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环 《宗教学研究》2003,(1):112-115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禅师的门下弟子 ,其地位其实并不像一些灯史说的那样是马祖门下“三大士”之一和禅宗九祖。不过 ,他确实是马祖所器重的弟子之一。他在对前人进行总结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禅法 ,对后世禅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释自晖 《法音》2022,(9):41-46
<正>马祖道一禅师(709-788)是中晚唐时期禅门中的大成者,也是中国禅宗史上继六祖慧能后禅宗中国化的重要弘扬者和实践者之一,同时还是中国丛林寺院发展的奠基者,素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道一禅师开创的洪州禅,也称为洪州宗,门下弟子遍布天下,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为闻名。其“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禅修理念和佛性思想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和革新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秦萌 《法音》2022,(5):21-28
<正>一、前言清规是寺院的组织、管理章程和僧众修行、生活的轨范,是唐代中期以来禅宗寺院创建和实行的僧制。慧能大师之后,禅宗日益兴盛,独立的、专门的禅宗寺院开始形成。为建立与禅宗修行方式相适应的寺院管理与僧众共住共修制度,营造和合增上、专心办道的修行环境,唐百丈怀海禅师依据戒律精神和禅宗修行宗旨,结合当时中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首创丛林清规,即《禅门规式》,后世将其称为“百丈清规”。由唐至元,百丈禅师所创“古清规”,  相似文献   

4.
正宜春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是"江右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是赣西历史文化重镇。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般认为,确立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门戒律的是百丈怀海。禅宗史上两大重要改革创新均  相似文献   

5.
李宏亮 《中国宗教》2018,(10):54-55
百丈山怀海禅师,跟随马祖道一参禅学道,从法系上来看,其属于禅宗六祖惠能下第三代法裔。“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于是,怀海禅师决心创立专门的禅宗组织,从而不再迁就律宗寺院的戒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龚乔 《中国宗教》2018,(1):62-63
宜春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是“江右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是赣西历史文化重镇。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般认为,确立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门戒律的是百丈怀海。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据八月十五日《人民日报》报道,江西宜丰县考古工作队最近在该县黄岗公社黄檗山黄檗寺(又名报恩光孝寺)遗址,发现了唐代高僧希运禅师的墓塔。同时发现的还有该山宋以后历朝所建的僧人墓塔和碑碣六十八座。希运是禅宗六祖下面南岳一系的著名禅师,是百丈怀海的法嗣。他的言教,由裴休结集成为《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一书,素为  相似文献   

8.
正唐代百丈山的怀海禅师通常被认为是禅宗丛林清规的创立者。早期禅宗以行脚四方、遍访禅师为务,不注重本宗寺院的建设,通常居于律宗寺院之中。然而,律寺的讲法和制度与禅宗不完全相合,故怀海认为需建立禅宗的寺院及相应的制度。随着宋代禅宗进入全盛期,禅宗丛林遍地开花,逐渐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禅门清规也适应时代的变化,经历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7,(9)
<正>前言隋唐时期创立的天台、华严、禅、净土等宗派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成就,其中尤以禅宗最具中国特色,"会昌法难"之后更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禅宗文献《禅门规式》,既是佛教中国化的成果,也是促使佛教进一步中国化的重要文献。在《景德传灯录》中,《禅门规式》系在百丈怀海名下,被认为是怀海禅师所制《百丈清规》的"大要"[1]。《宋高僧传》在叙述百丈怀海的生平时,  相似文献   

10.
邱环 《法音》2012,(10):49-55
农禅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禅宗修禅方式和生存方式,孕育于东山法门时期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坐作并重",完成于马祖弟子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普请法"。农禅将禅僧生活、生产劳动与参禅修学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了僧团生存自养问题,又不影响禅修与宗教生活,因而适应了中国文化传统与  相似文献   

11.
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宝峰乡的马祖道场宝峰寺经靖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已于1992年11月中旬开始恢复重修。马祖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上极具影响的高僧大德。大师生于四川,俗姓马,故称马祖。马祖青年出家,在湖南南岳衡山受怀让禅师开导而悟道,侍让师十年,得让师心法。南岳怀让点化马祖道一的“磨砖作镜”的故事千古流传。马祖得让师心法后广传禅法,门徒甚众,其弟子创立有沩仰和临济二宗。马祖一生遍立道场,仅在江西就建禅院48所,改变了过去禅宗门徒依附律宗  相似文献   

