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践和理论的相互关系,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生产力、经济基础、实践,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理论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并且认为,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关系也是如此。这种观点几乎成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观念,被奉为不可动摇的真理。为了分析这种观点的实质,我们写了《评“物质和精神相互起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1980年第5期刊登了由两位作者合写的一篇题为:《评“物质和精神相互起决定作用”说》的文章。文章明确地提出了一个所谓“‘物质与精神相互起决定作用’说”来进行评论,而且加了引号,冠以标题,似乎是引之有据的。打开杂志一看,评论的是《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我的一篇文章《辩证唯物论的一条重要原理》。再一看,原来,两位作者是针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实践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理论在一定条件下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的思想,而认为,“我们可以简称为相互起决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起决定作用的问题,涉及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通过学术界的自由讨论加以解决。下面我们发表沈步、李哲二同志的来稿,并欢迎理论工作者踊跃参加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决定”一词,是有其严格的确定的含义的。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指经济基础是本源的,物质的,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它们之间的这种决定和被决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自本刊开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能否对生产力、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的讨论以来,我们收到了不少参加讨论的来稿,由于篇幅有限,除一部分已刊登外,现对其他来稿作简要综述,以供参考。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究竟是什么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来稿中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同意见。 (一) 一些来稿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按照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上  相似文献   

7.
近一年来,理论界就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能否起主要的决定作用问题,开展了讨论。今年,《哲学研究》第1期发表了金守庚的《辩证唯物论的一条重要原理》一文,认为物质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而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作用。第5期发表了齐振海、刘继岳写的与金守庚商榷的文章《评“物质和精神相互起决定作用”说》,认为:承认物质决定精神,就不能再承认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必须否定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才能真正承认物质决定精神。第7期发表了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践和理论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如何认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理论这些东西的反作用,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林彪、“四人帮”无限地夸大反作用,完全颠倒了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炮制和推销“上层建筑决定论”、“权力决定论”、“唯意志论”等反动谬论,推行一条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和  相似文献   

9.
关于精神、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起决定作用,是学术界正在讨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我认为,探讨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决定作用”和“反作用”这两个概念的特定含义,搞清楚这两种作用之间的关系。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主张精神、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正是由于混淆了“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就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来说,经济是第一性的,政治是第二性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另一方面,政治又决不只是对于经济基础的消极的反映,而是对经济的发展发生反作用,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就是关于政治和经济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这样指出过:“有人觉得有些矛盾并不是这样。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辞海》1978年版《经济分册》、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这是人们通常给生产力下的定义。当然在某些较权威的辞典或教科书中也有例外。(苏联《简明哲学辞典》、《简明经济学辞典》、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在人们的文章中这种讲法是经常出现的。我认为这个定义是错误的。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把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时得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生产力这一概念就好比唯物论中的物质这个范畴。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的最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不加限制地提出任何时候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形而上学的。而现在在报刊上,有的文章提出以生产斗争为纲,这个提法是否恰当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知道,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在一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安徽省哲学学会举行1984年年会年会于1984年11月5—9日在马鞍山市委党校召开。会议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指针,集中探讨了经济改革的哲学前提和依据问题。会议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适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针对有人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而讲的,并没有把这两对矛盾概括为一个什么概念。后来我们在许多文章中,把这两对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这个概括是否恰当呢?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1、我们知道,这两对矛盾包括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矛盾(阶级矛盾是体现在生产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简论王思浚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概念,只有把.各个系统加以综合协调,形成有机整体系统,才能全面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如下几层意思。第一,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把社会历史的发展看成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说它是唯物的是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它是辩证的是指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而且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其它一系列中介因素在起作用,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以生产力为根本动力,带动社会整体进步。第二,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主体在创造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前提下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这就是说,要把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在主体目的性符合客体规律性的基础上,主体的创造活动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有机统一的整体发展观。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都各占一定位置、各起自己的作用,而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各种因素都贯串着社会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一般说来是通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而发生联系的。那么,两者之间还有没有直接联系?笔者认为回答是肯定的。这种直接联系表现在: 1.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它直接决定着上层建筑的产生,这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建立的过程中表现得特别突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不可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中产生,因此无产阶级必须首先集中力量解决上层建筑问题。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所以能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建立,绝不是纯粹意识的产物,而是以经济力量为基础的,是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是生产力直接决定的。 2.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政治上层建筑的规模具有某些直接的决定作用。比如:政府官员、军队、警察的数量,一般来说要受社会生产力的承受能力的制约;武装力量的装备,国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为了说明不同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社会层次理论:二层次说,即社会存在一社会意识;三层次说,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四层次说,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这几种社会层次理论,对于人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现象确实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并且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都能找到根据.但是,笔者认为他们都还有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从一国范围看,它们都把家庭、婚姻、民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的交往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认为,从理论上搞清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当前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增强改革实践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谈谈科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功能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的 G.A.科亨, 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于英美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1978年出版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中提出, 功能解释对他“在此书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方法”(Cohen, 1978, p.278), 并运用功能解释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做了精细的说明。在其 10年后出版的《历史、劳动与自由》一书中, 科亨为他的功能解释做了进一步的辩护和说明, 并坚持认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解释都是功能解释” (同上, 1988, p.3)。在…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可能性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哲学教科书沿用斯大林的见解仍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制约性。但历史昭示我们,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恰恰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制约性,而是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