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腧穴特异性研究中的思维方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研究一个问题,无非就是要弄清楚问题的实质或本质,也就是要弄清规律的东西.问题或事物的本质用语言概括后的表述,就形成了概念的内涵.在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当中,有相当一些问题是关于事物属性的归属研究.要判断某个事物是什么,的是要看这个事物的本质是否被某个概念的内涵所反映,如果这个事物的本质能被这个概念的内涵所映,那么该事物就可判断为这个概念所描绘的事物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见,既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深奥的哲学问题之一。他们说: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例如,关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就是这样。” 但是,同一个经验事实,在哲学上却往往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论概括。例如,人会把自然界作为认识对象,可以通过从小范围向大范围、从浅层向深层的扩展过程来认识自然界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这是事实。对于这个事实,我国学术界却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理论概括。有人认为,自然界逐渐被人认识的过程,就是自然界的人化过程,因此主张把已经被人认识到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上海市逻辑学会举行首届年会,对科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些逻辑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形式逻辑的规律可否违反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形式逻辑的规律虽然是一种思维规律,是人类主观世界的规律,但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具有客观的性质。对人的思维活动有着强制性。这就是说,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活动的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4.
一在哲学中,认识论同本体论不同,是一门反思的学问。它研究的不是人的意识、思维以外的事物发展过程和规律,而是通过(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体现出来的认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本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哲学界就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讨论的情况作一介绍。一、在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问题上如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是要强调追究支配人们行动起来的动机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寻找人们有意识活动背后的更深刻的物质原因。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历史必然性所展开的客观联系的链条是: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需要和人们的利益→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人们的行  相似文献   

6.
一、无为而治的真义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 ,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 ,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 ?老子说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 ,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 ,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 ,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 ,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 ,不对它横加干涉 ,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 ,事物才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读了叶永在同志《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一文后,觉得有些问题亟需商榷,兹提出以就教于叶永在同志。 “量变、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三个层次”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体。量和质并非互不相关,而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哪里有质,就必定有  相似文献   

8.
公孙龙所谓的"指",通常释为共相、观念(概念)或意义,虽各有道理,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解释很难表明"指"在《指物论》中的意思与在先秦的通义(用手指具体指出某物)之间有何关联;二是这些对"指"的解释也适合表达公孙龙所谓的"实",遂令"指""实"之别不显。结合文本,有理由认为公孙龙论"指",是从手指的"具体指出"引申为事物的"可被具体指出",并将"可被具体指出"看作经验对象的普遍性质,即事物的可指性。如此,就能看到"指"在指物篇的使用与其先秦日常用法的关联,也能呈现"指""实"之别:"实"是规定事物内容的经验性质(如马之色形、石之坚白),"指"则规定了事物内容或经验性质得以被把握的条件。故《指物论》强调事物皆有可指性("物莫非指"),这正是以"名"谓"物"的前提("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但"指"不同于"名"所表达的"实"("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不可在经验上亲知。故《指物论》又主张可指性本身没有可指性("指非指"),即不能因为"指"是"物"的性质,就要求它能与事物一同在经验上被具体指出("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相似文献   

9.
一、行为的恰当性与行为规范“规范”总是主体的行为规范。一个表达规范的价值陈述必须涉及相应的主体行为,对无意识的非主体性事物谈论规范问题,就像谈论牵牛花是否“应该”爬在墙上一样,是毫无意义的。在通常情况下,由“美的”、“有用的”、“好的”等价值词所构成的价值陈述,更多地是用来表达对于非主体性事物的审美评价或效用评价的,就它们没有涉及相应的主体行为及行为的恰当性问题而言,一般可归类干不包含“应该”即不具有规范意义的评价性陈述。进一步的问题是,那些涉及主体行为及其恰当性问题的价值陈述,是否都包含“应该…  相似文献   

