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可以记住演讲中所引材料在原文中的页数,却忘记了自己的门牌号码;邓稼先记住了发现核聚变反应数据的日期,却忘了自己的生日日期。这些现象看似奇怪,其实有着遗忘规律在起作用。对此类现象我们通常用注意来解释,正是因为他们对那些材料不注意或说不太注意,所以产生了遗忘。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原准备到市场买两种蔬菜,可只买回来一种的屡见不鲜。既然是“准备”买了,说不注意显然不太妥当。正如弗洛伊德在《精神  相似文献   

2.
心宽即福     
现代人的心里太拥挤,功名利禄衣食住行,林林总总万事萦怀,于是疲惫不堪,却仍于疲惫中举步维艰。或说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所有的艰难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幸福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可静下心想一想,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才会明白,我们所付出的,也许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3.
智慧语丝     
正我希望,在我们如此快节奏的生活和城市里面,在我们无数的诱惑和欲望面前,学会笨一点、慢一点、二一点、傻一点。——陈坤找到谬误要比找到真理容易得多。谬误浮在表面,一下子就可以找到它;真理却藏在深处,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歌德不是为了追求幸福去寻求健康,而是带着幸福去创造健康;不是为了追求幸福去实现梦想,而是带着幸福去让梦想放飞。当幸福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时时刻刻保持幸福。  相似文献   

4.
在寒风凛冽的荒野,人们渴望家庭的温暖;在焦热的土地上,人们企盼夏雨的清凉;久困沉疴的患者,渴望良医的回春妙手;行走在冥冥黑夜里的人,企盼着燃烧的火炬……在世界人民走向幸福的大道上,我守望着——“和谐”。我们看到,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许许多多的便利,同时也带给人类许许多多的灾难;思想的争鸣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同时也开启了人类的纷争之门;多元的文化让人们开拓了视野,同时却又被夹裹着走向了无所适从……走向和谐,我们还要跨过武力冲突的辙印,越过种族歧视的大山,推翻人我是非的篱笆,冲过言论斗争的硝烟……社会企望安定,而和谐是安定的主题;人类渴求幸  相似文献   

5.
心宽即福     
现代人的心里太拥挤,功名利禄衣食住行,林林总总万事萦怀,于是疲惫不堪,却仍于疲惫中举步维艰。或说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所有的艰难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幸福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可静下心想一想,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才会明白,我们所付出的,也许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6.
幸福(happiness)是一个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社会精英需要幸福,普通大众需要幸福;劳动者需要幸福,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同样需要幸福;正常人需要幸福,残疾人同样需要幸福.多少时候我们拥有幸福,又有多少时候,我们迷失在寻找幸福的路上.2011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社会发展目标,并指出"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当城市的伤痛浮现于繁华,当女人的幸福脱离于享乐,你是否发现一种属于城市的“心”流感正在蔓延……症状一:同居的越来越多,爱情却越来越少描述:小区的高楼大厦栖息着一对对故作老成的小鸳鸯,似乎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我们可以和许多人有感觉,然而却越发恐惧婚姻,不能踏实笃定、心甘情愿地只爱一个人;有能力营造千万种浪漫,却没有信心营造一份平实的生活;可以肆无忌惮地同居,却不敢用心用情地谈谈爱情……分析:“只爱一点点”的现代爱情宣言一下子把甜蜜局限在情窦初开的青春岁月,有了情、有了性、有了模拟的婚姻——同居,…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幸福     
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倒贴一个福字,这表示我们大家都殷切地期望幸福的来到;同时,也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视幸福为神的恩赐,“幸福是神的恩赐”这观念在耶稣的祖国格外清晰。旧约圣经记载了犹太人的先祖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故事。这故事的主题是“天主的恩许”,就是天主预许要赐给犹太民族的幸福。 人人都盼望幸福,有信仰的人更盼望从神那里接受幸福。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什么是天主预备了,到了时候,就要赐给我们人的幸福呢?这却并不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了。 我们中国人,一般把富贵、福禄、长寿看作人生…  相似文献   

