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丹妙药     
再过一个月,小白马就要参加森林里一年一度的赛马大会了。 大家一致公认小白马奔跑能力极强,前途不可限量。但小白马似乎有个致命的弱点——不自信。它常常对妈妈说:“妈妈,我能行吗?我能跑得过小黑马、小枣红马、小斑马它们吗?”它还经常打退堂鼓:“妈妈,我不参加比赛了,行吗?”  相似文献   

2.
白马大王是越南传统信仰中的一个神衹,河内的白马庙是供奉白马大王的著名庙宇。本文中白马庙所供奉的白马大王本为伏波神,在越南古代民族国家产生后,以龙肚神代替伏波神,对其神性进行了重构。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考证和辨析。  相似文献   

3.
白马与黑马     
白马和黑马生活在同一片草原,它们都梦想出人头地,名扬天下。白马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是名副其实的“白马王子”,它希望凭借漂亮的外表改变命运,于是每天都精心梳洗打扮,保养毛发。黑马自知不如白马英俊,可它相信世上一定会有伯乐,只要自己是真正的千里马,不愁没人赏识, 于是每天都勤学苦练,奔跑起来风驰电掣一般。  相似文献   

4.
正白马终日勤学苦练,吃尽了无数的苦头,可仍然无人赏识,不受重用。这一天,白马和早已被伯乐钦点为千里马的红马去应聘拉车的工作。马夫听了白马和红马的自我介绍,瞥了一眼其貌不扬的白马,撇了撇嘴说:"这样的马怎么能拉车呢?"最终,马夫选择了惹人注目的红马,放弃了默默无闻的白马。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到冯友兰教授题为《哲学与哲学史》的论文(见《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其中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特殊任务”一节说:“战国时期,公孙龙作《白马论》,主张‘白马非马’。当时及后来的许多人认为这是诡辩,因为在常识中,一般都说‘白马是马’。其实‘白马是马’和‘白马非马’这两个命题都是真的,并没有冲突。‘白马是马’是就马这个名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位于历史上藏羌彝走廊核心区的腹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多元文化和睦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代表性区域。而白马人作为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群体,在传承祖先历史文明的同时,吸收了周边民族的文化,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地域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坝州九寨沟县作为四川白马藏族重要的聚居地,九寨沟县政府对白马文化生态进行全力保护,对其他区县白马文化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孙龙以"白马之论"名世,而《白马论》之主旨即在于对"马""白"与"白马"等具体概念之独立实存性的确认;然公孙龙《白马论》之中心论题"白马非马"仅以一含混之"非"字表述"白马"与"马"之逻辑关系,实则带有"诡辩"倾向,亦常引时人及后世史家误会其本意。有鉴于此,本文将主要循着公孙龙在《白马论》中之立论的"基本思路",以尝试对此篇文字作出新的诠释:其一,原文疏解;其二,理论要旨;其三,略评众解。  相似文献   

8.
学会转型     
正白马没受伤以前,是草原上的骏马中跑得最快的马,它喜欢尽情奔跑时的那种风驰电掣般的感觉。可白马受伤后,它再也没有夺得过一次赛马大会的冠军,更不用说去体会那种奔跑时闪电般的快感了。虽然白马在受伤期间去看过最好的医生,用过最好的药材,做过最好的康复,伤愈后,还比别的马花更多的时间,练更多次的奔跑,但在做过所有的努力之后,它仍然无法恢复以前的速度。在经过许多次打击之后,白马变得消沉了,许多次比赛它都放弃了。它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9.
白马悟道记     
经古岁月,湖南洞庭之西的沅水江畔,有一所重檐庐舍。主人白开,妻子李氏,彼此相敬如宾。二人据守祖业,男耕女织,虽不充盈,却也安贫乐道。岁循午马,李氏分娩之前,梦见一匹骏马跨入自家户堂,次日便生一男丁,遂名“白马”。白马豆蔻之年,沅江两岸常遭江盗匪祸。为防不测,只得各家圈砌围墙,环植荆棘,饲养家犬。且委人彻夜不眠,巡更守夜。不料此伙歹徒,武功高强,擅长妖法。每乘江夜风雨,便弃船上岸,打家劫舍,居然呼风唤雨,飞墙走壁。众人奋力堵截,却因道路泥泞,站立不稳。眼望诸家钱物米粮,被劫至船上,即扬帆鼓风,顿失于湍浪江雾之中。白马闻讯,谓…  相似文献   