10.
任何科学都有它自己的任务。任何科学的任务就其共同性来说都是研究事物的规律性。但世界上的事物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科学研究不同事物的规律。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这是一种通俗的讲法。用另一种说法,心理学是研究人自己的一种科学。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呢?主要是因为人有发展到最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意志、性感等在其他动物也是有的。在人的心理中有哪些东西为人所特有从而使人成其为人呢?首要的一点是人有思想,尤其是思维,因而能有意识。人如果没有思想,就不会有意识。再一点是人有言语,会讲话,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言语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11.
李铮 《心理学报》1981,14(3):3-10
作者认为,人的现实活动体现着主体、客体和实践三者的联系和关系,它构成人们活动的特殊矛盾:即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心理、意识作为最活跃的方面同其活动本身构成的矛盾统一。心理学的实践观,要求从人的现实活动规律方面来探讨整个心理与活动的关系问题。本文还就活动的性质、结构、机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美与丑并存的世界 西方传统美学认为,与美有关的特征是:规律、和谐、理性、令人愉悦、对人有益……如果事物具有与之相反的一些特征,如:混杂、无序、非理性、重欲望、令人痛苦……则往往被划入丑的行列,并且丑在艺术中即使能争得一席之地,也只能是羞答答的作为美的陪衬.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事物结构形式的变化(即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近几年来,一些同志发表文章对此提出疑义。但如何看待结构变化与质量互变规律的关系,又有多种意见。现将讨论中的几种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第一种意见认为,事物的结构形式属于质而不属于量,因而结构形式的变化属于质变而不属于量变。其主要理由是: (1)就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的固有特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事物质变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一个事物在同一个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就有两种相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是代表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前进的、好的可能性;另一种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  相似文献   

15.
社会规律的规定性刘福森要正确规定社会规律,必须对下面三个问题做出正确解释;(一)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本质关系与社会规律是社会的本质关系,这两种提法应是统一的。因为社会本来就是人的社会总体活动。但在讨论中却发生了分歧。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同。强调社会规律是社会的本质关系者,意在强调社会同人的活动的区别,强调社会的客体性和客观性,把社会看成是在人的主体活动之外的自在客体,排除社会过程的主体性,从而把社会同人的活动、社会客体和主体绝对对立起来,否认了二者的统一。而强调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本质关系的论者,则意在强调社会历史的主体性。但有些论者没有看到社会中人的活动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矛盾的统一,从而把社会同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实践等同起来。其实,历史观讲的实践是个体实践相互作用所产生社会总体实践和“改造前人实践的实践。”前者从横的方面反映了实践的社会性,与之相对应的是恩格斯的“合力论”;后者从纵的方面反映了实践的历史性,与之相对应的是马克思的“历史制约性”的观点。(二)规律与趋势的关系。二者是相联系的一个概念,但并不等同。趋势是规律的属性,是一种可能的趋向和态势。趋势也是规律在事物运动中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存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本世纪中叶,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在总结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为大家公认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一这样看来,文化是人自己的生存活动,也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个体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经落入某种文化环境中了,这是他无从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和活动并参与文化的创造的。支配人的行为的,表面上看是外在于人的事物及其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它们必须转化为知识、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人的意志与社会规律的运作机制从人的实践活动过程来看,在发生学的意义上,社会规律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通过人的有意志的活动形成的;同时,社会规律一经形成,它又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在社会规律形成之后,人还有没有自主性和选择的自由呢?人的意志对于社会规律的运作是否还起作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社会规律又是如何通过人的意志而运作的?为了解答上述问题,就必须进一步从人的意志的角度揭示社会规律的运作机制。社会规律的运作和实现过程,也就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有意志活动的互动过程。换言之,人们在…  相似文献   

18.
抽样的问题常常是任河一项实证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环节,因此很受人们的重视。由于抽样总是与被研究的对象(如人、动物等等)密不可分,就使许多人认为抽样似乎就一定是对人、动物而言的。这种现念使研究结果经常出现矛盾,造成了许多误解。本人试图扼要谈谈抽样的理论基础(或曰方法论基础),以及出现矛盾的原因,并介绍一些改进的办法。要谈抽样,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总体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  相似文献   

19.
人类出于天性,从孩提时代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最善于模仿,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模仿既是一种先天的创造能力,它就不是一种偶然的自然行为,也不是复制自然对象的机械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亚里士多德揭示了艺术模仿的创造特质,他认为艺术创造就是把事物的存在从一种形式转换成为另一种形式。艺术模仿不只是对实在世界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抄录,而是在自然事物基础上的自由创造。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自然。于是使一个人走向艺术的,就不是教训,而是一些身体深处挥之不去的感觉记忆。有时候,妄想会是我们自身的杂质,只有让妄想沉淀下来,感官的纯粹才能被开启。艺术没有是非对错,也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然而当绘画被赋予了哲学的思考,情感的表达也变得有理可循。绘画使人意识到单纯用视觉观察到的东西有待考究,它鼓励我们用身体去感知。绘画表现的方式也有很多,文章据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主体在反映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意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事实证明,这一论断从根本上说明了意识的本质。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同样的实践基础上,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为什么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然是:人的反映活动受主体作用的影响。那么,这种主体作用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由于迄今对人脑具体活动机制和过程的了解还很有限,由于意识不能简单地还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