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舍子之爱     
周志治 《天风》2008,(7):8-10
正如<雅歌>被称为"歌中之歌",<诗篇>第23篇被称为"诗中之诗",<约翰福音>3章16节也被称为"圣经中的圣经",意指本节经文乃整本圣经的中心钥节.  相似文献   

2.
恩上加恩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平安: 请同读一节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章16节,“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我们在圣灵的光照下,看到这节经文里面,有一个十分宝贵的题目——“恩上加恩”。有三个问题需要弄清楚:第一,丰满恩典从哪里来?第二,如何领受这个恩典?第三,怎样能得恩上加恩?  相似文献   

3.
读经:约翰一书3章14节,23节;罗马书13章8节;约翰福音34至35节。 彼此相爱是主耶稣的命令。既然是命令,就没有商量的余地,而是不能不行的。我们晓得,“命令”这个词通常作为一种军事用语,服从命令是所有做军人的天职,听从就活,不听从就要受军法惩处。关于神的命令,圣经说:“神的命令就  相似文献   

4.
陈鼎亮 《天风》2008,(5):24-24
耶稣基督提醒我们,我们是世上的光,是世上的盐.我们在这个世界有更高的使命,基督徒应有的追求目标--荣耀上帝. 圣经<马太福音>6章25-34节清楚地告诉我们两种人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神就是爱     
张有正 《天风》1996,(11):2-3
经文:“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我们的信仰,是讲爱的信仰,因为“神就是爱”(约壹4∶8)。在全部圣经中,有一节最宝贵的经文,是历世历代信徒最熟悉的,完全体现了神对人的爱,那就是约翰福音3章16节,马丁·路德称这节经文“是福音中的福音”。  相似文献   

6.
查经     
查经,顾名思义就是“查考圣经”(“考”意为研究),即有系统而较深入地研读圣经。典故来自旧约以赛亚书34章16节和新约约翰福音5章39节以及使徒行传17章11节。 显然,查考研读圣经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明白神的默示。他已经在圣经里说了话,但究竟他  相似文献   

7.
五饼二鱼     
"五饼二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神迹,除了复活故事之外,这是唯一一个四卷福音书都共同记载的神迹.这个故事分别可以在<马太福音>第14章、<马可福音>第8章、<路加福音>第9章、<约翰福音>第6章读到;  相似文献   

8.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太浅了,基督徒谁不能回答呢?罪人就是不信的人,义人就是信主的人嘛! 这样的回答合乎圣经吗? 但愿我们能好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一) 我们先要思考:“罪人就是不信的人”有没有圣经根据? 有人会说,约翰福音3章18节明明记着:“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这就是圣经根据。  相似文献   

9.
新约圣经中频繁出现的"爱"是基督教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之一。在《约翰福音》第21章15至17节里,作者用了两个不同的希腊文词和来表达"爱"这一意思。有学者认为这两个词的含义稍有差别,一个所指的是"神圣之爱",而另一个则指"友谊之爱";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将这两个词看作同义词。本文从词义、写作意图、历史背景和文本语境等方面来分析这一诠释分歧,得出结论认为虽然和的语义在一些古希腊语文献中有所区别,但将这种区别带入到对《约翰福音》这段文字的诠释中是不恰当的,和在此段经文中应该是无差别地表达广义的"爱"这一意思。  相似文献   

10.
彼此相爱     
高欣 《天风》2002,(4):43-43
圣经在约翰福音第13章34节中告诫我们:“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这一条经训是要求我们无论是在社会上、教会里,或者家庭中都应遵循的做人处事的守则,也是我们跟随基督的人所特有的记号。保罗对这种爱又作了相当精确的描述,并作了正反两  相似文献   

11.
颜敏 《天风》2007,(2):30-31
约翰福音的蒲草纸本,在第四世纪用埃及的科普替文Coptic所写:它写在纸的两面,共有四十三页——几乎等于全本福音书。凡是研读新约圣经中四福音书的人,我想一定都能感觉到约翰福音是其中一卷非常独特的福音书。约翰福音中所用的语言,神学概念,以及它的结构和其写作目的都显出其自成一体的风格。因此,圣经研究学者通常把前三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称作符类福音,而约翰福音因其的独特性,又被命名为第四福音书。故此,多方面,多角度和渐进式地展现  相似文献   

12.
求必得着     
叶予之 《天风》2008,(9):10-12
经文:腓4:6;路加11:9-13 在<(马太福音>21章22节中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在<雅各书>4章2节也说:"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这两节简短的经文都告诉我们:祷告中存在和强调一个"求"字.祈祷一词的原意就是"要求"、"请求".就是向上帝表示自己的愿望,向上帝要.  相似文献   

13.
孙锡培 《天风》2009,(8):8-9
经文:启1:20;出25:31-40 圣经里的第一个"金灯台"记载在<出埃及记>25章31至40节,"金灯台"是以色列人会幕中的一件神圣物品.它的设计完全出自神的手笔,蕴含丰富的灵意,这灯台在圣所中常年点燃.  相似文献   

14.
蔡恺真 《天风》1994,(4):2-3
读经:约翰福音二十章一至十八节 根据圣经的记载,主复活至主升天,有四十天之久,多次向门徒显现(徒1:2、3),而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被公认是第一次(可16:9)。但前三福音均未记述,故使徒约翰在圣灵的感动下,特加补充说明,同时将当日的亲身体会,  相似文献   

15.
打鱼去     
经文:约21:1-14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耶稣基督复活以后,因为耶稣与他的门徒共事了三年,他知道他的门徒有一个缺点,就是信心时常陷入软弱中。耶稣知道这一切,就在他复活之后,在他的门徒中间行了很多的神迹。《约翰福音》21章1节至14节就记载了耶稣基督在他们中间所行的神迹,他再一次来到他们中间,为的是坚固他们的信心,叫他们知道,耶稣基督是充满能力的;在  相似文献   

16.
鱼饼 《天风》2008,(6):23-23
提起挪亚,自然叫人想起方舟.在挪亚九百五十年的生涯中,总是让人将他与方舟、洪水、彩虹、成双成对的动物、鸽子、橄榄叶相关联. <圣经·创世记>6章1-7节中让我们了解到挪亚生活的时代是: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以致于耶和华心中忧伤,后悔造人.但圣经中又说:"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创6:8)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世界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提比哩亚海边,复活的主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参约21∶15-17)对于这段经文,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耶稣与彼得的对话,目的是要坚固他的信心,并要求他负起牧养和领导教会的重大责任(钟志邦,《约翰福音》(卷下),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第427页).接连三次的追问,“耶稣也许是给彼得三次机会,重新表达他对主的爱,也重新任命他三次,因他曾三次不认主”(柯鲁斯,《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约翰福音》,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第318页).  相似文献   

18.
<正>"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经文:约20:11-18《约翰福音》20章11节至18节的经文记载了复活的主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对耶稣的认识是基于耶稣的显现和启示。耶稣复活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参徒1:3)。耶稣的显现是他复活的重要凭据。  相似文献   

19.
爱的考验     
李云根 《天风》2002,(3):12-13
约翰福音21章15至23节耶稣向彼得显现,特别审察他的爱心,因为爱心是门徒事奉主的基础。但真实的爱心必须经得起考验。主耶稣向彼得指出,必须经过以下几方面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伏丽莎 《天风》2012,(11):20-22
这次相遇突破了性别、民族、观念、圣俗的隔阂,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成就了上帝和睦的旨意,让我们明白了应该怎样与他人友好地相遇。经文:约4:1-30《约翰福音》4章1节至30节记载的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这个故事讲的是耶稣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