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心投资     
英国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爱迪逊因热衷于福利事业30年,资助养老院、福利院和贫困家庭失学儿童,总汁金额达1200多万英磅,被英国爱心机构称为二十世纪最有爱心的人。当问及她对儿子幼时的教育进行了哪些投资时,她平静地回答:“只有一项,那就是爱心投资,”接着她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感恩的奉献     
林赞平 《天风》2006,(15):41
在事奉过程中,神让我认识了远方的一位姊妹,她竟也曾患过与我同样的病,但她已痊愈了。她非常有爱心,亲自带我去找到那位曾经给她治疗的医生——  相似文献   

3.
正"有生之年,我希望为中国基督教创建一个全过程的居家养老模式,让更多的基督徒都能为社会献爱心,让更多的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这是辽宁省盘锦市爱心养老院院长杨丽君长老的"养老中国梦"。多年来,她在爱心养老的路上执着向前,锲而不舍,以绳锯木断的精神圆梦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杨丽君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县农村,1979年,24岁的她嫁到盘锦市一个四代基督徒家庭,善良又孝顺的杨丽君很快通过婆婆接受了福音,成为基督徒。日前,我们在采访她时,正巧她85岁的  相似文献   

4.
潭龙祥 《天风》2003,(10):46-47
她是一位普通的信徒,无怨无悔地支撑着不辛的家庭,尽心竭力服侍好处在困难中的教会,她以满腔的热忱投身社会,把基督的温暖送给千家,把无私的爱心撒向万户。在教会她是一个敬虔爱主的人,在社会她是一个干群称赞的人,在家庭她是一个贤妻良母……”邳州市占城镇白山活动点组长曹殿花滔滔不绝夸赞本点刘益云姊妹。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10)
<正>[网易新闻]今年初,在宝鸡上大一的贵州女孩王艳不幸突患重病,在爱心人士的捐款帮助下,家境贫寒的她得到了治疗,转危为安。9月,她的哥哥不远千里从贵州来到宝鸡,将剩余的12万元爱心善款退还公益组织。虽然王艳还有一系列后续治疗要进行,但他表示妹妹病情已稳定,希望让爱的力量延续,救助更  相似文献   

6.
关于欲望     
“耶稣抬起头来,看见富人把献金放进奉献箱里,又看见一个可怜的寡妇投了两个小钱币。他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的奉献比众人都多。因为众人捐的都是他们的余钱,而她是自己不够,却将她仅有的生活费献出了。’”(路21:1-4)我们看过不少信德与爱心的例子,但这个穷寡妇留给我们的印象格外的深刻,以致于说起这方面的道理,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她。难怪耶稣如此赞许她,她的举动道出了信德与爱心这端道理的真髓。爱,需要条件吗?不幸的是,我们经常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为自  相似文献   

7.
金燕 《天风》2003,(8):30-31
有一位姊妹,常常挨丈夫的打骂,她向教会求助,教会说你要有爱心,要忍耐,这是你的功课。一天,这位姊妹的丈夫竟在疯狂之中掐她的喉咙,不是女儿及时相救,这位姊妹就丧命了……  相似文献   

8.
这消息触动了海门教区婴德女修会初学女生的心灵。女修生范红梅等禀明会长,要向九岁双目失明的虞丽萍和她的母亲伸出援救之手。会长赞许她的爱心,也考虑  相似文献   

9.
理解一颗心     
在一次业余演唱赛场上,有一位残疾姑娘报名参加角逐。 所有的人用爱心和掌声迎接了她的初赛,又把她的勇气和志气送上了复赛。她没能进入决赛。决赛那天,正是“全国助残日”,大赛组织者决定请她做特别演唱,并为此专设了特别奖,为这个日子  相似文献   

10.
费姨     
江舟 《天风》2002,(2):36-37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觉得我更加理解费姨了。一生坎坷不幸的她却始终坚强不屈,被世人隔离厌弃却没有自怨自艾,始终以一颗爱心待人而不求回报,这需要何等的坚韧、忍耐和信心,这是一种信仰的巨大力量在支持着她,而且这种信仰已经成为她生命的全部。  相似文献   

11.
她,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2000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直机关党建扶贫工作队优秀队员的光荣称号;她,用爱心在帮扶的土地上播洒着人间的真情,使饱受贫困的山里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她,用辛劳和智慧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佳 《佛教文化》2013,(1):64-67
天津一处老住宅区。刚从“大胡同”批发市场回来的刘青,将电动三轮车停在了家门口,车框里装着鼓囊囊的塑料袋。邻居帮她开了门,从屋内推出轮椅,把她抱上去,再推回屋。每天,这一系列动作被熟稔地重复着。今年50岁的刘青,在当地家喻户晓,被称作“刘爱心”。她为残疾人介绍对象,解决他们的婚姻难题。经她介绍撮合的有四百多对,无一例离婚。  相似文献   

