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凭借时间性副词、时间性名词、时间性助词来体现语句的时态。从指谓性和交际性两个方面研究现代汉语中一大批时间副词指号,是自然语言逻辑必须承担的使命;这对于扩展时态逻辑也具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运用可能世界的概念说明时态,归纳出若干个基本的时点集,由此对一批时间副词作出逻辑的刻画,从而提出与时间副词相关的言语交际中的推理形式。一说话人使用有时间性表述成分的语句,实质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作出了一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有一门真正考虑到自然语言特点的逻辑学,那就是语言逻辑。语言逻辑(又称自然语言逻辑或自然逻辑)主要是从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逻辑问题的。从历史上看,虽然自然语言的历史长  相似文献   

3.
1.词项按照指号学的观点,自然语言可以解释为由语词指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体系。语词指号是一组组语音或一个个笔划序列,也就是自然语言中的那些单词或短语。语词指号都具有意义,语词意义是语词指号所传达的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传统逻辑所说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语词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典逻辑和变异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些定义性澄清 经典逻辑是指由弗雷格、皮尔士、罗素等人创立的现代逻辑系统,由统一的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构成,叫做“一阶逻辑”,其特点是使用特制的人工符号语言,运用公理化、形式化的方法。与后来出现的各种逻辑系统相比,经典逻辑至少含有下述假定或预设: (1)外延原则,即它在处理语词、语句时,只考虑它们的外延,并认为语词的外延是它所指称的对象,语句的外延是它所具有的真值,如果在某一复合语句中用具有同样指称但有不同涵义的语词或语句去替换另一语词或子语句,该复合语句的真值保持不变。这就是著名的“外延论题”。  相似文献   

5.
6.
·释名·东汉刘熙有《释名》一书,是究明万物命名的由来的。在“漫话”开篇之前,不妨先解释一下“语言逻辑”这一名称.语言逻辑以语言为对象,研究其中的逻辑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粗浅的说明,并非定义. 语言逻辑严格地应当称为自然语言逻辑。因为现代逻辑中所说的“语言”,往往指谓某种人工语言,“语句演算”指的是命题演算,连“表达式”也指符号表达式.为了区别于人工语言,人们把人类语言集团的  相似文献   

7.
英国逻辑史家齐亨在六十多年前(1920)说过:“在近一百二十年里语言科学的长足进展也造成了机缘,使人们深入地去研究逻辑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些研究从许多方面推动了逻辑。”(见王宪钧、吴允曾等《逻辑史选译》第163页) 我们知道,语言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对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当然也有符号性,不过主要是前二者)的系统分析。从这方面讲,文艺复兴到近代的逻辑思想家们也还未达到此一水平。虽然如此,然而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同概念相当的术语是“名”。“名”这个字,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名大体相当于语词和概念。人们对事物有了一定认识,形成一个思想,用语词把它概括、巩固、表达出来,就是概念。在人们的认识和交际领域,概念和语词是密切联系着的一个整体。“名”这个汉字就表示语词和概念的统一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名”作为独立的概念和范畴进行探讨。他把名、言、事联系起来,考察了三者之  相似文献   

9.
意义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意义问题是问,在什么条件下一个语句(语词)是有意义的(所指的是认识意义)?这个语句(语词)的意义是什么?前者又称为有意义性问题,后者即狭义的意义问题,这两个问题不可截然分开,在有些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者)那里,它们可视为同一个问  相似文献   

10.
所谓索引语词就是指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便无从确定其所指语义的一个词或表达式。对索引语词来说,首先必须知道是谁正在说或者写它,并且是在何时,何处说和写它,以便知道它所指的具体事物是什么。比如,所有的人称代词都是索引词,因为要知道“你”或“我”指的是谁,我们就必须知道谁正在说谁或者写谁。“昨天”、“今天”和“明天”以及所有的时态动词也是索引语词,因为它们的时间指称是语境的一个函项。 索引语词的逻辑研究主要是在逻辑语用学的  相似文献   

