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召开座谈会,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问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的重要表现”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我国现阶段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这是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一贯思想,并不存在什么“重提阶级斗争”的问题。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2.
一、认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新态势西方帝国主义从来没有放弃敌视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立场,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终于在东欧、苏联得逞。在新的情况下,国际反动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课题,值得引起人们重视。特别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垄断资产阶级企图通过“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加紧实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前些时候,国内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利用我们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削弱  相似文献   

4.
江苏天主教界从这次由学潮到动乱到反革命暴乱这一过程中,受到了极其深刻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我们冷静地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起来: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祖国就没有前途,人民就要遭殃。有了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才会获得新生,才能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才能使教会确立爱国爱教的正确方向和办教方针。  相似文献   

5.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问题当前说法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是在一个新的阶段上继续进行着。首先,新时期没有离开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910页)列宁还指出:“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是我国坚持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今天,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宗教,成了国际反共反华势力推行其和平演变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宗教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在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面前,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对反渗透、反颠覆,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对维护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教》1990,(1):5-6
<正> 中国道协四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1989年9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白云观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共中央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召开的。这对我们道协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社会上极少数一贯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利用学潮,掀起了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动乱,进而在北京发展成为反革命暴乱,其罪恶目的就是要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场严重的政治斗争中,中共中  相似文献   

8.
简讯     
6月10日上午,中国天主教“两会一团”驻京负责人和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全体教师以及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大家一致认为,发生在首都的这场反革命暴乱,是一个时期以来极少数人阴谋制造动乱的恶性发展,是他们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罪恶企图的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末叶,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离心力量,施行“遏制战略”、“超遏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导致苏东剧变、前苏联解体,给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投下巨大阴影;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于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加剧在全球范围掠夺资源和国际剥削,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和经济泡沫,造成了资本  相似文献   

10.
看了《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年第二期刊登的《阶级斗争属于社会存在吗?》一文后,受到不少启发,对文中的有些观点也是同意的,但有一个基本观点难于同意,就是该文认为“阶级斗争属于上层建筑这个领域”。我们认为,这种观点至少在以下三个根本问题上不好解释。  相似文献   

11.
这里译出的是G.施梯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辩证法》(柏林科学院出版社1964年)第六章。作者首先就《精神现象学》的“感性确定性”和“主人与奴隶”讨论了黑格尔关于对立面转化的学说,然后谈到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如何继承了这一学说,最后解释了对立面转化的昔干方面。作者只说黑格尔关于对立面转化的学说是唯心主义的,而没有指出它与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根本对立;作者只谈黑格尔的这个学说的伟大贡献,而没有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学说的唯心主义与矛盾调和论的批判;作者只是抽象地谈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没有说出这种转化是经过斗争实现的,在阶级斗争中就是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作者甚至于说什么“关于对立面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没有任何成熟的理论”,贬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这次国际会议的题目定为 :“美学与文化 :东方与西方”———以方位来确定会议名称 ,这在美学上还是一个尝试 ,尽管在其它领域这已经不新鲜了。如果有人问 :有没有可能去讨论美学的南方与北方 ?我会回答 :当然 !而且 ,如果可以 ,我会努力去促进这种讨论。如果有人问 :会不会有美学的中央与边缘 ?回答则是 :不仅有 ,而且过去的国际美学会议大都是如此。在这些会议中 ,先列出一批西方美学话题为主 ,再加上一个边缘性的“非西方美学”或者叫“第三世界美学”的话题。其实 ,这么做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在以前的世界美学大会上 ,只有中央 ,没有边…  相似文献   

13.
官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解决的难题,反官僚主义是毛泽东的毕生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为分析处理社会政治问题的两种基本框架,两者关系经历了从“两类矛盾”分解吸纳阶级矛盾,到阶级矛盾不断产生逸出“两类矛盾”范围的冲动,再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反过来统领“两类矛盾”的演变过程。与之相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官僚主义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从归属人民内部矛盾到在“两类矛盾”之间摆动,再到成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混合物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女子十二乐坊”(以下简称“乐坊”)是近几年来在国内乃至国际乐坛上走红的一个时尚的演出团体,自从她诞生以来,音乐界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她的评头论足。然而,有些评论者在评判视角、评论方法等方面,与“女子十二乐坊”的实际存在着一定的错位。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共同道德”,只有具体的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作为阶级斗争武器的阶级道德。因此,任何阶级社会里,都存在有两种对立阶级的道德观点。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的不可调和性,也决定了阶级道德之间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末以来,国际阶级斗争风云变幻莫测,我国改革井放逐步深入,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围绕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国内外流行那么一种议论,认为哲学应该“超脱”政治,转向纯理论研究,否则,服从政治、府首听命,就没有出息,甚至会“跟着政治犯错误”。我们不妨称之为“超脱”论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17.
从1950年起,22岁的李嘉诚开始在商场上创业发展。在近60年的沧桑岁月中,他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经历了动乱的“文化大革命”,经历了来势凶猛的亚洲金融风暴,经历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令人叹服的是.他不仅从未有过一年亏损,而且还—步步地由“塑料花大王”走向了“地产大王”,成了世界华人的首富。  相似文献   

18.
在1990年10月召开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讨论会上,对现时代和社会基本矛盾提出了多种概括(参见《哲学动态》1990年第12期),笔者试作一些评析, (一)关于对现时代的概括我赞成“大小时代结合”论的观点,因为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但大小时代如何结合,又需从人类社会的总体联系中把握。我又同意“相持阶段”的概括,但尚须作进一步的说明。作“和平与发展”的概括,从一定角度上看没有错,但它未抓住时代的本质。事实上,和平与发展,仅是两种力量斗争处于相持阶段的外在。表现,是从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说的。概括为“相持阶段的时代”,则是从矛盾双方斗争性的角度讲的。这一概括抓住了时代的本质,意味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利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加紧社会主义建设,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无产阶级革命新的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附记这篇论文是在六十年代为纪念玄奘法师逝世1300年而写的,后因故纪念活动停止举行。写成后不久在中央民族学院曾就此论文作了一次学术讲演,当时打印了若干份,发与听讲者并曾寄与海内专家请求指正。那时收到了若干份意见,但还没来得及修改,国内首先是学习紧张,以后又进入动乱状态,意见书也在动乱中遗失,实可惋惜。尤其是陆志韦先生曾就此文中讲音译的部分提出很详尽而可宝贵的意见,但现在也无从吸收了。这次付印基本上未曾改动,一来是我的学问在这一方面并无长进,与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情况相同,有七八年我未曾读专业的书。致我苗而不秀,可慨也夫!二者是我现在健康情况欠佳,发表此文谨请  相似文献   

20.
道与气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中国哲学的基础归结为两个范畴,那就是“道”与“气”。一、道与理1.中国哲学之所以把道与气作为自己的核心,乃是由于中国哲学形成的历史条件。中国哲学形成的时候,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在周天子有名无实的统治之下,各诸侯国国内、国际的纷争不断,如何治理好国家,使国家强盛、富足而有秩序,并且使天下免于动乱,是当时思想家们关心的首要问题。思想家们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为诸侯聘用,获得社会的承认,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的思想家也关心个人。但是,他们所关心的“人”,主要还是自己的同类。他们关于个人命运的讨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