这一年龄段的玩具进行设计时应在注重安全性、趣味性、益智性、互动性,加强玩具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为体验和关联体验,对玩具的外观造型、材质选择和色彩搭配进行探究,充分利用感官特性设计产品,以使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椰菜头娃娃造市场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玩具产品中,布娃娃是儿童喜爱的一种产品,但由于制造厂家过多,很难有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称王称霸,直到有一天,香港某玩具公司的老板采纳一个点子之后,居然在玩具市场掀起旋风,小老板开发的"椰菜头娃娃"也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法和结构访谈法,考察66名5~6岁儿童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公平分配玩具行为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根据在幼儿园分配玩具的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把儿童分为三类:公平型儿童、不公平型和不稳定型,每类儿童的自我评价各不相同;(2)对自己做出的公平行为能做出准确的自我评价,而且对假想的不公平行为也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这是形成稳定的公平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自我概念、自我形象在道德准则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为玩具?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专供儿童玩的东西。谁都清楚,儿童尚不具有成人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寓教于乐是玩具和玩具商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们在拼装飞机模型中热爱科学,在哄布娃娃中培养爱心。然而,把丑恶恐怖的东西拿来玩,作为陪伴儿童成长的“伙伴”,这种”熏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次于原子弹的杀伤力。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9.
方格  刘范 《心理学报》1983,16(1):61-71
本研究的目的是继续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对运动速度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被试为5—11岁儿童共205人,每组28—30人。采用个别实验。主试改用仪器显示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两个光点的等速匀速运动。令儿童比较它们的运动速度。每做完一个项目后不管儿童回答是否正确都要求他们说明理由。 实验结果表明:1)本实验条件下儿童对光点运动速度的认知同对玩具小汽车速度的认知有大体相同的发展趋势和年龄阶段的特点。2)本实验中儿童对光点速度的认知在以下几方面有别于对玩具小汽车运动速度的认知:a.从8岁起儿童依据两个光点之间的距离判断速度的人次随年龄增加。b.当儿童不能整合时、空因素时,空间因素的优势作用有减弱的趋势。3)较大儿童能采取各种策略主动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国内外感觉统合教育现状,分析国内玩具市场中儿童感觉统合玩教具存在的问题,立足感觉统合理论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方式,依据3-12岁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特点,将儿童分为3-5岁、6-8岁、9-12岁三个阶段,结合各个年龄段儿童发育特征,分析感觉统合类玩教具对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从设计的角度给出儿童感统类教育产品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