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7世纪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哈门斯·凡·兰(REMBRANDTHARMENSZ.VAN RIJN,1606—1669)创作的著名油画《耶稣赦免罪妇》,题材取自《圣经·新约》中“约翰福音”第八章,讲述的是:有一天,耶稣正在圣殿里说教,一帮文士和法利赛人带来一个犯了私通罪的妇女,他们吵吵嚷嚷对耶稣说,根据摩西的法律,这个女人要用石头打死。耶稣见了这个妇女产生怜悯之心,对大家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闻听此话便有许多人偷偷溜走,没人再坚持处罚该妇女。这时,耶稣对那个妇女说“:我也不处罚你,回去吧,今后可不要再犯罪了。”…  相似文献   

2.
一、新康德主义的产生和流传概况新康德主义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德国。早期新康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朗格(1828—1875)描述当时的情景说:“象一支溃败的军队四处寻找坚固的场所,希望重新集结队伍一样,在哲学界到处响起了‘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呼声。”1865年,早期新康德主义的另一代表李普曼(1840—1912)出版了《批判的论述:康德和模仿者》中,正式反复提出“回到康德那里去”这个口号,它标志着新康德主义这个  相似文献   

3.
R.海斯是目前西德反辩证法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基本观点是“辩证法中没有真理”,辩证法违背形式逻辑与科学思维。这里译出的是他的《辩证法的本质与形式》(1959年科伦——柏林版)第四章第四——七节(第四节节译,第五、六、七节全译)。作者歪曲哲学史的真面貌,否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性质,竟然认为黑格尔、克尔凯郭尔与马克思有同一种辩证法。作者给辩证法捏造了三个“操作原理”,即否定、矛盾和程序,说由否定活动产生出矛盾,矛盾两方综合为统一,如此类推,构成辩证运动的程序。作者将这三个“操作原理”归结为一个公式,即正反合三段式,说这个公式是“死板的和勉强的,毫无趣味的和不结果实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十年前撰写的一篇《谈谈写信》(载《语文学习讲座丛书。应用文写作》,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的文章中,指出过使用“您们”这个词,是“一个语法错误”。笔者试引述有关原文如下: 近来某些人的来信中常常出现“您们”这个词,甚至在某会议给中央领导的致敬电中也用“您们”这个词。其实现代汉语里这个词并不存在。“您”字,北京念nín,是“你”的尊称。这个“您”并没有复数,北京人从来不说“您们”(nín men)。因此普通活也不应该有“您们”(可以说成“您两位”“您三位”等)。最近某杂志刊登吕叔湘先生的一封信,编辑部把信中的“你们”擅改为“您们”。吕先生写信批评了编辑部。他说:“我从来不说‘您们’!”我们写信时,应该注意避免这一个语法错误。  相似文献   

5.
有人这样推论说:四个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当然也要现代化。这个推论如果成立,那就是说一切科学都要现代化。可是,我们实际上只可讲“现代科学”,却不能说“科学现代化”。“现代科学”是指现代产生或发展起来的科学,同“科学现代化”说的不是一回事。科学虽然也是发展,但那叫发展,而不叫现代化。比如,数学中的代数学怎么现代化?几何学怎么现代化?只要是真科学,不是似科学,它就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存在什么现代化问题。四化建设所讲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针对我们国家目前的科学技术的落后状况说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底层人群,是城市中—道特殊的“风景”。忻东旺是—位执着于表现农民工题材的艺术家,描绘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他的作品揭示了当下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亦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相似文献   

7.
孙晶 《天风》1995,(5):5-5
经文:可11:12—14;赛37:31 这里记载一棵无花果树因为不结果子而遭主废弃的故事。 我们经常提到“奉献”这个词:在祷告中,我们说:“主啊,我们把自己献在你的祭坛上。  相似文献   

8.
快乐岛     
考试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学开汽车。驾驶应试的日子到了。晚上,朋友们问他:“喂,考试通过了吗?”“还不知道哩.”他回答说,“当我出考场的时候,教练员还不省人事。”我戒酒了某人在酒店叫来两杯酒,喝完一杯又一杯。服务员说:“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病重的朋友。”第二天.那人又到酒店去,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死了?”他说:“不,我戒酒了。”官为己事通系么诀一位记者问国会议员:——先生,请您谈谈官运事通的秘诀是什么?——最主要的是坚定和始终《。一——您能不能再讲…  相似文献   

