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软胜刚强     
在加拿大魁北克山麓,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有一个独特的景观:西坡长满了松柏、女贞等大大小小的树,东坡却如精心遴选过了的一般——只有雪松。这一奇景异观曾经吸引不少人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但却一直无人能够揭开谜底。1983年冬,一对婚姻濒临破裂而又不乏浪漫习性的加拿大夫妇,准备作一次长途旅行,以期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两人约定:如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分手。当他们来到那个山谷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他们只好躲在帐篷里,看着漫天的大雪飞舞。不经意间,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界,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山谷中,大雪纷飞,雪花落满了雪松的枝丫,当积雪达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往下慢慢弯曲,直到积雪从枝丫上一点一点地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风雷过后,雪松完好无损,而其他的树由于没有这个本领,枝丫早破积雪压断了,摧毁了。  相似文献   

3.
路途的顶端     
阿笑 《思维与智慧》2004,(12):23-23
鹅毛大雪下得正紧,满山遍野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有一位樵夫挑着两担柴吃力地往山上爬。他要翻过眼前的大山才能到家。樵夫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山地雪路上,寂静的山头只听见脚踩着雪发出吱吱的响声。  相似文献   

4.
迂回     
人生旅途中需要直线向前,也需要迂回进取。"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迂回,广阔的远景和深邃的高天就会扑入你的眼帘,会让你的眼界与心灵得到丰富;迂回,你就可以品味到峰回路转的畅快,你就会拥有柳暗花明的豁然。迂回者没有放言无忌,笔挟风雷,更不会飞扬跋扈,高踞一席,但他交汇并融,纯任自然,以实涵虚,潜心矢志。迂回之人犹如山崖挺立的雪松,在霜欺雪压的时候,虽然不得不承受重压,但是,当霜雪积压到一定程度时,  相似文献   

5.
雪霁之美     
正晴雪,只能在乡间,走出村庄,视野一望无际——不管是平原,还是丘陵,都好。晴雪,是雪霁之景,落了一夜的雪,并且雪一定要大,大到足够把田野覆盖了;第二天早晨,天空霍然一晴。一晴如洗,天空是一种深寒的蓝,蓝莹莹的,像是一块巨大的散发着时间光芒的蓝水晶。这时,你站立村口,向田野望去,天蓝雪白,天地间,便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你会觉得天地间,隔得是那么的遥远,而眺望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1,(7)
一、东坡的前身是五祖师禅演苏东坡,名轼,字子瞻,仁宗景祐丙子,母程氏,梦一僧入堂而生。自言七八岁时常梦身是僧,往来陕右。东坡的两位好友云庵和洞山聪禅师,曾于同一天晚上做了同样的梦,梦里说明天五祖演禅师要来了,请他们去迎接,第二天,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已到奉新,旦夕可以相见,两人大惊,想不到世界上竟有两人同梦的事。  相似文献   

7.
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一一出门,寒风直往袖筒里钻。大冷的天,冻得牙齿直打颤,开口说话,眼前罩上一层白雾。街道两旁结了厚厚的冰,在昏黄的路灯下泛着清冷的光。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拎着礼物,回娘家过年。  相似文献   

8.
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上昆仑山区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神秘而又恐怖的山谷.据当地人说,山谷中居住着一种食人魔鬼,人只要走进去就再也出不来;还有人说,山谷中隐匿着一些力大无穷的食人怪兽,常年在此聚集,专食人及各种禽兽…………  相似文献   

9.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到大相国寺探望好友林了元(即佛印和尚),不巧了元外出,寺院住持就请苏东坡到禅房休息,并特意端上了香茗美酒素肴款待。东坡就独自斟酌,不觉有些微醉,偶然一抬头,见粉墙上新题了了元的一首诗。其诗云: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易学与其人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轼易学与其人格耿亮之今之论东坡者,多知其为文学家,不知其为易学家,多赞其文学成就之高,而不晓《东坡易传》之重。东坡于其《易》,一曰:“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其他何足道”,一曰:“自有《易》以来,未有此书也。”《东坡易传》的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古老而美丽的江城——黄州,有一处用苏轼的号命名的游览胜地——东坡赤壁.苏轼怎么和黄州赤壁发生关系呢?这得从北宋的一场文字狱——乌台诗案说起.  相似文献   

