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具魅力的东方传统文化艺术,与建筑形态虽然看似是两种不相关的艺术形式,但书法与建筑形态却有着诸多的同构联系。文章试图从书法"用笔之理""结体书势""章法之变"三个方向探析书法艺术与建筑形态之间存在的通感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通感内容,将书法艺术中的精粹运用到现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上,从而颠覆传统的建筑形态规则,给予现代建筑设计崭新的思考及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3.
在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色彩通感关系,视觉上形态各异的乐器,可以产生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听觉艺术。而乐器音响这种丰富多彩性,与视觉艺术范畴上的色彩特性具有审美感知上的对应通感性:听觉艺术是由音乐的基本形式要素和丰富组织手段构成产生的,其原理也与视觉艺术中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法相似相通;这反证出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在人们的审美感知上有一个叠交区,也正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通感之所在对不同学科间相似美通感与体验的研究,定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其他艺术感悟与复合形式。  相似文献   

4.
通感意象是文学作品中使用通感修辞形成的意象。它由语言结构、间体结构和意义结构三个层次构成,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的通感由于通感意象的由浅到深的结构层次而实现其美学效果。语言结构是指文学表达中感觉表象相互挪用形成的意象结构;间体结构是指其中的感觉表象之间并无主次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意义空间。正是间体结构使得通感区分于比喻与拟人,同时还将通感导向了一个多维、立体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5.
发现的逻辑与证明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二十年来,对于科学发现方法论和科学研究过程的兴趣,戏剧性地得到了恢复。这方面的大量工作表明:关于发现,是有一些哲学上有趣的东西可谈的。它意味着  相似文献   

6.
逻辑与修辞     
在自然语言中,不像在人工语言中那样,符号的单义性是所有情况下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符号的重新解释总是可能的,其结果,避免了通过形式标准来对论点是真还是假作一次了结的判定。法学和神学提供了大量的情况,由于种种原因,对法律和宗教的条文逐字解释是不能接受的。一个形式逻辑系统包括演绎的规则,它们使移转从前提到结论的性质(真值、概率、模态)成为可能。然而,前提具有的该性质的根据在哪里?经典  相似文献   

7.
逻辑与思维     
康德相信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不可更改性,依赖于这样一种思想:逻辑规则陈述‘思维形式’,我们不得不遵照这些规则进行思维。这种思想引起了逻辑与“我们的思考方法”有什么关系的一系列复杂问题。虽然曾假定逻辑规则为“思维规律”是司空见惯的(见布尔1854版著作),但弗雷格有力的批评如此有影响,以致近来一直很少有人在任何模型或形  相似文献   

8.
黄志鑫 《哲学动态》2005,4(4):45-48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科学以撼世惊人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作为其核心分支的人工智能研究亦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并且以其不断逼近与挑战人类智能的姿态而引人注目.在人工智能成就的背后,逻辑学是促其前行的最主要动力引擎之一.逻辑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根本性的观点与方法,并促成了人工智能研究中最主要派别--逻辑主义AI.而有着漫长学科发展史的逻辑学本身也在与人工智能的结姻过程中获得了自数学公理化、形式化运动以来的又一次全新发展契机.有论者认为"人工智能将是21世纪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21世纪逻辑学的面貌".[1]  相似文献   

9.
幽默与逻辑     
幽默,以它的机智、诙谐、风趣、含蓄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具有幽默感的人总是令人喜爱,受人欢迎的。一个人的幽默感固然与他的智力、联想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幽默  相似文献   

10.
逻辑与现实     
没有人指责逻辑、尤其是指责现代符号逻辑缺乏精确性和严格性,但是人们确实有时听说逻辑是非现实的,它不能用于现实,它是空想。在本文中,我们不能而且也不想严格地定义“现实”是什么。为了说明我们对这个术语的理解,让我们说它代表可以产生或者承受物理的、化学的、天文学的、生物的或心理的结果的所有事物的第五  相似文献   

11.
绘画与逻辑     
人们的思维有抽象思维(或叫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曾经有人认为:文学艺术家用形象思维,理论家用抽象思维。意思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可以不用抽象思维,可以不受逻辑思维规律的制约。这样就否定了逻辑思维规律的普遍有效性。因为,文学艺术创作固然要运用形象思维,但是仍然不能脱离逻辑思维,仍然要受逻辑思维规律的约束。试以绘画举例说明。据说古代京城画院,有一次在考画师时要求以‘深山藏古寺’这一句诗为题来作画。于是有的考生画深山里林木环抱一  相似文献   

