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错车     
刘行 《天风》2020,(1):54-54
有一次我出差去福州,从武夷山东站坐上饶至深圳的动车。车很快就到了南平北站,有一女士上车后,发现自己上错车,她要去武夷山北站,然后从武夷山机场坐飞机到广西,结果坐反方向,上了我们这趟去深圳的动车。上错车,她心里非常着急,怎么办?车肯定不能停,不少热心乘客听到此事,七嘴八舌出主意。  相似文献   

2.
那一年他去武夷山游玩,在一个拐弯处,与一辆突然出现的轿车相遇,结果撞上了路边的钢筋护栏。他轻微擦伤,撞碎的玻璃导致司机右眼失明。  相似文献   

3.
道教尊奉武夷山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洞天"武夷山洞"。道教在武夷山有深厚的传承基础,秦汉以来,武夷山是历代方士羽客隐遁之所,山中各个峰、岩、景点,都融入了道教文化不同程度的印记,至今山中仍存武夷宫、止止庵等道教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的"丹山碧水",始终为历代文人雅士、丹青魁首所青睐。近十几年来的中国油画名家写生活动与交流频繁在武夷山举办,武夷山俨然成为了油画写生的热点地区,成为中国写意油画发展的一个重镇。每年都有画家入住武夷山庄并留下了大批的精彩画作,武夷山庄俨然成为了武夷山的一个文化窗口。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情思     
我神往武夷久矣!一直在为法事、人事忙碌奔波,多次从武夷山下经过,总是停不下匆忙的脚步。没想到初春还寒时节,我终于圆了武夷之梦。 武夷山实在是一个梦。 一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梦。 人在佛光里 一大早,我便把几位同行从睡梦中唤醒。吃了早饭,前往天游峰。北方还是飘雪,武夷山区已经是春意可人了。太阳热腾腾从东边升起,山雾从树丛、河面、山谷向后退去。开车的小黄说,这是武夷难得的好天气。 刚入山便看到掩映在茂林修竹中的紫阳书院旧址。还不到旅游旺季,四周有些清冷。…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文章通过阐释茶文化旅游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分析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立足点,探析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夏日 ,武夷山的青山绿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迷人。乘“1999年武夷山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此召开之际 ,我在饱览了武夷山丹霞地貌的自然风光中 ,又一次领略了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勃勃生机。武夷山是道教的第十六洞天。相传在秦始皇时期 ,就有神仙降临于此 ,自称“武夷君”。武夷君道术高超 ,因而能够统领群仙 ,山也就以他而命名。据《武夷山志》介绍 ,唐天宝年间 (742年 -756年 ) ,武夷山上始建道教宫观天宝殿。南唐皇帝李煜为他的弟弟入观修道而重修宫殿 ,天宝殿改名为会仙馆。会仙馆在宋代时被扩建为拥有屋宇三百多间…  相似文献   

8.
由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台湾中华大道文教基金会、武夷山道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和武夷山桃源洞道观共同举办的 99’武夷山道文化研讨会于 8月 2 0日至 2 5日在福建武夷山隆重召开。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日本、欧洲等国的道教学者和道教界人士 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卿希泰教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台湾中华大道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赖宗贤博士等出席了开幕式 ,并致辞祝贺研讨会的召开。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詹石窗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 ,台湾学者赖宗贤博士…  相似文献   

9.
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太太游武夷山,不小心被蒺藜挂破了裙子.游兴大减,坐在地上叹息,一位小姐走过来,看到了这种情景.和颜悦色地对老太太说:“老人家.武夷山看您雍容华贵,舍不得让您匆忙离去,想多看您几眼呢,武夷山的一草一木都对您有情意呀!”老太太顿感春风拂面,一下子由“愁云”笑成了“鲜花”,“姑娘,你真会叫人开心。”  相似文献   

10.
黄静 《美与时代》2022,(8):29-31
地域文化对建筑形式语言的影响深远。邹氏闺秀楼是武夷山现保存良好的地域建筑之一,是武夷山特殊的地域文化与闺秀文化融合下的产物,兼具武夷山地域建筑的共性特点与闺秀文化影响下的个性特点。基于此,从邹氏闺秀楼的空间构筑、形式语言、人文底蕴三个方面来解读其蕴含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世界最大老君岩雕在武夷山落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君岩雕在武夷山风景区桃源洞内落成,并于3月4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举行隆重开光庆典活动。坐落在被誉为“世外桃源”的武夷山风景精华地段桃源洞的老君像,高十六米,宽十一米,厚十米。从底部直上老君岩的台阶六米...  相似文献   