12.
已是初冬时节,有些树上的叶子依旧密密麻麻,给枯寂的冬季增添了一抹绿意。我暗自为这些叶子喝彩:在别的叶子纷纷而落时,你们独树一帜,依然顽强地挺立在严冬的枝头,好样的。不久迎来第一场雪,虽然不算大,却是细细密密地下了一个晚上。早晨出门一看,便是银装素裹的天地了。走在上班的路上,道旁的树枝像一个个精美的白珊瑚,美丽极了。等我走到那些没有落叶的树下时,却惊呆了:树叶上面落了一层厚厚的雪,千万片叶  相似文献   

13.
爱的境界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观白这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写的一首禅诗,颇值得玩味。“白鹭立雪”,首句展示了一幅图景,以下便是三种人的目光及不同的视点,分别扣住“鹭”、“雪”、“白”三个字,从而对人的审美境界进行排列,说得透彻,论得精辟。禅是人生的一种独特智慧,由此谈到爱情关系,林清玄先生又有一首短诗可作解证:相爱的人像磁铁的正负极因相吸与渴望寻找对方的所在相契的人像山谷中的回声因投射与回应发现更深的内在相印的人像临水时的照影因对照与融入泯灭彼此的分别这两首诗正好是互为对应的:只看“鹭”的人,仅仅“…  相似文献   

14.
張北县魏家山人民公社东坡水庫工地上火箭六中队民工李玉香,外号叫做“失明英雄”。提起他来,工地上没有一个民工不佩服的。这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在农业社里也是个好手,还曾經被評选为劳动模范。今春,他听說社里要修东坡水庫了,头一个月就向公社书記提出:“修水庫要人可得先让我去呀!”到政府第一次号召青壮年修东坡水庫时,他就一連向书記要求了四次,結果被批准了。村里人們对他說:“你没出过門,又没眼,怎么能修水庫呢?”当时他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路过九江时,顺道登了趟庐山。初入庐山,只见山峰奇秀,认为庐山风光是自己平生未曾见过的,一向好作诗填词的苏老先生,一时尽有眼前有景道不出的窘感,甚至打算不写诗了。庐山上的和尚得知东坡来游山,便非要他写首游山诗不可。东坡提笔写了首五言小诗:“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候。”因为对庐山没有什么认识,东坡只记录了一个乔装出游的名人被认出的事情。又在山中小住月余,他从不同方向游庐山,赏庐山,仔细琢磨,这才捕捉到了“庐山真面目”。于是便诞生了那首千古绝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  相似文献   

16.
景观设计对于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品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现今纷繁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处理环境问题大到国家机关,小到每个设计师、每个人民群众都值得关注,因为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植物作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恶化的一种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常常被运用。但每个地域不同的植被都由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各项条件决定。因而每个地域都有其各自特色的植被存在。所以,如何对待在景观处理上的不同区域的植被设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陀螺     
再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雪,一天一夜,村口矗立起被北风吹成的一堵三人高的雪墙。母亲每年冬天都念叨一遍那场雪。  相似文献   

18.
掬水品月     
正春来了许久,依旧有些薄寒。晚饭过后,走出王垴下游的农家小院时,太阳默默地挂在西山的天空上。如血的夕阳,正在酝酿着一场晚霞,装扮孤寂的山野与峡谷。置身于峡沟的水岸,暮色已有些苍茫。刚刚碧绿的水面,瞬间竟变得幽青而庄重。俯身掬起一捧水,一轮明月悄然于掌心,在水中摇曳,那样娇柔。静谧的山谷,苍茫的夜色,幽深的水面,娇柔的月光,已天然而成一幅美到极致的水墨画。是的,只有柔  相似文献   

19.
商战致胜术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百战必殆.”在当今,商场如战场,要在商战中取胜,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既要深知自己的情况,又必须注意收集经济信息,眼睛盯着市场,掌握商业行情,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和用户的消费习惯.大众公司为了让美国的一般老百姓接受他们的汽车,便以“桑塔纳”为牌名,因为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处山谷,就叫“桑塔纳”,而这山谷中经常会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当地人把这旋风叫做“桑塔纳”.大众公司以“桑塔纳”为牌名意思就是:“该车会像你们所见的旋风一样快捷无比”.  相似文献   

20.
记住恩惠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两位朋友吉伯、马沙一起去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不小心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拚命拉他,才将他救起。于是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