10.
两匹野马     
正在戈壁荒滩生活着一匹白色的野马和一匹黑色的野马。由于气候干旱,条件恶劣,它们经常要忍受吃不到草、喝不到水的煎熬。虽然条件艰苦,但黑马每天都勤学苦练奔跑的技能,而白马则选择终日庸庸碌碌,无所事事。这天,一个牧人来到它们面前,为它们送来了青草和清水,然后热情地说:"你们一定又饿又渴吧?赶紧吃吧,喝吧,我的孩子们!"白马想都没想,就开  相似文献   

11.
"白马非马"是诞生于先秦名辩思潮中的一个典型命题,自古及今,评论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中,就对公孙龙"白马说"的批评而言,批评者往往把"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置于特定的论域,即并非《公孙龙子·白马论》所设定的论域来进行讨论。这样,相应的批评也就难免稻草人谬误。探寻"白马说"的原意,回归到《公孙龙子·白马论》所呈现的文本世界,当是理解公孙龙"白马非马"及其论证的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白马藏族初中生的文化适应程度与其智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编的文化适应问卷包括的三个维度(主流文化认同、学校教育认同、对教学语言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与智力、学业成绩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在剔除学业成绩对智力的影响后,文化适应对白马藏族初中生的智力水平有显著的预测力。这一结果有助于人们对智力本质的理解,也为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煜嘉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她在出国后的不久 打电话告诉我说:她真的不敢相信 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竟是母亲的一个情人  相似文献   

14.
"北布"是白马藏区乡村社会中的仪式专家,他们在村民的婚丧嫁娶、村寨的祭神驱邪等场域发挥着宗教权威的作用.调查发现,"北布”传承和操作的是古老的斯巴苯教.这是产生于上古时期青藏高原的一种原生性宗教,在其他藏区几近绝迹,但在白马藏区还较完好地保留了它的原生形态.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北布”的生存空间不断萎缩,主要表现为分布地域在缩小,传承人数在锐减,宗教实践也在减少.  相似文献   

15.
故事导读车祸在左脸颊留下两道疤痕,容貌被毁的邓鹰永远失去了美丽。然而,短短10天,丑小鸭和白马王子的爱情传说却奇迹般发生。2005年9月,丈夫戴浩霖调到西南政法大学刑侦学院任副教  相似文献   

16.
俊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了母亲所在的建筑设计院工作。他虽性格内向腼腆,但长得英俊高大,所以很快成了单位里姑娘们梦中的“白马王子”,她们寻求一切机会接近他,但是俊一个也看不上眼,也不愿与她们谈恋爱。  相似文献   

17.
去若朝露     
正梦里……我经常回到哥哥安息的地方!午夜惊醒,才发现泪水早已侵蚀了心中的伤痕。要怎么做,才能忘却对你的思念呢?有时候,害怕回想哥哥的离世,因为无休止的痛总会折腾我脆弱的心扉。沮丧时,我会问天主:"哥哥为何那么小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回忆读高中,背诵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一诗,对诗中第五章写的:"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  相似文献   

18.
圣诗之乡     
圣光 《天风》1995,(10):29-30
位于贵州省织金、普定两县的交界处,分布着白马、海马、仙马、旮旯(人称“三马一卡”)等四个大花苗族聚居区,他们人口众多,土地宽广,居住连片。无论土地面积和人口,都占两县总数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洛神赋>创作的具体背景,可证这一名赋的创作应该与诗歌<赠白马王彪>密切相关,是曹植借题发挥,抒发对政治上拥戴自己、亲情上温暖自己的同母兄长曹彰生死离别之情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解释的不确定性关于白马的反论是在《公孙龙子》一书第二章开端叙述的。这个反论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语句来表述的:白马非马,即“白马不是马”。文章随后又以对话形式来论证这个反论是可以被肯定的。因此,阐明和解释这个反论已经成了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现代对这个反论已经有了许多解释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几乎全都是采用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的、精神的、抽象的或语义学的概念。但问题在于阐明为什么公孙龙认为这个反论是可以被肯定的。在此,根据我的哲学观点对这个反论以及随后的对话进行唯名论的说明。我坚决主张,我们不需要把马当作“马的性质”;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