12.
许晓 《中国道教》2018,(5):72-76
2014年,我在新浪微博看见这段话:“这孩子刚来山上时晚上,营、不睡觉,后来渐渐改善了。老修行说她那边是坤道院,过几天这个孩子就要送到武夷山桃源洞去了,看得出来老人家很舍不得这孩子。我问过老修行,这些孩子姓什么。答曰:不跟我姓。女的都姓朱,跟当地民间信仰的一位朱仙姑姓,男的都姓李,跟老君爷姓。没有一个姓陈。”  相似文献   

13.
由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台湾中华大道文教基金会、武夷山道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1999年武夷山道文化研讨会于8月20日至25日在福建武夷山隆重召开。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日本、比利时等国的道教学者和道教界人士5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道教金丹派南宗思想文化研究。与会人员主要探讨了南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南宗内丹学的特点,深入辨析了南宗诸祖特别是白玉蟾的生平和思想,并对南宗与北宗、内丹学与现代西方分析心理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下面择要述之: 关于南宗的创立过…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武夷山在江西、福建两省边境,是赣江、闽江分水岭;狭义的武夷山在武夷山市西南10公里,为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海拔600米左右。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涧、卧龙潭、虎啸岩等名胜和冲佑万年宫(武夷宫)、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及历代摩崖题刻。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列为联合国自然和历史双重遗产。  相似文献   

15.
“葱郁龙宫入望深,万年奇胜足登临。寒流九曲环山响,古树千年露殿阴。”这是宋代朱熹对武夷山及其宏伟道教建筑群的真实描绘。一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其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先秦时期,传说被尧帝封为彭城侯的长寿之神——彭铿率子彭武、彭夷到山中垦荒浚河、驱兽植茗,遂以两子之名“武夷”名山。又据《武夷山志》,秦时有神仙降山中,自称武夷君,受玉帝命,统录诸地仙,于是以“武夷”名山。并传云:武夷是地仙之宅,各路地仙修炼功成德备,位列仙班之前,均要会聚武夷山中,经一番考核之后,脱胎换骨再进入仙班。有文字称,秦皇二年,太元圣母与武夷君,…  相似文献   

16.
常正 《法音》2008,(12):66-67
11月16日下午.以“缘结武夷.茶和天下”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拉开帷幕.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曹泽林.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昌平。省人大副主任徐谦.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性法师,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宗教文化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思想的发展变化,风俗习惯的成因,最好了解一下这个地方历史上的宗教情况。 武夷山属闽地北部山区,因远离以黄河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为皇权政治难以企及的偏远之地,古来即被称为 “蛮夷之地”。背靠横亘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位于最高峰黄岗山为中心的主峰群的东南面。以丘陵为主,河谷众多,水源充沛,物产丰厚。但也造成南北之间交通往来的不便利,形成了武夷山历来交通闭塞、地形复杂的独特风貌。 武夷山的宗教文化非常有特色,其渊源远自上古传说时期的楚文化。楚国后裔钱铿,带领二子彭武、彭…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这是党中央关于国土空间分功能使用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管理思路的重大创新。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已被列入全国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之一,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也是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文章通过借鉴国外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中的问题,如管理混乱、立法滞后、缺少公众参与等,给出相应的建议,并从中得出适于国情发展的风景区管理方法和经验,优化国家公园体制。  相似文献   

19.
武夷洞天     
武夷山位于福建的西北,是闽赣两省边界。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方圆570公里。山峦重叠,海拔1000米的山峰有377座。主峰黄岗山位于闽赣两省交界,标高2158、8米,素称“东南屋脊”。被道教称为洞天仙府的“武夷山”,是武夷山脉的一部分,主要在武夷山脉的北段,即武夷山市南部的一部分。其间有九曲溪,三十六峰,四十六洞,九十九岩等胜景。峰峦奇伟,岩洞千姿百态。林木葱郁,浓荫蔽地,奇花异草,争奇斗艳。一、奇山异水神仙府清代有一位丁耀元的学者,在《武夷偶术》中概括武夷山奇异于其他名山胜水的特点之处说:凡山多杂石上…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诞辰875周年,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福建省南平市政府等八家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于2005年10月20日至22日在朱子学的发源地武夷山隆重举行。作为朱子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创办的(中国)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举行了挂牌仪式,并召开了首届专题论坛。论坛由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武夷学院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朱子学与和谐社会”,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陈筠泉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