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凌瞳 《美与时代》2023,(5):15-17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我们会发现经典、永恒的作品都贴近时代生活,无论是哪个时代的艺术家,在创作时总是能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时代的精神,并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传达人民的心声,与时代同行。艺术是时代的号角,画家理应在创作中展现时代面貌,反映时代心声,书写时代精神。时代的发展变化带动艺术的发展,带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也必然会推动社会生活前进。  相似文献   

2.
张群成 《美与时代》2005,(10):29-30
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家或教育工作者,在艺术或教育实践中,都无法回避一个矛盾,即传统的继承与当代的创新.现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学科交叉互动的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激烈变化,使文化活动出现了更加频繁交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时代、个人、艺术作品三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和生活记忆,每个时代的人对生活、对世界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察.而艺术作品的形成更是个很奇妙的现象,它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这些因素有创作者自身的所思所想,亦包含所处环境和特定时代所给予的观点.因此,艺术作品是一个时代文化和文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保罗·高更作为后印象主义大师,他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了寻得艺术的真谛,他勇敢地脱离文明社会,而到塔希提岛的土著居民中去生活,追求至纯至美的艺术境界,这样的献身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5.
真实感情的描绘一直是艺术家所推崇的主题.在艺术中反映感情的艺术家很多,这里,在现实生活中分析美国人的爱情观,对艺术大师作品中的真实情感进行解析,证实了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真实生活,表现并强化它是对生活的积累和沉淀.  相似文献   

6.
李艺华 《美与时代》2006,(12):42-43
追求意境是工笔花鸟画的重要特征.意境是艺术家以生活中的现实为描绘对象,蕴涵在艺术作品中的情感、理想、意趣等,是来源于艺术作品而又蕴藏于艺术作品之中的要素.工笔花鸟画的意境表现在意在笔先、形神兼备、具有诗意化等方面.同时,意境在具体的工笔花鸟画作中是可以具体感知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艺术所能引起的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思考往往是成就那个时代的思想核心,而"平面性"的艺术表达语言在现代艺术作品的表现中则更加隐晦,于艺术家抑或观赏者而言其凝练概括的特点都给予了现代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循迹现代艺术作品中"平面性"的表现,透过视觉形象试析"平面性"在现代艺术作品中怎样默契联系艺术家与观者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国家的女性艺术家来讲,她们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在这些差异性当中也体现着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共性。如俄罗斯女性艺术家在表现艺术作品时经常融入了夸张、大胆的风格,中国女性艺术家在表现作品的时候,其风格会更加细腻、柔和,但这差异性并不影响女性艺术家中独特的感性之美。中国和俄罗斯女艺术家都注重展现女性的地位以及女性的美态,在相关的女性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人体艺术还是摄影艺术,艺术家们都能将女性优美的形态或者独特的气质展现出来。此外,中俄女性艺术家们还注重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将生活的所见所闻化成一个又一个的作品,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郑倍倍 《美与时代》2016,(10):110-111
近百年来,徐州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知名的艺术家,他们构建了具有研究价值的现代美术资源。这些众多的艺术家自晚清以来开始了富有建树的美术活动——成立画会、社团,联合起来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承担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10.
所谓艺术的教育功能,指的是艺术作品这个客体能给予欣赏者个人这个主体以一定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何以见得呢?:这可以从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予以分析。从创作过程看,艺术家进行创作,思是有感而思,有思而发,总希望借助自己的艺术作品去影响人、影响社会。塑造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只是艺术家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女性形象是社会文明图像中无法割裂的客观存在,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现客体。处于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对于女性形象特有的审美标准。作为人类审视对象的一半形象,女性形象以其纯粹而又复杂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之中,光从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而论,女性形象在其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西油画的发展中,女性形象始终贯穿其中,女性以其柔美的形象、曼妙的姿态吸引着众多画家进行描绘。女性形象是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大文化背景下,各类艺术都在创造着符合时代的新面孔.中国书法和日本书法也摆脱了传统模式,在章法、结体、墨法、书体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革新,使艺术家的情感和艺术作品得到了较好的融合,赋予书法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脱离生活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秦俑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永久的魅力,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艺术风格是用来品评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重要视角,而独具特色、成熟的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根据艺术作品语言表现的不同审美形态,可以把主要的艺术语言风格类型归纳为两两相对的四组八种:优美与崇高、素朴与华丽、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  相似文献   

15.
陈新 《美与时代》2004,(4):22-23
纵观整个艺术流程,似乎不能忽视对艺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形式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一切活动的具体体现,这种体现又是通过各要素达到的,如绘画中的构图、造型、线条、色彩等.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个人的审美追求,审美趋势,与艺术教育和社会发展向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社会不论物质中的精神建设还是精神中的物质生活;不论是人的个性生存还是生存中的个性,美都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从另一角度说,艺术也标志着某一时期社会的发展进程,标志着文化的进步和落后,同时强化人们的意识及世界观,推动着社会审美趋势的变化发展。为此,许多艺术家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来向人们传达自己的理想、感情和审美观念,去影响人们的性情,改造人的灵魂。优秀的艺术品不仅使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丰富的忠实的生活情景,并且还因为它体现了艺…  相似文献   

17.
一幅好的作品,离不开画面的形体、结构、色彩、空间、透视等等基本构成要素,这是其最基本的问题.然而影响画面精神内涵的画家心态、心境,画家的艺术修养、文化内涵、品位,审美眼界的高低等因素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画面所表现出的精神性的东西,即画面之外或画面深处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正是画面是否耐看的核心所在. 真正的艺术品只能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的.没有鲜活的生活、生命体验,艺术作品就很难感动观众.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中国水墨艺术的现状与实验水墨的产生与发展(一)实验水墨的产生与发展1.实验水墨兴起的历史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改革开放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带来了全社会文化的转变,就文化生活、思维意识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前卫艺术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当时的艺术界缺少一种现代艺术精神,艺术怎样才能融入现代化,是摆在艺术家们眼前的最现实问题。为此在中国水墨艺术界引发的创新、反思、争论、实验、  相似文献   

19.
玛丽·卡萨特是19世纪美国艺术史上比较突出的女性艺术家,她凭借着对新潮女性的刻画,以独树一帜的角度描绘母子日常,获得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家的认可。作为一名女性,她完美地利用了女性在母子亲情中更加丰富的情感,并将它们传达给观众,用特有的眼光和角度,获得属于女性的荣光。她的油画作品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启迪我们发现平凡中的伟大。分析玛丽·卡萨特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原因、她的艺术作品的产生以及绘画构成、同情感题材的其他女艺术家的创作,致力于研究她的画面中强烈的感染力和共情元素。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与艺术相辅相成。没有一丝生活特点的艺术作品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根之花,会淘汰、凋谢。生活是极其丰富的,每个人选择的是不同的艺术视角。艺术家唯有在生活的波浪里去沉浸后,去锻造出独特的眼光来观察、提炼、选择生活后,才会挖掘创作的动力元素,成就艺术。因此,基本所有的艺术家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生活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