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诞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顽强反抗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他们重写生、重实践,主张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  相似文献   

2.
法国的浪漫派著名音乐家比才在论艺术巨擘时说:"我把贝多芬置于最伟大之上,最富盛名.带合唱的交响曲对我来说是我们艺术的颠峰.但丁,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荷马,贝多芬,摩西!在我看来,无论是创造了神圣形式的莫扎特;强有力宏伟而独特的韦伯;还是气势磅礴的戏剧天才迈耶贝尔,都无权争夺那'巨人泰坦'('音乐普罗米修斯')的王冠."[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的音乐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九首交响乐作品,是世界各大著名乐团的常演曲目,也被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们所喜爱.他的有些钢琴作品被现代的钢琴演奏家全新演绎之后,连普通的老百姓也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3.
董莹 《美与时代》2007,(1):105-107
里查德·瓦格纳是19世纪中后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集浪漫歌剧之大成,并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到顶峰.他的歌剧改革,不仅深刻影响当时及以后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如意大利、法国)歌剧艺术的进程,而且也是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世界歌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4.
对于油画作品来说,色彩是油画的灵魂.色彩主宰着整幅油画作品的构成元素,具有统帅作用.不管是现实主义油画,还是古典主义油画,色彩的魅力均不可替代.印象主义在19世纪中期法国登上历史舞台,提倡户外写生,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的目的,开启了色彩革命的先河.印象派画家大胆抛弃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在油画形式和技巧上进行革新和探索.印象派是传统艺术的终结,是现代艺术的开端.印象派绘画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更给我们当下的艺术教学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印象主义画派出现在19世纪后半期(1874)的法国,它的出现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印象派画家在对传统绘画继承的同时,基于对光学概念的进一步认识,又大胆地摈弃传统风景画的束缚,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勇敢探索,尤其是在色彩上的"放肆"尝试,使得他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色彩时代.他们使色彩成为审美对象的同时,又成为画家面对客观事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情的工具.色彩与光线的千变万化,瞬间景物的永恒印象,个人主观的情感表现,是印象派最突出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6.
德彪西是音乐史上一位与众不同的音乐家,虽然他的音乐不象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那样深刻而持久地影响人类,但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他那不可替代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永不可忘。他的音乐带有强烈的描绘性,色彩朦胧而具幻想气氛,典雅、精致,不追求浪漫的激情与棱角,不重视音乐逻辑的发展,通常借助标题传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谈到钢琴演奏时认为:"最重要和首先考虑的是所发出的声音,技巧和其他问题是次要的.首先是色彩!色彩!色彩!"[1]拉赫玛尼诺夫所强调的"色彩"即指钢琴音色.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塑造形象、体现音乐风格以及展示不同流派与学派的重要途径,也是演奏者理解表达能力及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钢琴艺术伴随着音乐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几个代表时期,各个时期的音乐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针对不同的音乐发展时期,从作品风格、触键方法、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探讨钢琴弹奏中对音乐的把握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德彪西是法国印象派音乐的大师,他创造性地借鉴了象征派诗歌和印象派绘画的创作理念,以崭新的音乐语言发展了钢琴作曲和演奏的空间,营造了画面感极强的艺术空间,其乐思和语言值得不断研讨和挖掘.通过对其代表作《版画集》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德彪西在织体语言、曲式结构、节奏、音阶变化等方面均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独到手法,充分彰显出印象派音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普朗克是法国"六人组"音乐流派的代表,其作品深受法国通俗音乐的影响,他的音乐创作手法集合了从古典到20世纪的音乐风格.《纳泽尔的夜晚》是一首能够代表他创作风格的经典作品,透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轻松、机智、风趣、诙谐的巴黎通俗音乐与浓郁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0.
作为19世纪末叶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德彪西在其钢琴音乐中彰显出鲜明的印象主义音乐美学倾向,即擅长抒情风格,钟情于自然题材,努力将音乐与诗歌、绘画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大自然瞬间"光与色"气氛的强调和音乐具象描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与思潮。一批青年画家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所呈现的种种绘画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塞尚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城市埃克斯的普罗旺斯,后期塞尚来到法国巴黎学习绘画。由于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塞尚的风格逐渐与印象主义者分离,塞尚的绘画逐渐脱离印象主义的流派,他忠于自己的绘画创作方式并取得了相应的艺术成就。塞尚的绘画强调艺术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塞尚作品中一直保持着一种冷静、平衡、结实的感觉,塞尚专注于对明暗、体积及空间关系的研究。他的绘画中所体现出的立体主义的倾向更是为之后立体派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同时他的绘画也成为了构成形式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卡米耶·毕沙罗,一位法国印象派大师,印象派的坚定守护者,他的艺术命运如同他的生活一样,充满着艰辛.从起初的不被官方肯定,到成为被同时代的人看成圣人一般,这位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在艺术上更达到了他的整体统一.曾被塞尚、高更称为:"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理想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心理动力之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其毕生的艺术实践实现着他的音乐理想:雅俗音乐观的融合;音乐的世界性图景.他的音乐理想跨越了国界和时空,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价值.  相似文献   

15.
莫扎特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在形式上似乎很简单,但却蕴藏着无限内涵,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永远是最伟大的。在大提琴演奏家及指挥家朱亦兵看来,莫扎特是一位永远的音乐家和天才教育家,他的音乐是近乎完美的,这完美体现在他是音乐天才,不是依靠坐在屋子里学作曲学出来的,不是动脑子动出来的,完全出于一种感觉,是心灵激荡的形态。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及指挥家,朱亦兵曾长期在欧洲旅居学习、演奏大提琴,指挥过多个甲级交响乐团。回国后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音乐教育和各种音乐活动中,有着自己独到的表演美学观点以及音乐教育理念,教导学生"技术不是杂技、艺术不同算术、动脑不比动心"。  相似文献   

16.
印象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群法国青年艺术家之中。当时他们一方面针对法国迂腐保守的官方艺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他们并不把现实生活进行客观方式的描写,而是从现实事物中,凭自己所得到的瞬间的印象,用主观的方式表现这些物体所流曳出来的光或情趣,捕捉印象中的光影和气氛。因此,光线、云雾、泉水、天空等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物体就成了他们描写的主要对象。60年代,首先在绘画界出现了莫奈、马奈等印象派的绘画大师。接着印象主义的思潮在19世纪下半叶影响到了音乐创作领域。印象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有德彪西、拉威尔等人。  相似文献   

17.
象征主义绘画与印象派绘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只不过印象派是绘画"模仿自然"的最后阶段,而象征主义却是从对外部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并对以后的超现实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艺术从传统艺术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起点.和以往众多艺术流派不同的是,象征主义艺术起源于文学领域,并且是在文学理论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很多诗人和文艺理论家都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茫茫黑夜游>堪称是与<追忆似水年华>齐名的经典作品.其作者路易-费尔迪南·塞利纳以独特的写作风格给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塞利纳本人将其成功的秘诀归因于一种"小音乐".本文将从互文性视角分析塞利纳将"小音乐"引入文学文本的过程以及音乐性文本在文学文本中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最擅长抒情的艺术,音乐美学中更认为"情"贯穿始终,而在声乐中因有了文字的加入,就更具备了文学、曲调、演唱一些本体美的特性.但"情"仍是根本,它体现在歌曲创作、演唱等各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形情"、"理情"、"唱情".  相似文献   

20.
与古典及印象派相比,后印象主义强调摆脱自然的束缚,注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注重绘画语言的表现性,强调艺术的个性,对后世画家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艺术的价值在于永不重复的探索,今天重新研究后印象主义绘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