12.
九山禅师是最早向西方人传播韩国禅的传法人之一,他采用了招收弟子、成立僧团、修建寺院、撰写著作等多种方式。九山禅师充分利用中国禅宗的丰富资源,遵循韩国曹溪宗的传统,同时兼顾西方弟子的文化背景,为他们提出详细而且操作性强的修行方法以及富有特色的禅宗思想,在韩国佛教的国际化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讨论佛教禅宗的建塔制度及其有关生死丧葬等文化观念。禅林之塔可分为祖塔和普同塔两种,前者为祖师个人入葬之塔,后者为众亡僧骨灰合葬之塔。普同塔之制体现了百丈清规蕴藏的众僧生死平等的精神,而祖塔之制在后世则受世俗皇权和儒家观念的影响日益等级化。禅林中两种丧葬观念的冲突,一边是精进修行的禅师对百丈怀海生死平等观念的守护与坚持,一边是热心宗教事务、扩充禅宗势力的禅师对世俗儒家等级丧葬制度的认同与仿效。  相似文献   

14.
百丈怀海禅师禅风的主要特点是在生活中、劳动中启发学人,充满了农禅生活的盎然情趣。他对于禅宗史上许多有争论的问题,则往往站在中道的立场,采取灵活的态度。如以"不拘文字"代替"不立文字",以"不昧因果"代替"不落因果",就是最典型的事例。他启迪学人开悟的手段,承马祖的峻烈作略,也采用"棒喝"方式,而最特别的是用"百丈下堂句",体现其别出心裁,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徐文明 《法音》2020,(1):53-56
西堂智藏为马祖道一最重要的门人之一,在中国禅宗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他有不少新罗门人,法流东国,化及海外,对于中国禅宗的对外传播和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很大。智藏生卒年学术界尚有争论。本文指出其生卒当以唐技《龚公山西堂敕谥大觉禅师重建大宝光塔碑铭》为准,并依据其新罗门人寂忍慧彻之碑文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好事不如无     
如意 《佛教文化》2012,(6):104-104
“好事不如无”是很多禅宗祖师在启发弟子悟道时,经常说的一句禅语。如《五灯会元·赵州本传》记载:一次,赵州从谂禅师的侍者文远,正在大殿中拜佛,被赵州禅师看到了,禅师用禅杖打了他一下.问道:“你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南宋后期,四川籍僧无准师范曾住持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径山寺近20年,被赐予“佛鉴禅师”师号。无准师范弟子众多,其中有来自日本后来成为日本禅宗临济宗开山人物的圆尔辨圆等。无准师范与在禅宗史上的著名人物四川籍僧人马祖道一、圆悟克勤一样,为推动禅宗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但目前学术界对无准师范的研究还很薄弱。仅生平事迹的认定方面.就还存在不少有待商榷之处。本文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以及其它相关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新的考索,以求澄清史实,补阙订讹,以推动南宋禅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而江西宜春是禅宗发祥地之一。马祖道一在这里创建丛林,以安僧众;百丈怀海在这里订立清规,和合僧团;洞山良价于洞山传曹洞法脉;黄檗希运于此开黄檗宗风……自本期起,《中国宗教》将连载"宜春禅宗祖庭巡礼"系列文章,展示佛教中国化的优秀成果——禅宗在宜春发展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9.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而江西宜春是禅宗发祥地之一。马祖道一在这里创建丛林,以安僧众;百丈怀海在这里订立清规,和合僧团;洞山良价于洞山传曹洞法脉;黄檗希运于此开黄檗宗风……自本期起,《中国宗教》将连载"宜春禅宗祖庭巡礼"系列文章,展示佛教中国化的优秀成果——禅宗在宜春发展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20.
大颠宝通禅师(732-824),俗姓陈(或姓杨),法号宝通,自号大颠和尚,广东潮州(旧海阳)人,自幼聪颖异常,成年后博通经史,是一位知识面广的高僧。据载,唐代宗大历初年(766),潮州大颠、药山惟俨、百丈怀海同到海潮岩(潮阳市西岩)拜惠照和尚为师。惠照和尚,精持戒律,博通词翰,有“诗僧”之称,唐武宗宰相李绅曾为其题铭“:曹溪实归,般若观妙。体是宗极,湛乎返照。”惠照是禅宗六祖惠能的大弟子怀让的弟子。三人随后又先后到南岳受戒。百丈受戒后,先到庐州(今安徽合肥)浮槎寺阅藏经;后来亲近道一,成为洪州门下第一人。大颠与惟俨“依潮阳西山(西岩)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