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说清孙中山伦敦蒙难的事实,并寓评说于叙述之中,以显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一孙中山两闯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暴露身份而被捕。1895年10月,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起义流产,逃至香港。接着,经日本、檀香山、美国,于1896年9月30日抵达英国。第二天到...  相似文献   

2.
克里希纳穆尔蒂(Jiddu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宗教思想家,诗人。1910年被神智学派宣布为世界的新导师,但1929年与神智学派断绝关系。他认为,真理只有直觉地即在自由“表露”个性情况下才能揭示出来,而任何完善的哲学体系和...  相似文献   

3.
《密教通关》解析陈士强《密教通关》一册。现代持松著。成于1936年。1939年在上海排印出版。通行本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持松法师论著选集》本。持松(1894—1972),俗姓张,湖北荆门县人。法名密林,受学密法后阿黎赐灌顶号为入...  相似文献   

4.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近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琐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群豹 《管子学刊》2005,(4):114-115
史学家把公元1840—1919年这一时期,称作中国的近代社会。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两次大的对外战事:一是由英国人发动的旨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二是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其结果,都以中国人的失败而告终。许多有识之士由此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于是,催生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5.
马相伯先生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五周年。他在世享年一百岁,那时正是我国遭受欺凌,任人宰割的苦难岁月。他生于1840年,当年英国陷定海掠宁波就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英国割掘了香港;六岁时上海开辟租界,十八岁时,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十九岁时,沙俄侵占了黑龙江以北两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和乌苏里江以东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五十一岁那年,英国又占领了西藏、哲孟雄一带。五十六岁时,日本侵占刘公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部覆灭,丁汝昌自杀。不久,台湾、澎湖群岛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是1997年我国的大事,是我国现代史的大事,举世瞩目。全国人民正在翘首以待这重要时刻的来临。1842年和1860年英国胁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香港被英国占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再次瓜分中国,已经占领香港岛及南九龙的英帝国,乘机强迫清政府于  相似文献   

7.
黄广尧 《天风》1997,(6):16-16
今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是1997年我国的大事,是我国现代史的大事,举世瞩目。全国人民正在翘首以待这重要时刻的来临。1842年和1860年英国胁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香港被英国占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再次瓜分中国,已经占领香港岛及南九龙的英帝国。  相似文献   

8.
兴教育才的楷模吴一飞马松亭大阿訇于1895年2月19日出生在北京牛街一个伊斯兰教世家。幼年时父母先后归真,因家境贫寒,9岁即入牛街礼拜寺接受经堂启蒙教育。曾先后在北京牛街、马甸、花市和外地的营口、新保安、上海以及河南孟县桑坡等地清真寺投师求学,研读伊...  相似文献   

9.
兴教育才的楷模吴一飞马松亭大阿訇于1895年2月19日出生在北京牛街一个伊斯兰教世家。幼年时父母先后归真,因家境贫寒,9岁即入牛街礼拜寺接受经堂启蒙教育。曾先后在北京牛街、马甸、花市和外地的营口、新保安、上海以及河南孟县桑坡等地清真寺投师求学,研读伊...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以降,西学东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在各类"西学"传入我国时有一个经日本"中转"的环节。英国哲学家T.H.格林的伦理学说传入我国的过程即属此类。本文梳理格林伦理学在19世纪末期先被引入日本、后在我国传播的过程,尝试厘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因"日本环节"的存在而产生出的两个思想谱系。  相似文献   

11.
龚颖 《中国哲学史》2017,(4):92-100
甲午战争以降,西学东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在各类"西学"传入我国时有一个经日本"中转"的环节。英国哲学家T.H.格林的伦理学说传入我国的过程即属此类。本文梳理格林伦理学在19世纪末期先被引入日本、后在我国传播的过程,尝试厘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因"日本环节"的存在而产生出的两个思想谱系。  相似文献   

12.
1994年9月17日,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阖然长逝,享年92岁(1902—1994)。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波普尔思想明晰深邃,富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思考卢钟锋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变法主张。后来梁启超从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经验出发,在《新民说》中将严复的“民力、民智、民德”一统称为“民质”,并通过中西比较说明中...  相似文献   

14.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著出版的《癔病研究》一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建立的标志。虽然现在看来此书的出版具有不朽的意义,但在当时的欧洲却遭到不少的非议,弗洛伊德本人也因此被维也纳医学会除名。1900年弗洛伊德被邀请到美国克拉克大学举办系列讲座,...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英国乃至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弗兰西斯·哈奇森第一次提出了以情感为核心的正义观。自然情感被视为正义的基点,情感秩序被视为正义的目标,为了确保正义得以实现,纯粹情感被视为有效保障。作为苏格兰启蒙学派领军人物,哈奇森情感正义观实现了人类情感的世俗化转向,不仅给斯密、休谟等人的正义观奠定了理论框架,而且给17—18世纪剧烈变革的英国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英国哲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A·蒙特菲亚尔先生访谈录冯俊,肖巍阿兰·蒙特菲亚尔(AlanC.Montefiore)先生是英国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BalliolCollage)的研究员和导师(FellowandTutor),继罗素、摩尔、丁·赫胥黎、莱...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Jugen Habermas,1929——)是法兰克福学派第2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哈贝马斯评价西方学者一般高度评价哈贝马斯及其理论体系。《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的编者R·A·戈尔曼认为,哈贝马斯在有关方法论、哲学、政治学等重大问题的许多争论中,均是个核心人物,他制订了一种把语言哲学与社会理论综合在一起的交往能力理论,发展了行为和社会进化理论,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奠定了规范的哲学基础。”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兰认为,哈贝马斯象他的前辈一样,不仅讨论方法论问题和作为  相似文献   

18.
一部富有开创性的力作──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评介方立天,张风雷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开展,我国大陆和台湾的佛教学术界也开始接触并进行学术交流。这对于海峡两岸佛教学术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由于接触...  相似文献   

19.
细节的力量     
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因一个马掌钉而输掉整场战役。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一句话:“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该小说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