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心理特点,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上有显著的特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多种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犯罪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自卑、冷漠、失衡、享乐和刺激五种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随社会变迁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利用横断历史的元分析方法对98篇测查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联结和社会威胁方面的6项社会指标均显著预测其上升趋势。该研究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宏观影响因素,并从宏观视角为手机成瘾的干预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严重社会问题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心理背景相互作用的结果。本将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探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社会环境影响和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研究,需要探讨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同时,在防止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应加强社会心理学的消除及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法制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顺安  李绍华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102-107,56
青少年犯罪自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更是社会的不幸,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在介绍美国和日本青少年犯罪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且针对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以期能够减少、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繁荣,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在逐年上升,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凸显出来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在新时代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加健康、更能够持续发展,不仅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就业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塑造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龙菲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5):118-120
青少年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入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列的三大公害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结构变迁,青少年犯罪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在我国2.2亿青少年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析,提出了转轨时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趋势,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矫治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青少年性犯罪问题 从性犯罪的趋势看,我国性犯罪的趋势是上升的,特别是青少年性犯罪较为突出。在性犯罪的青少年中,女青少年性犯罪趋势也趋于严重。从性犯罪的范围看,前些年在校学生中性犯罪的人极少,现在在校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中性犯罪的情况时有所闻。 (1)青少年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有些人从青少年性犯罪的心理特点分析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其特点为: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的青少年犯罪相当严重突出,其中未成年犯罪增长的情况更为突出。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公布前,江苏全省法院1978年判处的未成年犯还只占判处罪犯总数的1.23%,人数不足百名。1979年后未成年人犯罪开始大幅度上升,近几年都以40%  相似文献   

10.
王继华  张承平 《学海》2001,(1):147-150
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 ,计算机信息网络也不例外。 2 0世纪中叶以来 ,计算机技术在全世界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 ,有力地推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但同时针对计算机功能和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的犯罪也日益暴露出来。特别是 80年代以来 ,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犯罪案件更是与日俱增 ,发案率迅速上升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 30 %左右 ,在个别高技术集中地区 ,发案率更高 ,而且呈直线上升趋势和在全球逐渐蔓延态势。① 在我国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相对起步较晚 ,但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 ,计算机犯罪正日趋增多 ,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女大学生群体,关注她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分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并研究其对策,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素质,促进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关注。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机构在洗钱犯罪中的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洗钱罪,就是指行为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或者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为其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表现为犯罪行为直接或间接地侵犯国家、集体或者公民个人的财产利益,再将犯罪行为非法攫取的财产以合法的形式投入社会,供犯罪分子“合法”地使用或挥霍。因此,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分子通过“洗钱”使“黑钱”合法化,不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也为更多严重的刑事犯罪提供了资金条件和犯罪动机。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自从有犯罪现象以来,女性犯罪所占的比率是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改变,使女性犯罪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急剧增长的势头。这种趋势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女性的犯罪心理在作怪。因此,本就从女性的性别、心理特征这两方面来剖析女性的犯罪心理。  相似文献   

14.
论影响大学生自杀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自杀现象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已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但是对其的研究尚未达到足够的重视,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将从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环境因素着手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共同为大学生营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加速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这一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诸方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犯罪问题也不例外。不仅犯罪主体成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着种种误区,学校要积极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与社会、家长的联系,多方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后期的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迄今为止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无论是研究队伍,理论研究及学术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总结十余年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意义的。一犯罪心理学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才有所发展。因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十年内乱后出现的复杂因素,社会犯罪尤其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突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青少  相似文献   

18.
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明确树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理想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坚定信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去辨别各种错误的人生观,并彻底清除其影响,逐步树立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大学生的犯罪案例出发,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并对大学生犯罪心理进行了分析,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的物质享乐主义和社会主义同中国的传统思想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暴力犯罪事件屡屡发生。在一系列的犯罪案件之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比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爆炸、杀人、强奸、抢劫和伤害五类暴力型犯罪案件中,未成年人占了绝大多数。许多震惊社会的重案、要案都是未成年人所为,危害十分严重。未成年人处于认知结构完善不全面和认知水平较低的时期,其心理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时社会道德和是非做出错误的评价,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易触犯法律和法规,容易导致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