11.
名字(和其他初始的东西)如何与其指谓相联系,这种经典的观点在许多方面是极其难以置信的(比如,它说你可以仅仅指谓可以从“逻辑专门的”初始符号定义的事物;它要求有这样一些陈述,比如“如果西塞罗存在,那么西塞罗痛斥喀提林”,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分析的,即它们是由语言学规则保证的并且不受未来发现的修正)。在塔尔斯基写作的时候,这种经典理论是唯一可以得到的理论,我猜测,由于这一理论的困难,因此塔尔斯基的虚假理论DE和DC似乎是有道理的——它们并不令人激动,但是如果你想要某种令人激动的东西,你就得到逻辑专名。任何解释语词与它们所涉及的事物的企图都一定不可避免地要么导致一种非常不可能的理论(像罗素的理论),要么导致一种平凡的理论(像塔尔斯基的理论),这种判断今天似乎仍然得到广泛接受。但是我认为,最近几年来,随着克里普克和其他一些人的因果指谓理论的发展,这种判断已经变得不那么有道理了。根据这样的理论,对于“西塞罗”指谓西塞罗和“μ介子”适用于从介子这些事实,应该以西塞罗(μ介子)和我们关于“西塞罗”(“μ介子”)的使用之间的某种因果网络来解释:即具有某种社会性质的(“西塞罗”这个词从这个名字的原初使用者传到我们,或者“μ介子”这个词从物理学家传给普通人)和具有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引入在近些年里,塞恩斯伯里(R.M.Sainsbury)越来越细致地为我们描画了一种理解指称的新思路,最后,他在其新书《没有指称物的指称》中提出了关于指称理论的一种系统的新框架。(Sainsbury,2005)塞恩斯伯里相信,意义真值条件理论在考虑意义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对小于语句的指称性表达(referring expressions)是适用的。对于语句,真值条件而不是真值构成了意义。无论一个语句的实际真值是真还是假,其意义都是不变的。类比于这个思路,对于一般的指称性表达,它的意义应是指称条件。无论世界上是否有东西实际上满足指称条件,指称性表达的…  相似文献   

13.
《指物论》是层次分明的说理性论文而非对辩体文字,“指”在《指物论》中的基本含义是作为“指谓”产物的“指称”。“指固自为非指”(“指非指”)是《指物论》的理论归宿,这一理论归宿的主体论证环节是两次假设前提的推证,即分别假设“天下无指”和“天下无物”以推证“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具体又包含八个推论,最终得出了“指固自为非指”(“指非指”)这一在“离”物的层面上谈论“指”的抽象普遍性结论。“指非指”的命题是对《白马论》“白马非马”的引申和提炼,其中两个“指”的含义并不相同,“指非指”强调的是语言表达中物类指称和性状指称结合的“指”(“指与物”)不同于单纯的物类指称。公孙龙严格区分指称之间的差异性,乃出于“正名实”的需要,与《庄子·齐物论》对“指”的批判和解构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4.
一、杜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辩证法是被作为一种哲学提出来的,但是,“社会主义”有多种指谓,“辩证法”也有多种含义,社会主义辩证法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语词的?从而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需要通过语义分析加以明确的。  相似文献   

15.
有些逻辑书说,定义有两类:一是真实定义,真实定义就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的定义;一是语词定义,语词定义就是规定、说明语词意义的定义。用词语或句子规定、说明语词的意义是不是定义? 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在《分析后篇》里,亚里士多德说,定义是表明“某物究竟是什么”和事物的本质的。他指出,如果一个陈述可作纯粹换位且能揭示实质的(即回答“某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它就是定义;如果一个陈述不能  相似文献   

16.
“多数”是自然语言中常用的一个表示事物数量的语词,对其进行精确的逻辑分析,不仅是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助于提高逻辑自身的表达能力。因此,本文力图结合有关的理论,对其进行探究。 一、“多数”的特性及经典一阶逻辑的局限性 “多数”与自然语言中表示事物数量的其它词,如“所有”、“有的”等,具有类似的语法性质和功能。它可以被用作代词,也可以被用作形容词。而“所有”、“有的”等词,能被经典一阶逻辑看作逻辑量词,做精确分析,那么,“多数”能否作为逻辑量词来解析呢?  相似文献   

17.
普通逻辑中有不少含“没有”的判断形式。其中有几种容易引起人们认识上的分歧。这些判断与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句隶属于不同的科学体系。但由于思维对自然语言的依附,逻辑与语言在语形上的交结,我们在对这些判断进行分析时,必须结合“没有”的语法意义及判断语句的语义、语境来考虑,才能加深理解。“没有”是个比较特殊的语词。它用在动词、形容词前,是一个副词:用在名词前。则成为两个词——副词“没”与动词“有”,可用肯定、否定相迭发问“有没  相似文献   

18.
1.可以说,指称概念已成为当代语言哲学中实在论的新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指称概念就其表示语词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蕴涵了一个普遍接受的思想;凡被指称者必存在。塞尔十分恰当地把这个命题称为存在公理。本文将要论证的观点是,存在公理是不能证明的和不必要的,我们应该满足于一种没有存在公理的指称理论。  相似文献   

19.
张存建  何向东 《哲学研究》2012,(4):89-95,114
语词自身并不指称,作出指称的是人——这是斯特劳森(P.Strawson)关于名称之指称的一个洞见。然而,个体有关于名称之指称的对象的多个信念储备,在遇到含有某个名称的表达式并意欲对之做出反应时,他如何确定这个名称的指称?经典语义理论没有专门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4) 语义方面的论证 语义方面的论证提要: 亚里士多德根据语言有确定的意义,来证明事物不能既是如此又不如此,来证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判断)不能都是真的也不能都是假的。 一个语句中的联系词“是”与“不是”,谓词如“人”与“非人”,联系词与谓词联合起来,如“是人”、“不是人”、“是非人”,都各有确定的意义。根据这些语词的意义与定义,我们就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