9.
经文:太19:27—30 1、撇下的含义 彼得说的“撇下”与耶稣说的“撇下”不是一个含义。耶稣说的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他并不要我们真的把父母、兄弟、姐妹、房屋、田地都撇下,叫我们做一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上好多事要求人有个“度”,我们常常说的“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都是这个意思。圣灵果子中的“节制”也含有“度”的意思。“度”实际上是一个哲学范畴,即指事物的数量限定。达不到这个尺度是“差点火候”,一旦超越这个限度,便是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哲学研究》上展开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争论双方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摘引了不少材料,提出不同解释。为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准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查对一些有关的引文,并对“同一性”一词的译释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供给参加讨论这个问题的同志参考。一、关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那一段话:“但是思维对  相似文献   

12.
在批判林彪、“四人帮”的种种谬论时,连累而受到误解,因此也可以说受到某种伤害的,恐怕莫过于“一分为二”这个观点了。有人说,林彪、“四人帮”的分裂活动和整人哲学,同“一分为二”的观点有关,并因此断定它是片面的;也有人说,“一分为二”是极“左”路线的哲学基础。诸如此类的看法,甚至在一部分哲学工作者中间也有流传。批判“四人帮”对“一  相似文献   

13.
沈承恩 《天风》2003,(7):4-5
马提亚在圣经中只有这一处记载。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上帝的恩赐”,“马提”意思恩赐,“亚”意思耶和华,马提亚连起来就是上帝的恩赐。古有教父说,马提亚是耶稣七十门徒之一,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也有教父认为,马提亚就是撒该。这个可能性就很小,甚至没有。因为马提亚被选的条件是:从施洗约翰起到耶稣升天止一直与门徒在一起的人撒该不是这样的人。在传说中说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以历史题材反映了作家复杂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安娜·卡列尼娜》就以现实生活为题材集中反映了家庭道德思想。作家在创作这部巨著期间,一方面,俄国社会正处在激烈动荡的大变动之中,另一方面,是作家本人的家庭遭到了一系列的不幸。1873年—1875年间,夭折了三个孩子,两人姑母先后死去。他的妻子索菲娅,也险些遭不幸。这些遭遇不能不影响作家的思想、情绪,甚或对人生的看法,特别是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他在当时给诗人费特的信里说:“家庭中没有完满的幸福。”尽管这部小说不  相似文献   

15.
做任何工作都要把握好“度”,自传也是如此,这个“度”体现于三个“不” 第一,在经文运用上不可只强调一方面的教训。马太福音4章1—11节记载了主耶稣运用经文胜过魔鬼试探的史实:魔鬼趁耶稣饿了的时候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  相似文献   

16.
浅谈忍让     
“忍耐的人,暂时容忍,最后必有喜乐的酬报。”(德—,29)“易怒的人,做事昏愚。”(箴十四,17) 从“忍”这个中国字的结构上看,“刀”压在“心”上还能镇定自若,心平气和,要想做到“忍”就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更要有深厚的道德涵养的艰苦磨炼。俗话说:“一忍消百殃”,这句话说得确实好。中国人自古就讲“忍让”二字。荀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建议,写完文章至少要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是把文章写短的良策。“说短话,写短文”是工作的需要,读者的希望。有人提出“不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要‘有话则短,无话则免’”,这实在是高明的见解。也就是说,要把“可有可无”的东西一律删去,毫不可惜。本文试图以一个实例来说这个问题。有一篇谈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论文稿子,讲到目前有些企业建立的培训中心,只是换个牌子,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时,说:  相似文献   

18.
两个疑问     
读你刊去年第2期所载《高中语文逻辑短文习题试析之三》,我有两个疑问。一、“如果天上有黑云,今天就会下雨。”《试析》说:“这是一个恰当的假言判断。——这个“会”是可能的意思。”《试析》的意思大概是说这个假言判断的后件是或然的,因而整个假言判断是恰当的。按,“会”表示有可能实现,但它所表示的可能性却偏重于必然,而不是或然的。它通常用来表示将来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管子》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代表着《管子》的哲学思想。其中对“精”这个概念,有所论述。对此,学者们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意见,有的说“精”的实质是“气”,从而形成精气说,因就有人说它是万物的本原。但也有人认为“精”是一种细微之物,由它产生有?..  相似文献   

20.
移情的发生机理、活动主体及其认识论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卓恒  王京春 《学海》2006,4(2):140-145
“移情”具有两层含义,即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投射和主体通过“将心比心”实现对客体的认识理解。朱光潜的“宇宙人情化”、里普斯的美学移情说、皮亚杰的“同化”概念以及柯林武德的移情领悟方法,均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移情不仅是一种审美心理,而且还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将“自然”加以“人化”的过程。我们的一切认识,包括对自然界、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实际上都是一种“移情”认识。神经生理学家和相关学科的学者的实验研究只是停留在“移情”发生的大脑生理机制这个层面上,只有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才揭示出“移情”发生的真正驱动力是来自于审美—认识主体自身。由此决定,人们的移情认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真实度或失真度,最终取决于作为实践—认识主体的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