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科学与艺术》包含了卢梭许多后来思想著述的萌芽,它讨论的是科学艺术的"近代复兴"与道德的"社会风俗"的关系。卢梭仅将科学艺术视作文明,并把它们与道德对立起来,认为近代文明失去了本原的道德精神实质。但所有的成熟文明都包含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道德也是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文明的价值和规范的基础。卢梭没有意识到,否定文明也就等于否定了道德。但卢梭文中对科学艺术的批判反思,对道德乃至宗教救赎精神的推崇,赋予其思想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与启示意义。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的进展和艺术的普及已经发展到了卢梭难以想象的程度,科技的兴盛固然带来了普遍的福利,却也走近了这样一个门槛:高新技术给人类带来无数方便与好处,人类的控物能力不断大幅提高;与此相比较,人类的道德自控能力若没有相应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可能带来难以预测但却可能改变人类文明命运的后果。这种不平衡无疑会是人类文明一个持久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2.
绘画艺术是伴随着人类文明流动的始终存在,它是时代脉搏最敏感的回音,述说历史每一个节点人类存在与"当下"产生的关系。身为艺术家应该保持着关于艺术、社会与自身的思考,但同时艺术家首先又是人,出在时代与社会的洪流之中,面对各种声音和现象,不免陷入矛盾与迷茫,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到底该如何权衡?绘画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的关系要如何处理?文章试图阐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然而在很多讨论中,对文化的概念缺少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导致一些认识模糊不清,例如所谓"科学与人文的对立"。本文拟澄清四个方面的问题:(1)何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观;(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观的核心是什么;(3)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4)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对于当今时代面临的问题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运动,提出一条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新路径。我将重点描述,在共产党统治下,"知识分子"这个社会范畴是如何具体化的。在这场运动中,"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被一般化、普遍化,各种各样的人群被纳入这一范畴,并在此范畴内确立了多元主体的立场(multiple subject positions)。这一具体化过程持续到思想改造运动以后,对中央政策、地方组织和个体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的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国家-知识分子"关系以及所谓"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阿尔希波夫(A rkhipov,Abram Efimovich 1862~1930)出生于农村,是俄罗斯、苏联画家.曾参加过巡回展览画派.他主要描绘农村题材,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曾获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当科学的结论与我们赖以维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世界的观念相冲突时,百姓将遭殃"这一观点,阐述了在美国的科学与反科学的冲突。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分析,得出人们总会陷入简单的将因果关系判断为时序关系误区的结论。又通过描述政府操纵数据而胁迫科学家妥协的行为,来支持其论点。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这是一位从事科学与人文教学的学者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信中就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家为什么信教”的问题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从科学与宗教的融合与分离和科学家信仰的社会、伦理及精神层面进行分析,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本期论坛的四篇论文,可以说都是从某个角度谈人与自然、与世界的审美关系问题。李健夫先生的论文倡导的科学主体论美学,基本点就在于立足人类现实生存的整体研究;徐大卫先生的《艺术与科学》,比较研究了艺术家与科学家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和人格建构;王祥博士的《自然审美可否标准化》,刘成纪先生的关于写生的谈话,其中心都是阐释人对自然世界、对社会人生审美感知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1 科学与艺术的同一性科学与艺术的同一性首先在于两者皆以创新为其根本特性。创新是一个艺术家存在的惟一理由 ,没有创新 ,缺乏个性是艺术的大忌。艺术家皆以叛逆者自居。他们或者以传统为其叛逆对象 ,或者以他人为其叛逆对象 ,努力把自己与传统、他人区别开来 ,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同样 ,创新也是科学家存在的惟一理由 ,没有创造和发明 ,科学就会停滞不前 ,科学家就失去了一切事业基础。科学家也以叛逆者自居 ,把批判精神作为自己的创新前提。无论是创新开始时的问题意识 ,还是提出假说时的发散性…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关于思维结构的问题,还是多元智力的问题,均得到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的目的是(1)分析和比较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中国古代"六艺"教育的多元智力观的异同;(2)从思维的目的、过程、材料、品质、自我监控以及非认知因素等六个方面分析思维的结构,并提出自己的"三棱结构"理论;(3)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和讨论智力结构的难以穷尽性.  相似文献   

11.