9.
林雪媛 《天风》2011,(3):36-39
近年来,中国信徒数量与素质都在不断提高。至2005年,中国内地共有5.5万所礼拜堂。但相比5.5万所礼拜堂,牧者的数目却只有3700人左右,换句话说,平均一位牧者要牧养15多所教会。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牧人员的工作量常常是超负荷的,过度的工作会导致教牧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欠佳,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有一定才华的传道人英年早逝的现象,这也在提醒我们的信徒应当多关心传道人的生活与身体,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传道人本身当注意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人生在世,都向往着成功和幸福。可现实却告诉我们,真正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不成功的人却比比皆是。为什么呢?一位成功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地去实现目标。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面对灾难,我们应该学会心理自助。心理自助是在遭受巨大心理打击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心理调适、心理暗示,尽快摆脱灾难和刺激在心目中造成的强烈恐惧感和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2.
渊声 《天风》2013,(5):64-64
[问]我的父母和我的婚姻都不太幸福,有人说,这是"祖宗的咒诅",你需要为祖宗认罪并宣告来砍断这个诅咒……我不明白,祖宗的罪我又如何替他们认?真有"祖宗的咒诅"这回事吗?我当怎么办?一姊妹:  相似文献   

13.
十字路口十字路口,于千万人中,有人相遇、相识、相伴,幸福或不幸福地走过了长长或短短的一生;有人相遇、相识却无缘相伴;有人相遇却无缘相识,只留下惊鸿或漠然的一瞥;有人相遇、相识、相伴,却终成陌路。还有千万人却根本未曾相遇。一个一个的十字路口,无数版本萍水相逢、爱恨离合的悲欢故事,轰轰烈烈地上演着,悄然无声地延续着。  相似文献   

14.
意雯 《天风》2013,(10):59-59
[随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对夫妻却拍下了这样的照片——破损的屋顶、焦黑的地板、报废的电器家具……以及和苍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夫妻俩爽朗的笑容。经历灾难的两人,却反而给他人带来了安慰和激励。相信有了这样的心态,这对夫妻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很美好。  相似文献   

15.
思想的碎片     
△成长就是有些东西得到了,有些东西却没有了;想要得到的东西还没得到,不想失去的东西却失去了。更重要的是,发现原来好多好多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突然离我们好遥远,许多不想要的事情却接踵而来。待若干年后,一直在追寻幸福的我们回头遥望这段路时,却发现原先的荆棘已经洒满了阳光,而幸福正从那些五彩斑斓的经历中折射出来……  相似文献   

16.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仰望幸福》。我认为幸福是不须仰望的,它就开在尘埃里,只要用心灵去寻找,用灵魂去发现,就会看到,人生之路的两边开满了幸福的小花,一朵朵,不炫耀,不张扬,不惹眼,却蓬蓬勃勃地美丽着,摇曳着,散发着尘世淡香。幸福是开在尘埃里的花。仰望幸福,是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幸福是平凡朴素的,就像我们的一日三餐,是一种日常的滋养和浸润。如果我们把幸福当成神  相似文献   

17.
正生活仿佛是由心情着色的。好的心情总能让生活充满亮色,让不顺心的事情变得微不足道,让繁忙的工作也不那么让人烦扰,所以别再让坏心情影响我们了,换个好心情去迎接每天新的生活。学会平静。在我们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身旁所有的人都会告诉我们:要坚强,而且要快乐。坚强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快乐?在这种情形下,恐怕是太为难我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空前地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火车倾覆、汽车相撞、飞机坠毁、渡船出事等这些突发性的灾难正以惊人的速度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样的恶性事故防不胜防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心理学应用领域里开始注意在灾难来临之际,谁能够使自己活下来。  相似文献   

19.
珍惜所得的     
刘照楼 《天风》2011,(10):57-57
人们很少想到自己有什么,却总是想着自己缺什么。不要感叹你失去的,而应该珍惜你已经拥有的。 一些人,往往是拥有时不珍惜,一旦失去后才觉得宝贵。或许在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幸福,但殊不知,事实上我们早已拥有幸福。  相似文献   

20.
幸福的底线     
严育英 《天风》2004,(8):52-53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知道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瘫痪了,才知道端坐的日子多么晴朗。人就是这样,只有吃尽了苦头,才定出了幸福的底线。或许也有人吃了一辈子的苦怎么也不明白幸福的底线在哪里。 当我们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的时候,生命留给我们幸福的时间已经少得不能再少。许多人一生茫茫红尘中奔走,陷在名和利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蓦然回首,才发现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出发的原点。而当初他们却坚信在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