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风山圣殿     
, 《天风》2012,(12):F0003-F0003
在香港高楼矗立、熙熙攘攘的沙田新市镇.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山岗上有一组别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通常.访容走近了才惊讶地发现.这充满中国传统建筑韵味的地方竟然是香港著名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丛林的核心部分是圣殿。这座原来设计用作祈祷小堂的圣殿呈八角形.蓝瓦红梁.檐角飞翘,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中国佛教进入改革发展阶段,社会影响力也波及到其他各种宗教。挪威传教士艾香德来到中国后,受佛教影响,积极学习佛经,深入寺庙与佛教徒进行交流,参访南京支那内学院,撰写了有关中国佛教的著作,并依照佛教寺院制度,先在南京和平门外创办景风山基督教丛林,后又在香港建立道风山基督教丛林。艾香德以较为开放的胸怀倡导宗教对话与宗教联合,当时虽然没有得到人们特别重视,甚至还受到了一些批评,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宗教对话与宗教联合被越来越多的宗教团体所认同与接受,已成为世界宗教发展中的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重新回视艾香德所倡导的宗教对话就显得更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武汉大学宗教学系主办的“基督宗教与当今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2 8— 3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天主教大学、美国圣若望大学、国际天主教哲学研究会、美国精神心理研究所、香港道风山基督教丛林、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外 2 0多个学术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 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现将会议内容概述如下。一、基督宗教与当今时代。与会者一致认为 ,基督宗教及其思想在人类历史还是一个“能动”的因素 ,它应当而且能够为当今时代的健康发展 ,为当今时代的和平事业和发展事…  相似文献   

4.
朝拜圣婴     
为了深入研究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加强内地与香港宗教界、学术界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于2005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香 山卧佛山庄举办“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 影响”高级论坛。出席这次论坛的人员来自内地和香港 宗教界、学术界及政界33人参与研讨。香港共有13人, 其中天主教有5人,基督教4人,学术界有4人;内地共有 20人参与,其中天主教3人,基督教4人,学术界5人,其 余是政界人员。此次论坛共发表论文25篇。  相似文献   

5.
爱艺 《天风》2001,(1):48-49
2000年9月17日上午在奥中友协和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主办,中国基督教协会协办,爱德基督教艺术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基督教艺术展》在维也纳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塞朴儿馆长在“高山流水”等名曲的演奏声中主持了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贵宾除来自奥地利各界的朋友以外,还有专程由德国赶来的前亚洲基督教艺术家协会秘书吉田惠女士,中国基  相似文献   

6.
肖安平 《天风》2009,(10):69-71
名扬世界、古色古香的香港信义宗神学院创建于1913年,原址位于湖北武汉灄口,后迁往香港,被誉为第三世界中最美丽的神学校园,坐落在优美的道风山上。2007年5月27日至2009年6月7日,经基督教全国两会派遣,我在此留学并获教牧学博士学位,感谢主的一路引领,内心充满了无限感恩。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文化的历史中,许多艺术的种类起源于宗教.哪里有宗教的存在,哪里就有宗教艺术的存在.各地人民,在接受基督信仰的同时,也运用当地独特的地方文化,来表达对于信仰的理解和感情.艺术是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富于表现力的手段之一.关于欧洲基督教艺术史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于基督教艺术在欧洲以外地区的发展演变,中外学术界关注甚少.本文旨在介绍研究基督教艺术的东渐史,尤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史,以促进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并为基督教的中国本色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9,(8)
充满活力的构图,不仅强调了剪纸的“动感”,凸现了这一民间工艺的装饰性,与此同时,作者将道寓与艺术之中,使之中国基督教根植于本土文化中探索、创新更具有民族、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15,(2):88-89
中国文化元素与基督教之间的共融,产生了多元化的基督教艺术——以国画、书法、蜡染、剪纸等作为视觉表现形式,用中国传统水墨笔法或民间工艺作为艺术载体……这些烙下中国印记的基督教艺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中国基督教会信仰生活中,表达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上帝的歌颂。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08,(22):F0002-F0002
本刊讯:金秋十月,应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和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的联合邀请,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率领下的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于10月19日-26日对香港、澳门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7,(4)
2007年1月21日,由爱德基金会、南京爱德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基督教艺术作品展假南京美术馆揭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爱德基金会董事长、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丁光训主教,江苏省副省长仇和先生,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中国基督教  相似文献   

12.
国内新闻     
<正>基督教全国两会消息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等于2019年3月5日,在本会接待了香港播道神学院院长郭文池博士。单牧师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基督教两会换届后的分工情况,郭文池院长对中国基督教两会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之后,宾主双方就今后如何开展神学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进行了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3.
综合消息     
《天风》2014,(4):62-62
江西省南晶市基督教九届十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于2014年2月20日,在南昌市志道堂召开。 云南省基督教两会于2014年2月24日至28日,接待香港浸信联会访问团。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基督教两会与香港施达基金会“十村百户”帮扶活动二期工程签字仪式,于2012年5月10日下午,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举行。湖北省基督教两会与香港施达基金会将捐资26万元,用于资助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虎坪、坎子山两乡的特困户发展特色畜牧养殖,帮助他们逐步摆脱贫困落后面貌。香港施达基金会与湖北省基督教两会对口帮扶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活动始于2010年10月。第一期工程共投资36.5万元,  相似文献   

15.
受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委派,瑞典隆德大学的Mika Vahakangas教授于2011年11月1日至4日访问我所。11月2日,Mika教授同我所道风奖学金获得者进行了座谈,考察了他们的研究项目,并予以指导。随后,他举行了题为《殖民主义时期的基督教宣教》和《基督教神学的处境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0月18—19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及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本土经验:中国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相遇和对话。有来自北京、宁夏、新疆、兰州、河南、南京、浙江、上海、广州、云南、香港等地的30余名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06,(19)
香港基督教领袖赴京访内地教会及宗教局应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邀请,香港基督教各宗派和堂会重要领袖8月14日组团到北京及甘肃等地,与中国政府和教会进行为期7天的交流活动。代表团由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前主席庞建新为团长、现任主席钟嘉乐及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席苏以葆作副团长率领。他们访问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统战部、北京市基督教两会  相似文献   

18.
焦阳 《中国宗教》2023,(6):42-43
<正>应港澳基督教机构的邀请,由徐晓鸿、吴巍牧师担任团长的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一行共24人,于2023年5月17日至24日在香港和澳门召开“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并与港澳教会、神学院和机构进行交流研讨。受新冠疫情影响,这次访问交流是中国基督教“两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首次出访,也是在香港首次举办以“基督教中国化”为主题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天风》1999,(2)
楼高22层的香港循道卫理大厦落成,重建前该处为香港堂基址,红砖碧瓦的教堂自30年代以来被公认为湾仔的地标。重建后的新堂饶有现代气息,钟声依旧。1998年11月22日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香港堂举行新厦新堂奉献暨钻禧感恩崇拜,由卢龙光牧师主持。香港堂主任李炳光牧师表示该堂发展方向,务求建成一间敬虔委身、具使命感、彼此相顾、创意更新和关怀社区的基督教会。邝广杰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由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主办,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宗教文化出版社和香港何世明基金有限公司、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香港信义宗神学院、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协办的“宗教的社会功能”研讨会,在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九龙国际宾馆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安保枝,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陈红星等12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自内地和香港的22位讲者做了演讲。一、酝酿良久各方关注由国家宗教局所属的宗教研究中心和宗教文化出版社与香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