12.
通感在艺术审美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能沟通人的各种感官,突破思维定势,实现艺术的互通有无。艺术通感不但能融会贯通各种艺术审美,还能沟通艺术家和鉴赏者审美经验和共同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视、听、嗅、触、味觉的相通与挪借,实现身心的无界交流,体味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进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一些很普通的词语由于被转借运用来表现一种特殊的艺术感受——通感(亦称联觉)而显示出特异的美感性。如: 暖寒冷寒冷冰冷以上五词通常用于写身之所触的温度感,它们在下面的语句中是一般的用法。八九雁来,天气渐暖。朔风吹来遍身寒。但有时作家基于一种微妙的感受,常常把它们转借过来,使之联接于视觉印象,从而赋予描绘以艺术性。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文献(van Ditmarsch et.al.,2007)对认知行动"读"形式化时,语法与语义混淆,给出的语法和语义不够直观、自然。本文在形式化认知行动"读"时,严格区分语法和语义,在形式上更直观自然、更易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出读逻辑RL的公理系统,并证明其可靠性和完全性。另外,本文还对认知行动"读"的量化进行研究,给出了这个量化逻辑AL的形式化。在表达力方面,本文还得到如下结果:(1)读逻辑RL、公开宣告逻辑、认知逻辑以及单认知主体的任意读逻辑AL表达力相等;(2)多认知主体的任意读逻辑AL的表达力要严格大于认知逻辑、读逻辑和公开宣告逻辑。  相似文献   

15.
本栏来稿很多,除了已经发表的以外,还有一批积稿。因此,这一期安排较大篇幅多发一些。另外,这一期“读者评议”栏中有同志提出,要把逻辑和语法、修辞结合起来判定病句,要注意到语言上的约定俗成。尽管对某些例句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原则上说,这个意见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
尽管自然语言没有形式语言那样严格,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歧义,但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放弃自然语言而采取形式语言作为人际交流的媒介。事实上,形式语义学的研究表明,自然语言本身也存在着多种值得研究的形式结构。自然语言有很多吸引人的特点,例如其中不含形式语言中那样的变  相似文献   

17.
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逻辑中介是一门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从逻辑起点出发,经过逻辑中介演绎,最终到达这门学说的逻辑终点,形成这门学说体系的基本结构。孔子的儒学体系是从对人的关怀出发,以“仁”作为其逻辑起点,通过积极人世的“伦理批判”以及“道德实践”中介,成就了“仁人”这一理想人格,从而走进了逻辑终点——“大同世界”。孔子对人性的深切关怀、积极向上的道德批判和社会改造精神,人性与制度的双重提升的社会理想,使儒家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桥梁与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习逻辑和语言,不但要从正面把有关的道理弄懂弄通,而且要善于从逻辑和语言的错误中学习。吕叔湘、朱德熙同志的《语法修辞讲话》,收集了大量病句,分门别类,加以剖析,因其密切联系实际,切合实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周礼全同志也曾经指出:“我们的形式逻辑应该多讲逻辑错误。”“从学习与应用的角度来说,了解并熟悉人们常犯的各种逻辑错误,可以养成对逻辑错误的敏感,对于进行正确的思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59年第6期《哲学研究》)可惜,这个建议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刊有鉴于此,特设“逻辑与语言病院”一栏,采取一例一议的方法,剖析这方面常见的错误,而以逻辑错误为主。热烈欢迎有兴趣的同志踊跃来稿,并请注意下列要求:一、取材范围,古今中外不拘,但以公开发表的为限,务必注明出处,以便查核。二、所选材料,以明白易懂,且较典型者为宜,一般不用别人已经讲过的。三、所作说明,务必对症,不可牵强附会,并力求简明扼要。一语道破。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可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人物。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他从小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他的家乡威斯特摩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华盛顿的村里有一个人的小毛驴被偷了。失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便来请华盛顿想办法。华盛顿就和失主一起去找,找来找去,最后终于在集市上找到了。  相似文献   

20.
给概念下定义时必须遵守的一条规则是:定义概念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概念。违反这条规则,定义会出现逻辑循环。如果一个科学理论中存在这样的逻辑循环,那么理论的创立者必须设法消除它。爱因斯坦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大家知道,在相对论以前的物理学中,时间是绝对的,空间也是绝对的。在这种时空观下,牛顿运动方程对于伽利略变换具有协变性,经典力学符合狭义相对性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