内在自生,问题导向、案例推进和体制化、规范化是生命伦理学兴起和发展的三个特点,表明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科学家在科技伦理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生命科学和医学走到了前台,科技与伦理的矛盾冲突也有所不同.为此,要努力探求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主义艺术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思潮.许多女性艺术家和女性理论家开始思考并致力于改变社会中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不平等的现象,重新思考女性的自身价值、社会地位以及与男性之间的关系.美国女性主义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1954-)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将后现代艺术和摄影融于一体,在后现代领域中独树一帜,可以说她的作品从整体上成功地触摸到当代文化的敏感神经.她不拘于一般女性艺术那种纤细、精致的传统,冲破女性艺术追求坦诚,实在及修养的外观束缚,创造了其独特的具有自述性和女性主义特点的艺术形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孕育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即信息艺术,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多维的向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与艺术握手的结果.而"分形艺术"-信息艺术宽阔海洋中的一个小点以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展示给人们,使人们认识到该艺术和传统艺术一样具有和谐、对称等特征的美学标准.同时,"分形艺术"的生命力也非常强大,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艺术史研究的两种范式:艺术家的艺术史(艺术家—作品)和无名的艺术史(主题—题材—工匠),探讨了这两种范式的异同。宗教艺术具体表现为无名的艺术史形态,工匠是这一范式中的主要作者。宗教艺术的创制与沿袭,又可以对应于艺术家与工匠。"工匠"决不仅是一种身份指认,其概念的界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从医生和医院角度透视医患关系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医患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医学实践的核心问题和基础,受多因素影响,包括患者、医生(医院)和社会.在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今天,如何以系统论方法,从医生和医院角度分析制约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症结,是每个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需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理念,是医生和医院缓解日益加剧的医患矛盾,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民生问题上,“新左派”知识分子强调以社会公正公平为首要价值诉求,注重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出发,强调国家(政府)的角色与作用,坚持保障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利益的立场与关怀,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独到思路.尽管“新左派”知识分子的思考仍欠成熟,但为今天认识和解决社会民生问题拓展了思考空间,其强调立足本土、洋为中用的学术本土化意识和研究取向也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方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文艺复兴,证明了文艺的历史传承关系,以及传统与现实的对立统一关系。当代艺术不可能再以完全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今天的我们也不可能再变成古人。在艺术的革新中,古典传统是珍贵的遗产,是我们发展新文艺的出发点,但传统不能机械的重复,借鉴不等于模仿。停留在重复、模仿的阶段,必然导致艺术的僵化。我们现代的艺术家不管在艺术形式上采取何种方法,主要精力都应集中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上,道德感、社会感是我们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论式的反映,艺术的根源在社会生活,谁不承认这一说法,就被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这种观点至今仍然占据着艺术理论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艺术不属于认识论范畴.无所谓"唯物"、"唯心"之分.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价值——情感的形象建构,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生存结构和精神结构之中.人类的生存结构是艺术发生发展的根据,人类的精神结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源泉.与艺术相关的人类的精神结构有四个层次,它包含着人类进化史、社会发展史、当前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价值事件在人类心灵中的深厚积淀和人类的理想与想象的丰富内容.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和确定艺术的根源,把艺术只当做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论式的反映,是极其浅陋的,它会引导艺术退化为非艺术.  相似文献   

19.
常保瑞  方建东 《心理科学》2018,(6):1477-1483
已有研究表明"欲言又止"的情绪表达矛盾会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然而,与鼓励"一吐为快"的美国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本来就推崇"喜怒不形于色"。那么,文化会改变"欲言又止"与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吗?本研究通过对来自美国(鼓励情绪表达的文化)的549份问卷与来自中国(抑制情绪表达的文化)的509份问卷的对比分析,检验了抑制或鼓励情绪表达的文化规范在情绪表达矛盾与心理症状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具体而言,情绪表达矛盾导致心理症状增加和社会限制增加的结果既出现在鼓励情绪表达的美国文化中,也出现在抑制情绪表达的中国文化中。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一步表明,文化规范调节了情绪表达矛盾与社会限制之间的关系——在美中文化中,情绪表达矛盾因个体感知到较高的社会限制而增加了心理症状。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对情绪表达矛盾研究以及文化规范研究的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电影中,知识分子终于可以和"工农兵"一样,成为革命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中的主角,在主流话语中建构知识男性的形象与气质。海归身份的设置升华了知识分子回归祖国的选择,他们以知识报国的方式诠释了男性与国家的命题。科学知识分子被纳入国家建设第一线的"工人阶级"队伍,被塑造成科学偶像和道德楷模,成为契合于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要求的理想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