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鑫 《天风》2022,(3):20-22
"后疫情时期"是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容,虽然不是指疫情流行完全结束,却是从积极的角度表示,社会逐渐走出了疫情的阴霾,经济运行开始有序迈向常态化复苏.后疫情时期的到来,对传统的教会牧养模式产生了一定的挑战,例如聚会的连贯性被打破,教会要随时做好聚会暂停的准备;还需面对信徒的关顾和心理疏导问题、教会奉献减少的问题,以及反非反邪、辨识谣言、守望羊群等工作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一、教会需要被牧养圣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教会是需要被牧养的。保罗认为教会牧养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基督徒在基督里生根建造,牧养他们直至生命、灵性成熟。(参西1:28-29)我个人也是这样在神面前领受的,教会牧养焦点是牧者和羊群建立一种家人一样美好的关系,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1,(2)
编者按对自杀的信徒,教会是否可以为他举行丧事礼拜这个问题在牧养中常会遇到,但各地教会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有的教会还因此起了纷争。这次我们请三位同工各自谈了看法,虽然结论不一,但都平心静气地说出了理由。事实上由于各人处境不一、情况各异,对这个问题也就没有统一的答案,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妥善处理。既要表明基督教反对自杀的立场,也要顾及到遭丧家人的内心感受;既要坚持圣经的原则,也不能失却爱心的见证。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教会应当未雨绸缪,在平时牧养上多给信徒清楚的教导和时常的心灵关顾,避免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境的信徒,对教会有不同的需要,牧者当分别对待和加以细心牧养。 对于身患绝症和濒死病人,以及丧失亲人的信徒,更需要牧者和教会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这类人比任何人更需要教会和牧者。 那么,应该如何关顾末期病人呢?这就需要了解末期病人们心理和需要。人一旦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一般会有五个阶段的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21,(3):63-63
1.教牧人员教会中从事讲道、牧养的人员之统称,一般均为专职。包含圣职人员:主教、牧师、长老和非圣职人员:教士和传道员。2.主教主教在圣经中也称"监督",初期教会开始就有这一职份。传统上,主教通常为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有教堂(教区)的教务负责人,具有牧养及行政职权。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会常以一堂崇拜代替了教会的其他活动,这种情况已日益显出其不足了,事实上,崇拜与讲道是代替不了所有的牧养工作的。做好牧养工作,势在必行! 今日教会(尤其城市教会)的牧养工作做得不够,也不能完全怪传道人牧师,有牧人心肠固  相似文献   

7.
邓艳英 《天风》2014,(6):7-10
团契有很多种牧养方式,然而有时候却不免在联络、生命成长及活力方面有些匮乏,我所在的无锡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年团契采取了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我想结合本青年团契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及生物细胞的特性,来谈一下我在小组牧养中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8.
邵珊 《天风》2018,(9):18-19
教会论所决定的教会牧养模式是一种教会处境化的产物,同时这样处境化的教会牧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实现教会本质。现今,我们正处于为中国教会"质"的腾飞而努力的时期。因此,探讨为教会带来质的提升的教会牧养显得格外重要。1.中国教会的牧养模式需要中国化我们首先要清楚何为教会牧养?教会牧养是指为了促进实现"教会作为教会之本质"而使用的综合性教会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邓艳英 《天风》2014,(6):7-10
团契有很多种牧养方式,然而有时候却不免在联络、生命成长及活力方面有些匮乏,我所在的无锡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年团契采取了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我想结合本青年团契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及生物细胞的特性,来谈一下我在小组牧养中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学习培训     
《天风》2020,(11)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督教两会于2020年9月14日至17日,在南宁举办2020年广西基督教预备按立圣职人员培训班。本次培训开设了规章选读、牧养与品格、牧养与挑战、牧养与圣事礼仪、牧养与时代等课程。学员们深入学习了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教牧人员而努力。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基督教两会于2020年9月16日至17日,召开一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暨教职人员认定考核培训班。  相似文献   