13.
朱感恩 《天风》2003,(11):20-21
印度修女德兰是世界上获得各种重要奖项最多的人之一,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她是一个矮小瘦弱的人,腰弯背驼,浑身疾病,却被称为“印度之星”、“慈悲天使”,她的爱心行动给予数百万陷于痛苦和绝望中的人以喜乐和希望,她的一生使世界多了一点爱,多了一点光。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基督教两会的张爱民是一位传道人,是信徒们敬重的一位长老。她具有一个基督徒博大的爱心。张爱民自幼饱尝生活的辛酸,长大后回应上帝的呼召,坚定地把自己奉献在上帝的祭坛上。往昔的苦难历练、世间的人情冷暖在她的心底凝聚为百折不挠的刚毅和信念,使她在各种环境中对神的家尽职尽责尽忠。她在伯特利教堂二十多年的各项侍奉中心清手洁,深得同工和广大信徒的信任和爱  相似文献   

15.
曹惠云 《天风》1996,(7):18-19
最近,河南伊川县电视台首次推出特别节目:“爱心,特别行动——好乡嫂朱温霞的系列报道(1—4)”,成了万众瞩目的新视点。伊川教会更以这荣神益人的朱温霞姊妹,向上帝献上感恩颂赞,也学习她那从主耶稣而来的爱心与行为。 1977年农历7月21日中午,朱温霞的丈夫郭方舟因施工事故摔进18米深的井底。  相似文献   

16.
《玩偶之家》是戏剧大师易卜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的主角——娜拉的形象给广大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娜拉的出走以及为什么出走,一直都是文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历来的研究都把她当做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旗帜,于是把剧作中娜拉形象的客观意义代替了形象本身的艺术逻辑,这就使得对娜拉形象的理解趋于概念化与理性化。其实,娜拉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在从事着为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事业。作者只是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深厚的爱心和爱做梦的天性,只是由于她的爱心得到了自私的回报和梦想的破灭,她才离家出走。只有对娜拉爱情、婚姻心理进行透析,从审美与情感的角度对娜拉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审视,才能理性、全面地理解娜拉的出走,才能真正走进这位带有浓厚女性主体意识色彩的女人的内心。  相似文献   

17.
李安 《天风》2024,(1):38-39
<正>午后,岳母穿着拖鞋,迈着有些沉重的步子在地上来回走,发出“踏、踏、踏”的声音。每次吃完饭,她都要在屋里走走,消消食。她边走心里边数数,需要走五百步。一步、两步......同时伴随着拖鞋蹭地板的声音,“踏、踏、踏”。她年龄大了,腿不爱抬太高。回想当年,她开幼儿园,因为有爱心,许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上午时分,阳光洒满院落,她和孩子们一起做操。课间休息,  相似文献   

18.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的人不能做班主任,有爱心是一名班主任的最基本素质。 上一届我班有个女孩子叫高宁,四年级转入我班。上课没有一分钟能坐住,要么做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提不起一点儿学习的兴趣;老师提醒、批评她,她一幅爱理不理的样子,甚至跟老师顶撞;经常忘记带语文、数学等上课需要用的书;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于是,我试着找她谈话,希望他能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争取做一名好学生,可收效甚微。可在一篇周记她这样写道: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难道生下我就是为了听你们天天吵架吗?难道你们就可以随意打骂我吗?在学校,我没有朋友;在家,我没有温暖和关爱;在这个世界,我真的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可以留念的……看完整篇日记,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同时也深感自己作为她的新班主任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李武修 《天风》1994,(2):27-29
1992年7月13日,受众多弟兄姊妹敬慕、爱戴的庄氏娘.息了她的劳苦,面带素常贯有的慈和微笑,与世长辞。回归天家,在世81岁。庄氏娘生前热心事主,对主忠心虔诚,凭着坚固的信心和爱心,为主作工。  相似文献   

20.
爱人与爱己     
冯向云 《天风》2005,(10):34-35
教会里有这样一位姐妹,她为了实践“爱邻舍”这一圣经教导,把家里的钱财物品几乎都施舍出去,家里的电话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去打。教会里的许多事工她几乎都要去做,而她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她却无暇过问。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她丈夫多次劝告她,但还是我行我素,最后与她离了婚。许多人不明白像她这样爱神爱人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幸,她自己也不明白还以为是在为主背十字架呢。像她这样大发“糊涂爱心”的人恐怕不只一个。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