11.
杨永纯 《天风》2022,(3):15-17
当下,基督教在中国化道路上不断努力探索,各教会如火如荼地在建筑设计、文化建设、管理模式、信徒牧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推进中国化的尝试.牧养是教会事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在牧养上让弟兄姊妹更深入地理解、接受和认同中国化,是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工作十分关键的一环.而如何通过日常的牧养工作探索中国化道路,笔者所侍奉的广州基督教锡安堂在全体教牧同工、堂委执事、广大信徒的支持下,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于此斗胆分享,乃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邓艳英 《天风》2014,(6):8-10
<正>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团契有很多种牧养方式,然而有时候却不免在联络、生命成长及活力方面有些匮乏,我所在的无锡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年团契采取了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我想结合本青年团契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及生物细胞的特性,来谈一下我在小组牧养中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3.
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1) 复活的主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时,也把牧养群羊的工作托付给以彼得为首的门徒,“你喂养我的小羊……你牧养我的羊……你喂养我的羊。”(约21:15—17)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8)
<正>"互联网+"提醒教会不能再忽略互联网的作用,也鼓励教会把握契机使用互联网进行有效牧养。对于"互联网+",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把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重点在于,后互联网时代里,如何在教会中推行"互联网+教会牧养"。教会牧养模式的滞后很明显,教会属于神的国,本质上不属世界,但教会在世界中,却受着文化的影响。从主耶稣离世前的祷告(参约17)中得  相似文献   

15.
读了《天风》刊登的“如何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讨论后,笔者颇有感触。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教会侍奉的牧师,我认为要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必须在健全教会管理组织,作好讲台侍奉和探访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做到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第一、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教会组织。做牧养工作,必须先牧养好教会的领  相似文献   

16.
蔡博生 《天风》2009,(11):14-16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迁移至城市,城市逐渐成为教会事工发展的重心,城市教会的牧养也愈发引人关注。而经过了若干年的牧养积累,城市教会的牧养重点也从原来单一的牧养模式开始转型走向多元,而多元的牧养模式为团契生活带来契机和土壤。  相似文献   

17.
本期“专题讨论”栏继续“如何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这一话题。大家在文章中不约而同地提到,牧养的关键是发动并训练信徒来参与,这一意见值得重视。教会牧养绝不仅是牧师传道人的事,也与每一信徒有关,大家都当有份。有关牧养的讨论拟在下期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8.
肖安平 《天风》2016,(10):30-31
正爱的辅导是用基督的爱关怀、辅导、牧养、帮助人。在此是基督教的一种生命关怀方式:生命关怀与教牧辅导紧密结合,牧养加关怀,辅导加关怀,并且注重爱的辅导。这可以成为今天求索的一种教牧辅导新模式和教会牧养新方法,以加强生命关怀,促进教牧辅导的高效,提高教会牧养和生命关怀的质量以及教牧辅导的帮助转化能力。爱的解读:十架之爱有人给"爱"这样一个解释:十字架样式的爱(参约壹4:10)。这对爱作了深刻的理解。此爱是神圣的,有爱的特殊意义即爱的赎价:爱的赐  相似文献   

19.
谷期 《天风》1996,(12):24-26
探访工作历来就是教会牧养工作的重点。 事实上,牧养工作乃由真理和爱心两者组成。讲道是真理的牧养。探访是爱心的牧养,缺一不可。 针对各地教会今天普遍缺乏传道人的特点,探访工作除了传道人重视之外,还应发动组织信徒,有条不紊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你跟随我吧     
孟艳玲 《天风》2005,(4):10-11
经文:约21:1-23 这段经文我们听过不下数十次,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它,但这次我不是研究大家所关注的原文(例 如"爱","这些"),亦不是什么释经,只是想以彼得的内心世界来演绎这几节经文。看一下耶稣的牧养工作,耶 稣是如何牧养门徒的,他如何把一群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弱点与缺欠的门徒牧养成伟大的使徒与牧者,从这 段经文尤其让我们看到对彼得的牧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